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留美访问学者领队柳百成:我没想到自己能出国
2014年8月4日,北京,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百成在家中接受了中国日报记者的专访。 1978年至1981年,刘百诚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两年,作为访问学者。 (照片: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刘梦阳)1978年12月26日,52名身着统一西装、大衣、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学者出现在肯尼迪国际机场。 万众瞩目,闪烁的灯光下,属于华人的声音回荡在美国最大的国际化城市纽约上空: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我们来这里不仅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为了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
这是我在巴黎过境时仓促安排的采访。 我没有条件向国家申请批准,也没有时间做详细的准备。 然而,52名赴美访问学者中的带头人刘百成却毫不犹豫。 公认。 他们,第一批踏上美国土地到新中国留学的杰出学者,应该向美国和世界宣布,我们在这里。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场景。 35 年过去了,在从巴黎飞往纽约的航班上起草的宣言中的这几行仍然是正确的。
1979年,第一批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在美国合影。 前排左三是刘百诚。 (刘百成供图)
失而复得的梦想
“我赞成增加海外学生的数量,主要是自然科学的……需要派出数万名学生,而不是十个或八个……教育部应该研究一下,看看花了多少钱,值不值。”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了清华大学有关人士作的教育工作报告后,留下了上述思考已久的一段话。 此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在被翻转并定格在一代伟人的脑海中。
十多天后,教育部《关于增加留学生选派人数的报告》呈报国务院。 报告提出,立即选拔3000人出国留学。 报告还对留学生管理机构、派出前的培训工作、回国后的工作安排等提出了建议。
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 有人担心,如此大规模的留学生出国,是近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而且是往西方发达国家去。 如果他们不回来怎么办?
邓小平很豁达:“你先把人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还有80%。”
这是继1870年代清政府大规模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后,中国学生第二次赴美。 一百多年前的留美浪潮造就了第一批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 而一百年后的1978年,近代中国最大规模的留学浪潮即将掀起,新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的命运也将悄然改变,其中就包括刘百诚。
1978年8月,教育部的报告经国务院批准。 第一批留学生的选拔工作随即展开。
这时,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20多年的刘百诚接到了选拔通知。
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柳百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早在50年代初期出国前英语培训,一股以“向老大哥学习”为主题的留苏热潮就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 1952年,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刘百诚作为留苏考生积极参加选拔考试。 然而,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柳百城心里清楚,他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家世。
刘百成1933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开了一家小工厂养家糊口。 中小学就读于上海著名教会学校。 按照当时的“阶级划分”,刘家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1956年,又一次选拔赴苏联留学。 已是青年教师的刘百成,留学报国的梦想再次被“成分”筑起的硬壁击碎。 一段关于理想与青春的故事,无疾而终。
人到中年,刘百诚原本对出国留学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这一次,没有人以政治背景为标准。 要想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在政治思想进步的基础上,必须靠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过硬的英语能力,靠统一选拔考试的成绩。 这一次,路在自己脚下,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选拔考试分为三轮。 第一轮是系主任英语口语面试,第二轮是全校统一考试,第三轮是教育部组织的统一考试。 刘百诚和其他八位清华学者连续三关通过,通过了严苛的考核。 很快,刘百成接到通知,在出国前先去教育部培训基地参加短期培训,然后再去美国留学两年。
此时已是1978年的秋天,因为中美正式建交定于1979年1月1日,而在此之前要赶赴美国,时间非常紧迫。
和同事们一样,柳百城也没有时间为自己通过选拔得到的机会而高兴。 出国前的培训和准备工作非常忙碌,老师在培训班的第一天就给他们打了疫苗:“等到真正上了飞机,出国就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图为中国驻美国使馆正式开馆后,刘百成(左)在使馆前合影。 (刘百成供图)
见证历史
刚到美国没几天,刘伯承一行就有幸陪同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参加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开馆升旗仪式。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在激昂的国歌声中,鲜亮的五星红旗首次在美国的土地上升起,迎接新年的旭日东升。 这一刻,柳百城感慨万千——二十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在美国生活两年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心中美好的憧憬,为刘百成的留学生涯镀上了璀璨的金子,却不曾想出国前英语培训,命运的推使,他和同行者成为了宝贵历史的见证者,传奇的梦想才刚刚开始。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应卡特总统夫妇邀请,邓小平夫妇对美国进行为期8天的正式访问。 整个美国都在等待这位伟大的领袖,他打开了一个经历过多次灾难的伟大国家的大门,勇敢地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他带着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来到了大洋彼岸。 而219天前,正是他下达了“送数万名留学生出国”的指示。
邓小平访美热情空前:近90名参议员齐聚美国参议院午餐会; 佐治亚州州长为邓小平举行的晚宴上,美国南部17个州的州长都来了; 美国媒体也对这位75岁的老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出国前英语培训,多家报纸发表社论称赞邓小平。 时隔30多年,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1979年评价邓小平访美时说:“邓小平的访问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1979年初,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激动人心的伟大变革。 刘百成和他的51名同伴是幸运的。 它们作为这一伟大转折最生动的注脚,也成为邓小平访美这一历史时刻最直接的见证者。
驻美使馆将刘百成等52名访问学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赴美国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迎接邓小平一行,另一组参加次日在白宫举行的正式欢迎仪式。 刘百成收到的,是一份去白宫的请柬。
刘伯承手上还留着白宫为邓小平举行欢迎仪式而发出的邀请函。 (刘百成供图)
“我记得那天,1979年1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欢迎仪式正式开始。美国以很高的规格迎接邓小平。首先鸣放19响礼炮,然后卡特陪同邓小平视察了美国第六集团军仪仗队(陆军、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卫队、海岸警卫队)。我们站在白宫草坪上,听着如此接近卡特和邓小平的历史性演讲。”
卡特总统夫妇签署的肯尼迪中心文艺演出邀请函。 (刘百成供图)
当晚,为欢迎邓小平一行,美国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安排了国内知名艺术家的文艺演出。 作为领队,刘百成也拿到了入场券。 “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看到约翰·丹佛现场表演,要知道,他是美国非常有名的乡村音乐歌手,唱的是《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刘百成当时还保留着这些请柬,请柬上清晰可见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和夫人罗莎琳·卡特的亲笔签名。
然而出国前英语培训,刘百成等这批访问学者谈得最多的,却是1月30日卡特夫人欢迎卓琳女士的招待会上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1979年1月30日,卡特夫人迎来了林卓女士的接待邀请函。 (刘百成供图)
出国前,有关部门为留学生定制了两套西装和一件大衣。 这些衣服的面料、颜色、款式自然是一样的。 出席酒会,柳百城等人都换上了这身统一的礼服。 按照美国的礼仪,他们都脱下外套,放在衣帽间的长桌上。 他们离开的时候,面对长桌上一堆一模一样的外套,所有人都傻眼了。 刘百城做的比较细心,提前在外衣的背后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标记,这样更容易找到他的衣服,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两人互相脱去穿上外套,又穿又脱了半天,终于凑合着穿好衣服走了。 许多人穿上了别人的外套,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了。
三十多年来,刘百成他们每每谈起在美国的生活,总会提起这个小插曲第一批留美访问学者领队柳百成:我没想到自己能出国,忍不住笑出声来,带着些许温暖的乡愁。
“哪里也不如自己的家”
1978年12月26日上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留美访问学者告别座谈会。 当晚,刘百成一行52人飞往美国。 (刘百成供图)
刘百诚等人启程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告别座谈会; 送他们去机场的是美国第一任驻华大使伦纳德·伍德科克。 迄今为止,如此波澜壮阔的启程,在中国留学生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中美两国,尤其是刚刚度过严冬、准备迎接明媚春天的中国,对这52位学者的重视和关心可见一斑。
事实上,国家除了关注和关心他们,难免有隐隐的担忧和不安。
很多声音认为,对于这批留美学生,国家应该像过去派出的学生一样,统一安排食宿,统一管理。
但邓小平看得长远:“对留学生的管理不应该那么死板。留学生可以住在外国朋友家里,如果害怕接触社会,这不利于学习外语。和了解社会。”
因此,刘百诚有幸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独自在威斯康星大学留学的人。 虽然学校里已经有四五百名台港澳学生,但是对于这个和港澳台学生有着相同血统的大陆学生,大家还是很好奇的。 对此,刘百成开玩笑说:“到校三个月后,周末有港澳台学生和美国朋友约我聊天,我每个周末吃饭都不用付钱了。”
自然,刘百诚把这些晚宴当成了向四海朋友推介和介绍自己祖国的好机会。 当然,这也是他了解外界的窗口。
刘百成还清楚地记得,一件小事让他和同伴们感叹中美之间的巨大差距。
好不容易出国了,大家都想留个纪念,可是刘百成和他的中国同学都没有相机。 于是,这位清华访问学者在出国前抢购了两卷黑白胶卷。 还向大使馆借了相机,兴致勃勃地在华盛顿的各个地标拍照留念。
当大家拿着底片冲出来的时候,震惊地发现在美国,黑白底片比彩色底片还贵。 原来在当时的美国,彩色照片相当流行,已经流水线生产,而黑白照片则成为艺术家们创造艺术瞬间的载体。 黑白照片的冲印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在市场上已经不是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了。 但是此时的中国,普通人对于彩色照片的拍摄和冲印是没有概念的!
数次这样的尴尬和刺痛,激起了柳百城等人炽热的民族自豪感。 一天下课,刘百成走在路上,撞见了哥伦比亚电视台的记者。 记者一眼就认出了刘百成是中国留学生,突然问刘百成:
“我发现你们中国访问学者喜欢吃鸡肉,为什么?”
刘百成理所当然地回答:“这个不好解释,可能是饮食习惯不同吧!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口味,大家就是喜欢吃鸡肉。”
刘百成当然是故意说的,他怎么可能对美国记者说实话呢? 其实大家并不是特别喜欢吃鸡肉,但是因为每个留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只有400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鸡肉是他们能吃到的最便宜的菜了寻找。
52名访问学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各自的学校和专业中孜孜不倦地学习。 两年时间结束,大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回到祖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为祖国的崛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100%的海归率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引起了震动。
这52名访问学者后来几乎全部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骨干,其中有7人先后当选为两院院士,刘柏诚就是其中之一。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启程前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 (刘百成供图)
刘百成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一次,在访问美国麦迪逊的一所中学时,直言不讳的当地中学生问刘百成这样一个问题:
“你觉得美国怎么样?你想留下来吗?”
发达富足的美国和热血沸腾的“美国梦”无疑对每个人都极具吸引力。
柳百城却对上孩子们明亮的眼睛,笑着说道:
“美国当然好,至于我要不要留下来,我想用一首你们都会唱的世界名曲来回答:
家,甜蜜的家。 哪里也不如自己的家。 (家,甜蜜的家,世界上没有比家更让我想念的地方了。)”
全场掌声如雷。
(君夫对本文也有贡献。)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