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做到“让孩子用母语方式学英语”

时间:2023-08-16 20:27:06 阅读: 31

文章开头,笔者想问大家一个问题:4岁的孩子开始学习英语时,该用母语学吗? 还是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更好?

笔者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肯定地回答:那当然是用母语的方式来学习!

不少培训机构打出醒目的广告——“用母语的方式学英语”,家长们也发誓,学英语只能用母语的方式学! 是市场在迎合家长的需求,还是家长在接受培训? 广告的“洗脑”如何教英语,我们无从深究,总之,“母语学习”已被广泛认可。

大家都在说这个,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母语学习”呢? 你真的明白吗?

首先,母语学习的基础是建立语言思维。 语言思维是学习语言的灵魂。 它就像一根绳子,将分散的声音信号或文字信号串成完整的逻辑链,形成逻辑关系。 这就是学习语言的意义。

就像我们学习汉语一样,首先要建立中国人的思维。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孩子基本在4-5岁左右就形成了中国思维。

为什么孩子的中国思维建立得这么快? 因为没有其他语言的干扰,所以在母语环境中习得很快。

获取是通过“块”完成的,而不是点对点翻译。 简单来说,孩子看到的一切都是基于猜测。

例如,一岁的孩子看到奶奶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把牛奶洒了!” 他可能听不懂奶奶说的任何一句话,但是他可以通过奶奶的表情、动作、语气、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同样的情况,我会猜测:奶奶生气了,为什么? 哦~可能是因为我把牛奶洒了。

正是在这个慢慢地将中文方式与场景相匹配的过程中,孩子开始熟悉中文方式,并且可以用中文方式大量地听和说。 这标志着孩子已经建立了汉语思维,然后上学,通过汉语思维认识汉字,将大量的汉字形成逻辑关系。

不同的路线通向同一个目标。 用母语学习英语首先要建立英语思维,而建立英语思维的第一步首先要排除汉语干扰,多读多听。 因为语言思维是在听和说中“习得”的,而不是在阅读中“习得”的。

如何教英语_英语教学课程_英语教学app下载

说到这里,笔者想提醒家长们,不要被耸人听闻的广告所迷惑。 并不是每周找外教联系、说几句话就能让孩子获得英语思维的礼物。 因为外教讲的几句话信息量太少,孩子们都是刻意人云亦云、死记硬背。 语言思维必须从大量的信息和场景中获得。 如果你记住发音和拼写,肯定会有中文的干扰。 这不是习得,而是学习。 人们不可能通过学习语言思维来获得任何东西。 如果你坚持刻意学习和记忆英语,这种方法本质上是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英语即用汉语理解英语,在汉语和英语之间进行切换。

笔者可以自信地说,LILY真正运用母语教学并取得的成绩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

弄清楚什么是母语学习后,我们回到正题。 所有的父母都说必须让孩子用母语学习英语,但父母们,你们的潜意识并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这么说?

1.因为你是成年人了,你的中文思维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无论你学什么语言,你必须用中文来理解它,并且你必须无意识地翻译和记忆它。 如果叫你学英语,你肯定会认为你是要汉译英如何教英语,英译汉,互相折腾。

2.大多数家长在学习英语时使用的学习方法是第二外语学习方法。 就这样学习了十几年了。 不管你有没有学过,你潜意识里认为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翻译、记忆和学习语法。

所以你说你的孩子应该用母语学习,但你真的做到了吗?

笔者并非只是纸上谈兵或者无端猜测,而是实际看到了很多例子,感受到很多家长被困在自己潜意识的牢笼里,还在无意识地打扰孩子。

作者总结了一下。 Lily回答了家长提问最多的问题:“信息量这么大,孩子吸收了吗?” 能不能把评价录音做得更清晰一些,让孩子听清楚了之后才能模仿。”“孩子读的时候不知道单词的意思,能听懂吗?”Lily已经回答了这些问题十多年、二十年了。 ...

所有的潜台词都是:孩子能记住吗? 可以模仿吗? 事实上,父母的潜意识就是把英语视为第二外语。

“那么如何才能以地道的方式掌握英语呢?”

英语教学app下载_英语教学课程_如何教英语

笔者希望家长们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

别担心,学习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看了LILY英语Lily录制的LILY英语教学原理系统视频和LILY英语新生问答视频后,我恍然大悟。 学习了LILY英语的原理、教学体系和方法论后,我对少儿英语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 不管这些事情多么无聊如何教英语,你一定要静下心来,为孩子学习。

你可能听了一次,觉得是这样的,你可能会持怀疑态度,因为这和父母的潜意识有冲突。 你必须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否认你内心的习惯。 但当你静下心来听四五遍之后,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也是作者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当笔者第五次听到时:毛赛恍然大悟。

笔者也想说实话~这是Lily二十多年来总结和实践的一套用母语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体系。 作者也是一位家长。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教育智慧的沉淀和结晶。 毕竟大家没办法花20年的时间探索方法,但现在我们有机会直接了解到它的精髓,为什么不花一点时间研究一下呢?

另外,熟悉LILY风格的家长也会发现,LILY的订阅号和服务号并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一直在谈论为什么教学是正确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等等。 都是干货如何教英语,只要经常阅读,一定会帮助你加深理解。 只有理解到位了,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如果没有真正的理解,孩子在学习的某个阶段就会“死”。

孩子掌握英语的最大障碍是父母的潜意识。 学校教授同样的课程,老师只是客观因素。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功如何真正做到“让孩子用母语方式学英语”,有的孩子却失败? 其实,学生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就是家长之间的差距!

LILY英语的整体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与家长的传统认知有很大差异,存在冲突,但你仍然为孩子选择LILY,这就证明这种冲突其实是你自己旧有的潜意识和你自己的理性之间的斗争选择。

看完这篇文章,笔者希望家长们一定要冷静下来想一想。 您真的努力为孩子学习正确的制度和方法吗? 你真的努力冲破了潜意识的牢笼吗?

作者呼吁家长为孩子学习英语付出一些努力。 这个努力一定是值得的,因为透彻了解后,家长不仅能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指明大方向,也能让孩子在以后的每个学习阶段都不会偏离轨道,高效地学习。实现各阶段的学习目标。 学习成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不要让你的孩子独自一人!

猜你喜欢

资深名师开讲:手把手教你写好英语作文

下面初中学霸来介绍写好初中英语作文的方法,大家都随星火教育王老师来看看吧。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讲,如果基本的用词以及语法都未掌握,那么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有很多初三的学生就开始用英语来写日记,通过写英语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写英语作文。不要被英语作文写作难倒,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当然,现在已经有许多好的英语启蒙书籍,让家长们知道家庭英语启蒙的正确方式。为什么尽量不要以翻译的方式教英语?我们通常在说英语的时候,要先想汉语再翻译才能输出。所以我们才建议,学习英语,尽量避免中文翻译。如何不经翻译给孩子教英文?我的建议是在不同的时间说不同的语言,或者妈妈负责用英文说,爸爸负责用中文说。当然,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阅读时用汉语解释有时不可避免。...
”、“我自己都没学好,还能启蒙ta?反而像我们这一代,小学甚至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还不是大部分都学成哑巴英语了?其实,在蛋姐1岁左右,我就有给她听英语儿歌,但不会刻意教什么。只要父母引导好,对孩子来说,学习一门外语可以是轻松而有趣的。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比是比不了,但方法可以学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好要怎么做英语启蒙呢?恨不得自个儿先把新概念读十遍,然后上个成人英语班再来教孩子。...

教你用20个小时学会英语

就是说,不管是学英语也好,或者是学会弹乐器,或者是滑板冲浪等任何一种技能,只要你花够10000个小时,你就会变得很擅长。假设就算只有学英语这一个目标,但我们的生活里还有无数的事情,工作、家庭就已经花掉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了。并非指学习一个新事物需要花10000个小时才能精通甚至是学会。没错,只需要20个小时,就可以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到学会任何一项技能。比如我的目标是学习英语口语。...
我有多年考研经验,属于N战考研,也报过多个培训班的课程。多年的培训下来,我发现有些机构每年的课程换汤不换药,有些机构课程多到没脾气,而我们很多边工作边考研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学不完、学崩溃,最后考研也就是走个过场去陪跑,我之前的考研除了第一年的脱产学习,其他年份工学并进,实在精力有限,没能走完全部学习过程。...

跨考教育学的考研人,收好这份备考建议

22考研人正在如火如荼地复习,23的考研萌新已在开始考虑自己考研方向了。教育学向来是考研大热门,所以竞争力也是连年上涨。因为很多本科专业非教育学的学生来说,考研想去选择一个理想的学校,而且还不用考数学,教育学的确是一个热门的首选。教育学专硕专硕专业课考察333教育综合(150分)、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150分)。绝大多数考研人在跨考一门新的专业时,心理上害怕都是正常的现象。...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析的是重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考研难度!接下来和学姐一起来看看重师学科教学(英语)的考研情况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中,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评估结果为B-,排名30%~该专业共一个研究方向——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重师学科教学(英语)基本学制为3年,每年学费为11000元。录取的考生在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培养。...
想做正式的老师,你可以在大学的时候根据兴趣辅修第二学位,比如数学、英语啥的,你还可以选择去一些教育机构做培训老师。对于那些一开始就想考研,比较在乎学校,但不看重专业的考生来说,也可以选择教育学,因为教育学考研难度比较低,关键是不用考数学,真是福音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