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识付费买单的“阿姨”们
数据显示,23%的家政服务人员会为知识付费,个人投资支出占比有所上升。
为知识买单的“阿姨”
阅读提示
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专业素质较高的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于从事家政服务的阿姨们,也更加意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意愿逐渐增强,愿意为知识付费。
近日,家政平台赖阿姨发布的《2019阿姨年鉴》显示,阿姨们的学习意愿较上年有所提高,23%的阿姨会为知识付费。与2018年相比,阿姨的工资用于日常开支的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用于个人投资的支出比例有所上升。家政服务人员如何为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进行投资?《工人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多一份技能,多一份竞争力
1月11日星期六,赵文英一周放了一天假,但她没有休息,而是来到北京东四环一栋办公楼里的阿姨大学学习幼儿教育。
赵文英是一名家政服务员。这位 47 岁的老人拥有 10 年的行业经验。这一天,有20多个阿姨跟她一起接受培训。他们分为两个班级:早期教育和儿童保育。每个都需要 10 天的学习时间。通过考试后,他们将获得相应的证书。
“工作了10多年,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要想更科学、更专业,还是要不断学习。” 赵文英回答道:“现在雇主要求越来越高,经常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老是问三个问题,人怎么能满意和放心呢?”
10门早教课程,赵文英一共交了2480元。公司承诺 3 年服务并全额退款。“学新东西固然好,但人还是要学,不然很容易落伍。” 赵文英告诉记者,雇主本来希望她周末来上班,加班费可以加班,但她宁愿这一天休息,“一方面可以放松,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时间学习。”
学习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源于“文化低下”抚顺英语培训机构,这是她心中的一大遗憾。她的家乡在湖南,有五个兄弟姐妹。她和姐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
在家政行业,赵文颖并不自卑,而是看到了自己因知识匮乏而触及的“天花板”。“如果你会用电脑,以我的经验,你可以当阿姨的经纪人。”
她也没有放弃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前年,她花了5000多块钱考了驾照,因为她认为这也是一项基本技能。
此外,赵文英的学习计划还包括学习烹饪。“人人都会做饭,但要精通,就要靠学习。” 她说,如果能多学点菜抚顺英语培训机构,包括糕点、西式糕点等,就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多掌握一项技能也可以使一项技能更具竞争力。这是她在工作中体会到的一个简单的道理。
投资自己是值得的
当天的培训班上,大部分都是刚入行的新手。
来自辽宁抚顺的50岁的王红霞去年底来到北京。今年,她开始在元旦学习托儿和幼儿班。两门课程共花费4216元。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离开辽宁。
“虽然我已经 50 岁了,但 70 多岁的妈妈第一次出游还是很担心。” 王红霞说,她是经过老乡介绍来北京做家务的。
事实上,王红霞之前在幼儿园工作了26年,但她转行当了“阿姨”,不得不重新学习。“原来我们是在处理3-6岁的孩子,现在我们主要服务0-3岁的孩子,很多东西我们学不来,不知道。” 她说,她的孩子一出生就用枕头,去保姆上学到的教训是,宝宝最好不要用枕头,一岁以后才放小毛巾。
“我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到这里,这是对自己的投资,值得。” 在王红霞看来,以后就算不做这个生意,也可以用所学来带领孙子。
朱亚文也转行到家政行业。她之前一直在做美发,却陷入了颈椎病的职业病。去年12月底,她花5300元报名了高端家政课程,并通过了烘焙证和仓储证。
“开始的时候,我也有点怕社会上的黑眼圈,家里也有顾虑,觉得当阿姨很自卑,现在学了这么多本事,家里人也开始支持我了在这个行业。” 朱亚文说道。
“每一门课都让我收获很多,学习让我更加自信。” 朱亚文表示抚顺英语培训机构,在完成高端家政课程后,她还想参加育婴和早教课程。
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要想赚更多的钱,首先要让自己‘有价值’。” 家政平台副总经理曾晓梅赖阿姨告诉记者,现在从事家政行业的人大多是70后、80后。他们摆脱了贫困抚顺英语培训机构,不再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她说,家政工人为知识付费,获得相应的证书,就像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英语和电脑等证书,是额外的敲门砖。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阿姨都愿意从一开始就为知识买单。曾小梅坦言,很多阿姨一听到要先去上课训练,都会有顾虑。
做管家多年的肖菊平,一直有很好的客户满意度。本来她觉得没必要去上课学习为知识付费买单的“阿姨”们,后来发现同事们都是通过上课拿证的,工资涨的比较快,所以她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学习了之后,我发现系统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就老老实实的做经验了。” 她感慨地说。
据了解,阿姨们接受培训后的月薪一般会增加300~500元。
在来来阿姨创始人周元洪看来:“家政服务人员用自己的时间代替了这么多家庭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行业,但也是一个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行业。阿姨们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也在提升行业的价值。”
本报记者姜涵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