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育需变化以助学生习得职场英语能力
中国大学生一般要学习十年以上的英语课程才能毕业。 然而,很多人进入职场后却发现自己所学到的并不是自己需要的。 英语在实践中是否过于多样化? 还是大学教育不能满足需要? 怎样的教学改革既满足职场需求,又有利于大学生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交中。” 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英语学习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
从小学开始学英语
然而,离开学校后,很多大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只是“哑巴英语”——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流利的语法,但当需要用英语交流时却出现问题或用词不当。不恰当地。 为何安排良好的高等教育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毕业生在职场应用英语仍遇到困难?
坚持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英语六级
学了十几年英语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往往无法与外国同事顺利交流。 他们阅读英文材料有困难,必须思考和修改只有几句话的英语电子邮件。 造成英语学习现状“学得好却用不到”的原因是什么?
十多年来,学生接触的是速度较慢、发音标准的简单听力题; 他们要么读故事,要么读著名文学作品; 他们写了与校园和生活相关的短文; 他们谈论了准备好的课程。 我做了简短的演讲; 我练习的只是如何做多项选择以及如何填空。 而这一切,对于学生们离开学校后,将很难再遇到。 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学这些东西,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之后,除了认识单词之外,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了。 总的来说,“学多用少”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职场英语培训
为了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笔者对全国10多所大学的1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以“大学英语现状满意度”为主题的调查。 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满意度平均分仅为5.05/10。 当被问及对教育现状满意的部分时,最认可的就是“硬件完善”、“师资雄厚”。“硬”实力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而提升。 其中,“教材陈旧、脱离实际”、“应试性强、能力培养少”、“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等已成为大学生公认的问题。
这个结果无疑让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失望。 为何国家和学校投入如此多的财力和精力,却换来了广泛的不满? 尽管他们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面对的老师越来越专业,但只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与高中相比,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应试(22.45%)和实际应用方面较差。 (30.61%)取得了一些进步,取得进步的大部分是英语专业的。 换句话说,在大学期间,大多数人的英语“学得越多就越差”! “我还在学英语,因为我想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少学生表示。 至于将大学里学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除了8%的人认为“是”和8%的人认为“绝对不是”外,其余的人都认为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当然,这并不是指“定期课堂学习”,而是更有针对性、更实际的训练。
聘请外教教师教授英语
脱口而出“托福”式教学并提问
职场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能力,有限的上课时间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不仅学生难以实现全面提升,而且职场所需的应用英语能力也不到位。 要想用最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托福”教学势在必行。
托福考试是美国教育考试局为国际学生举办的英语水平考试。 其目的是测试非英语人士的英语水平,特别是他们在校园学习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托福考试中,听、说、读、写都与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话题紧密相关,涵盖了留学中可能需要英语应用的所有场景。 由于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目前已被全球公认为综合测试国际学生英语水平的最佳工具。
反思国内强制推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没有很强的针对性。 即使通过了考试,也不能证明学生具备“大学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更不能证明达到用人单位普遍认可的要求——具有日常英语沟通能力、听说能力、能够咨询和咨询的能力。翻译英语文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
外国语学院
在教育界提高听说能力的呼声下,不少大学也相应加大了对听说能力教育的重视。 然而,听力课却因为听10年前的“经典”材料和做试题而分心。 口语课一旦达到小组讨论,就会变成“母语聊天”期,这对于普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帮助不大。 为此,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减少平时的精读和语法、词汇教学,代之以大量的听说训练。 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上传统英语考试对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这种方法很难被老师和同学接受。 事实上,只要传统的考试方式不改变,这种听说教学方式就很难推广。
课堂教学模拟与职场充分接触
要改变这种让当代大学生不满的现状,改革势在必行。 只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针对性明确并得到充分落实,英语教学的功能才能发挥到最大,毕业生才能应对工作岗位英语环境的考验。
英语口语比赛
从教学内容来看英语学习能力,托福考试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即需要什么能力就用什么方法来教授。 例如:在听力教学中,提高听力材料的语速,使用更贴近实际的内容。 除了日常问题外,还可以添加采访片段、两个人讨论工作的片段、文章、讨论和会议片段等。通过类似场景和内容的不断训练,学生对职场情境中英语会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能力得到增强。 在阅读方面,增加文章的难度。 多接触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阅读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更多专业相关材料的写作特点,以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快速找到重点大学英语教育需变化以助学生习得职场英语能力,提取关键信息。 他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他们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英语材料。 开展阅读教学。 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提供英语报表作为专业阅读材料。 同时,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至于写作,学术写作和专业写作固然重要,但应用写作才是大多数学生将来用得最多的。 因此,学生需要一定的上课时间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简单实用论文的写作。 正确的格式、语气、结构都需要不断练习,这样才能加深印象,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现代大学英语教育
口语部分应减少有准备的演讲,培养学生无准备的表达能力。 即使是非常简单的词汇,老师也应该鼓励。 不宜提倡华丽或晦涩的词语,因为口语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词句的选择不同于文学词句优美严谨的要求。 内容可以设置为生活和工作中任何常见的话题,比如建立和维持业务联系和交谈(问候、自我介绍、表达喜好、发送、接受和拒绝邀请等)、谈论工作(描述工作)任务、介绍公司、产品等)制定工作计划并安排工作(安排会议议程等),让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职场口语环境。
从“读、写”到“听、听”,必修课和选修课双管齐下
教育的针对性不仅要体现对用人单位需求的重视,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否则,就会成为功利主义的教学。 只有学校的教育成果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对英语水平的需求,教育才是成功的。 为此,笔者对大学生各种英语能力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查。 由于传统教学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与阅读和写作相比,更多的学生表示听说能力的不足。 就具体需求而言,在听力方面,71%的学生非常需要“听懂并理解日常交流英语”的能力,而只有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84%的学生需要“能够流利、准确地用英语说话”。 “与外国人就日常话题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只有4%的学生不需要这种能力。
幼儿园外教
因此,为了改善这种不满意的状况,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我们提出了“必修加选修”的英语教学模式,即在不扰乱现行教育体系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更具实践性的教学。 内容上,两者互不干扰,协同工作。 “必修加选修”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是:设置必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通过英语四、六级的基础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职场内容培养专业领域英语能力。 两者结合可以满足大多数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基本英语需求。 同时,针对不同个体对不同英语分项技能的需求,各类专业培训除了有限的必修课时外,还依靠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以听说能力提升需求较高的学生为例:除了必修课程外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以参加选修课程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 英语听说选修课的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让学生摆脱英语哑巴的困境,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课程。 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定比例的英语听说选修课。 这样,在不大幅增加英语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就可以满足大学生提高实质性听说能力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对大学英语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上课收获甚少”。 因此,在开设选修课时,教学方法和内容最好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以免重蹈覆辙,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英语外教
讨论课和电影课都是比较生动的课程。 讨论课可以就近期新闻热点进行公开讨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组织职场情景对话。 内容可涵盖自我介绍、询问个人爱好、发送邀请、或涉及工作场景; 在电影课上,老师可以根据电影片段和配音的顺序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发音和语感。 利用电影放映来教英语是一种很好的娱乐和教育方式。 在教学枯燥时适当加入电影教学,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让学生有所收获的教学目的。
学习的最大目标是能够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因此,课程内容应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毕业后工作所需的能力来设计。 只有有的放矢,知识才能学以致用。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让毕业生在工作和生活中轻松使用英语,真正具备应用英语而不是考试的能力。 通过在课堂上有针对性,您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场所。 大学英语教育将越来越好地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