洞察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

时间:2024-06-21 12:58:34 阅读:

1. 与往年一样,基础数据为OCLC(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WORLDCAT提供的全球图书馆在线书目数据,同时引入日本CiNii数据库的数据,以弥补OCLC数据侧重欧美的不足。CiNii收录了日本1200所大学图书馆藏书的联合目录,其数据可以充分说明中文图书在日本的影响力。

2. 与往年报告类似,本次检索范围包括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大陆近600家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图书(含重印本),排除了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机构上传至OCLC的中文书目数据。

3.与往年报告一样,由于研究方法、设定目标的限制以及三地出版历史的特殊性,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海外收藏影响力排名并未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出版机构的数据。

4.与往年报告一致,出版机构名称省略了出版集团和有限公司的名称,如数据中出现“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时,仅记录为​​“重庆出版社”。

5、报告首次引入Goodreads海外读者阅读平台数据,利用该平台检索中国出版社中英文图书品种排行、海外读者评分、海外读者评论等数据,时间段为2000年至2024年4月。

6.数据检索时间为2024年4月1日至21日,连续3周。

资料搜集整理(按姓氏笔画排序):杜家辉、刘晓宇、张猛、赵霞

海外馆藏数字出版物种类减少,整合出版亟待加速

2024年中国大陆454家出版社的12550种图书进入海外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其中数字出版物(电子书、网络出版物)362种,约占总数的2.9%。与2023年相比,2024年进入海外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的数字出版物数量减少了275种。

2024年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数字出版物海外收藏量排名中,前十名的出版机构主要集中在品牌力较强的大型出版机构,如中华书局、中译出版社、国图出版社、巴蜀书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其中,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华书局近年来一直高居榜首,2024年有136种出版物进入海外收藏,是第二名的两倍多,这是中华书局长期关注数字出版物、加大融合出版力度的结果。 其海外图书馆收藏的数字出版物主要以古籍、文学史、人物故事、诗歌摘录等为主,如《中古道教仙人文学研究》、《纵览大话:汉晋文学的定稿》、《李白》、《岳飞》、《苏轼诗选》、《李商隐诗选》等,保留了中华书局一贯的特色。

从翻译出版权威理论著作到出版各类综合类图书,以中外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为特色的中国翻译出版社,2024年将有47种数字出版物被海外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较上年减少16种。2024年海外图书馆收藏的刊物包括《话语反馈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风雨人生》、《Web3:互联网的新世界》、《数字经济及其治理》、《中英比较视角下的翻译实践分析》等。以古籍影印、民国文献、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人文社科领域电子出版物为主的国图社,由上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2024年将有37种数字出版物被海外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 进入海外收藏的数字出版物以传记类、文献类为主,包括《王吉祥日记》《行烈日记》《知止斋日记》《王庆云日记》《近代纺织业调查报告汇编》《西乡记曲颂集》《山西文献集》等。这也体现了海外图书馆对中文数字出版物的一贯需求,以历史、古籍等珍稀传统文献为主要收藏对象。2024年,巴蜀出版社数字出版物被海外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36种,比上年减少3种,今年排名第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由去年的第6位上升至第5位在线英语机构,其收藏的数字出版物以文史教育、文集汇编为主,如《连云翼丛书》《金泽文库版春秋集》《豫园丛科》等。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大陆数字出版物海外收藏量排名前10的出版机构大多为国家级或省部级专业出版机构,出版物类型主要为古籍、文史、社科、教育、人物传记等。

通过2024年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海外收藏数字出版物排名可以看出,海外收藏数字出版物数量仍在下降,一方面体现在出版机构数量的减少,另一方面体现在单个出版机构品种的减少。与上一年相比,2024年拥有海外收藏数字出版物的出版机构数量从50家下降到41家。对比近两年的排名可以看出,排名相同的出版机构数字出版物数量有所减少。这反映出中国出版机构的融合出版仍然处于跌宕起伏的转型之中。在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面,2024年的海外收藏品种较多,主要以大型、高价格古籍文献汇编为主。这反映出在融合出版这一新兴业态下,历史古籍文献出版数字化、教育出版数字化是海外机构用户的批量购买。 数字出版物的优势在于检索迅速、存储方便、互动性强。历史类图书、教育类图书的出版专业性强、内容量大。与传统出版形式相比,数字出版物传播更便捷、成本更低、更新速度快,更受海外图书馆等机构的青睐。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愈演愈烈。数字出版物形态多样,将图书内容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根据其面对的市场受众的差异,进一步凸显大众出版与教育、科技、医学、古籍等专业出版在产品形态和市场回报上的差异。如果大众出版仍然以传统图书为产品形态,那么在数字信息技术时代,海外图书馆则是专业出版内容的主要用户。中国出版机构应不断创新,推出更多专题数据库、优质网络出版、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模式,以适应时代变化,满足全球读者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出版物走向国际市场。

在线英语机构名称_在线英语机构_在线英语机构排名榜

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图书市场的影响力依然强劲

自2000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图书一直是海外图书馆收藏的主要图书类型。与以往一样,本报告以30家收藏图书馆作为最低入选标准,甄选出2024年海外收藏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图书榜单。

2024年上榜图书共10本,较去年增加2本。从表4可以看出,上榜的10本图书主要为文学出版机构出版的文学作品。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兴出版社各有2本图书上榜,并列第一。上海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青岛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南海出版社各有1本图书上榜。

海外收藏量最大的10本中文图书中,收藏图书馆最多的图书是作家林昭的《潮汐图》,收藏图书馆达70家。该书于2021年1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再版。小说以19世纪初广州珠江中的一只雌性巨蛙为叙事对象,讲述了它在广州、澳门和欧洲皇家动物园的遭遇和经历。巨蛙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青蛙,更是世界文明意义上的东方青蛙。通过巨蛙的叙述,交流了东西方的文明话语。排名第二的是作家莫言的《鳄鱼》,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收藏图书馆达46家。 该书出版于2023年6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0年后的又一部力作,展现了他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型。《鳄鱼》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和鲜明现代特色的戏剧,也可以算是一部以戏剧形式呈现的对话式小说。故事围绕逃亡海外的贪官单武旦和他在生日聚会上收到的“鳄鱼”礼物展开。故事通过这条无限成长的鳄鱼,探索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入探讨“欲望”的主题。排名第三的是作家朱俊逸、许纪周、白文俊的《暴风雨》,收藏图书馆有43家。该作品因同名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的火爆而受到海外图书馆的关注。 排名第四的是女作家张天翼的《像雪又像山》,202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再版,收藏库数为42本。

总体来看,2024年30余家海外图书馆收藏的10种图书类型全部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范畴。这表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国际影响力,是海外中国图书中最具影响力的类别之一。

提升中国出版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传播有效性

根据2023年1月至12月对中国大陆近600家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图书品种藏品数据监测发现,2024年英文图书出版品种涉及102家中国出版社,共出版英文图书540种,379个品种进入世界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

2024年,世界图书馆体系中拥有英文图书的中国出版社总数将为102家,比2023年减少2家。永久馆藏图书数量为379家洞察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净增267家。这说明中国出版社的国际出版能力有所提升,但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海外机构采购收藏的图书中,绝大部分仍以英文图书为主,中国大陆出版社的国际出版能力仍需提升。因此,本报告专门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提升国际出版能力。根据2024年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出版英文图书品种数据,全国近600家出版机构出版英文图书540种,较上年增加54种,其中世界图书馆系统收藏图书379种,实际收藏量达70%。与上年相比,今年中国大陆出版机构海外图书馆收藏英文图书数量大幅增加。这是多年来推出的对外翻译补贴项目的延续,即中国出版机构出版英文图书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发现,中国出版机构出版的教育、政治、文学、历史等类英文图书更容易进入海外图书馆。 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语料库语言学导论》《语用学导论(第二版)》《批判性思维:方法与应用(英文版第13版)》等;外语出版社出版的《开放的中国:新时代新中国》《中国速度——中国高铁发展纪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项目管理:过程、方法与经济学(第三版)》等。

但总体来看,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出版英文图书的比例还很低,全国近600家出版机构还未达到平均每家出版社出版一本图书的水平。在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的时代,海外图书馆市场采购以英文图书为主,但英文图书仅占中国图书的0.03%,距离建成出版强国还很遥远。因此,提高中国出版国际化水平,提升中国国际出版能力,仍需“更进一步”。

二是推动本土国际出版均衡发展。从表6可发现,2024年有英文书籍出版地点的中国城市数量较上年减少了2个,中国22个城市的英文书籍出版品种数为2574种,较上年减少482种。2024年有英文书籍出版地点的城市中,北京有696种,仅次于香港,出版品种数量远超中国内地其他城市,也远超台北。对比去年数据可见,2024年有英文书籍出版地点的城市排名与上年基本持平在线英语机构,但英文书籍品种数较上年有所减少。香港的图书市场国际化,许多国际出版机构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使得香港每年出版的英文书籍种类丰富。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目前正在建设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中心。除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外文出版社等专门出版、销售、发行英文图书的中国本土出版机构外,还有世界知名跨国出版集团和在华投资的相关出版服务公司在线英语机构,以及数以万计的民营出版企业,他们是北京英文图书出版种类繁多的支撑力量。

与北京、上海相比,全国其他城市出版英文图书数量极少,如江苏省省会南京出版英文图书数量仅为34种,同为经济大省的浙江省会杭州出版英文图书数量仅为22种,而天津、广州、长春、郑州、合肥、重庆、济南、沈阳、南宁、石家庄、南昌等很多城市出版英文图书数量均不足10种。这凸显出许多省市在国际化出版能力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图书出版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英文图书出版城市排名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凸显出全国各城市在文化发展人才培养、经济投入、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差距,因此,推动地方出版机构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势在必行。

加强与海外读者的直接互动,加强中国出版物海外营销推广

长期以来,中国出版物的海外营销推广始终是一个短板,即中国本土出版机构出版了不少图书,但缺乏有效直接的海外推广营销活动,导致相关翻译资助项目传播效率不佳。本报告自2018年起涉足海外读者研究,经过数年筹备,2024年报告将推出中国出版物海外读者评价排行榜,旨在推动中国出版机构加强与海外读者的互动,提升中国出版物海外营销,提升中国出版物国际传播效率。

在线英语机构_在线英语机构排名榜_在线英语机构名称

Goodreads 是一个全球性的图书分享社交网络,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0多万读者,与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相连。读者购买图书后,可以在网站上对图书进行评论、星级评定、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Goodreads平台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读者对图书的认可度。

本报告依托Goodreads平台,检索2000年至2024年4月中国大陆近600家出版机构的中英文名称,获得中国出版机构上传至亚马逊和Goodreads平台的中英文排名、读者评分、读者评论排名,通过关注度、评分、评论等数据分析中国出版机构出版图书的海外阅读情况和读者评价,探索中国出版机构出版图书的海外传播情况。

通过对比中国出版商在Goodreads平台上中英文书目上传数量,我们可以看到,中文书目上传数量为17934本,英文书目上传数量为5260本;有评分的中文书目有65本,有评分的英文书目有46本。不难看出,中国出版商在Goodreads平台上上传的书目数量总体并不多,即便是排名靠前的出版商,书目数量也相对较少。

与上传到Goodreads平台的图书相比,有评分或评论的图书数量较少。如表8所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Goodreads上有评分或评论的图书数量为19本,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大部分出版社在Goodreads上的评分或评论数量均为个位数,英文搜索的出版社亦是如此,如表10所示。这充分说明中国出版社不重视海外市场的营销推广,导致已出版图书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这一数据验证了学界此前的判断,即中国图书在海外市场的推广严重不足,导致海外读者对中国图书的了解和互动有限。大部分中国出版社只满足于图书出版,忽视了海外市场的营销推广,亟待进一步加强海外图书的营销推广。

通过分析表8和表10,并搜索出版机构的中文名称,我们发现,只有来自53家出版机构的65本书在Goodreads平台上有评分或评论,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这些书籍大部分都是中文文学作品。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金的《家》、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萧红的《呼兰河的故事》、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每个人心动的故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查克·温迪格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女孩》、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艾丽丝·门罗的《我一直想告诉你的事》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作品。 通过这些书名和出版时间可以推断,这些书籍大多是由平台上的海外华人和海外华文读者自发推荐的,中国大陆的出版机构基本没有参与。搜索出版机构英文名发现,有33家出版机构的46本英文书籍在Goodreads平台上有评分或评论,且大部分书籍都是英文的。书评较多的出版社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与其他出版机构相比,他们也专注于出版英文书籍,因此用英文搜索时,他们的书籍有更多海外读者的评论。这说明,要提升中国书籍的国际声誉,需要出版更多英语或多语种的书籍。

图书出版后的最终用户是读者,书评数量体现的是海外读者对图书的直接反馈,因此本报告特意根据海外读者书评数量对中国出版社进行排名。

在66家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海外读者评论最多的英文书籍中,评论数超过1万的书籍有1本,评论数超过1000的书籍有13本,评论数超过100的书籍有19本。评论数最多的书籍是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澳大利亚作家艾米·考夫曼和杰伊·克里斯托夫合著的科幻小说《星空档案》,有152322位读者给它打分,有30075位读者给它打分。该书获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认可,并被Goodreads读者评为好书,书评数量在Goodreads平台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有129204位读者给它打分,有9414位读者给它打分。 第三名是约瑟夫·墨菲的《潜意识的力量》,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读者评分76577人,读者点评5215人。通过对海外读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海外读者评论最多的图书均为进口版。原版图书在海外读者市场的火爆,带来了中文版读者评论数量的上涨。从海外读者评论的中国图书来看,中国出版已经深深扎根于世界图书市场。

此外,从中国图书海外读者评论数量看,不少中国图书的读者评论数量都在个位数,仅有一条评论的图书有42本,占比31.6%。海外读者评论数量之少,说明中国出版机构在海外的图书传播严重不足,中国出版机构没有充分利用Goodreads等海外公众平台与读者互动,缺乏有效的推广互动机制。从图书类别看,海外读者评论较多的中国图书涵盖文学、历史、经济、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英文图书则涵盖教育、语言学习等领域。从品种数和评论数量看,国内出版机构出版的英文图书上传图书品种数和读者评论数均少于中文图书。可见,海外读者关注的中、英文图书类别存在明显差异,中国英文图书海外营销推广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读者反馈是衡量中国图书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Goodreads平台上中英文图书排行榜、读者图书评分和评论数,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出版机构在海外传播力度和推广方面极其欠缺,没有充分利用信息传播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加大对世界图书市场的推广力度。从表7、表9可以看出,虽然部分中国出版机构在Goodreads平台上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品种,但这些图书大多没有主动上传。相关数据进一步显示,即便是一些读者评分较高的图书,也依然是引进版,是原版图书的“流量”。毫无疑问,中国出版机构应加强与海外读者的直接互动,通过社交媒体、读者活动和海外阅读平台等方式,积极收集读者反馈在线英语机构,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偏好,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营销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内容调整,进一步提升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结论

综上所述,本报告通过OCLC、CINII等世界图书馆系统的监测以及海外读者平台Goodreads的搜索发现,中国出版机构馆藏传统纸质图书与数字出版物品种总体不容乐观,数字出版技术与产业发展融合加速,最大的机构用户市场——海外图书馆对中国出版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变化,中国出版图书海外传播效应仍需进一步加强。

本报告一直呼吁“三个跨越”作为加强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对外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即:一是要注重提升跨文化、跨语言出版能力。中国出版机构的图书、期刊、数字产品不仅要满足中国本土读者的需求,还要被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区域的人们接受和喜爱。二是拓展跨地区、跨国的市场份额。跨地区、跨国的出版市场意味着未来中国出版机构不再以中国大陆为单一市场,还要面向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读者的需求,在目标国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出版活动。一个国家出版的文化产品能否占领跨地区、跨国的市场,以及占领到何种程度,是该国是否是出版强国的核心指标。三是聚集全球化、多元化的出版人才。 所谓全球化、跨文化出版人才,是指未来中国出版企业不但以华人员工为主,还将需要大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编辑、出版和发行人才。

除了“三个跨境”之外,我们还必须加快出版和提高海外促进努力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版一体化是党中央委员会所要求的新质量生产力,该委员会具有高科技,高效率的质量,质量的质量,具有高质量的质量。出版物的智能发展,增强书籍外部传播的有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式的数字出版形式,并使用海外阅读平台来增加书籍的外部宣传,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释放新优质生产力的潜力,并增强了中国出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构建了中国势力的努力。

猜你喜欢

ELLT是在全球疫情中诞生的在线英语语言水平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考试环境,并让大学放心考生的英语水平。考生可每次只完成一项考试内容(选择在线下考试中心考试时无法实现)ELLT考官进行在线口语考试,为有语言障碍或地方口音的考生提供帮助口语考试的非评估部分,为考生提供适应实时在线考试环境的机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