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专业:何时才能“想转就转”
大学转专业:什么时候可以“想转就转”
高考进入了录取阶段。 如果你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与你理想的专业或机构相差甚远大学零基础学英语,你会举报吗? 事实上,近年来,高校转专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一年一度的高招咨询会上,家长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是否可以转专业。 为了吸引学生,高校也把转专业作为吸引学生的砝码之一。 但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对转专业的限制条件仍然较多,并非“想转就转”。
部分高校可转文理专业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学生可以按照学校规定申请转专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入学后转专业的机制,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10多年。
从2002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实行专业二选一。 最初仅限于一年级新生,要求一年级专业课平均分在75分以上。 2005年起扩大到一、二年级学生,学生成绩也放宽及格。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俞丽红介绍,学生转专业不受文理专业的限制。
2005年起,中央民族大学允许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在入学后半年内申请跨文理科、院系、学科(文体除外)专业转学。 2013年试行二次转专业制度。
201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启动优秀本科生转专业。 据该校招生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校历史上首次提供平台和渠道让学生转专业。
转专业有年级和人数限制
但记者也了解到,虽然不少高校设立了第二专业转学机制,但并非所有学生都享有这一权利。 有的高校规定了转专业的比例,有的高校则表示只有达到规定成绩或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转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三年级学生沉静怡目前正在攻读音乐学和音乐编辑专业。 2011年高考时,他的第一志愿是报考中央传媒的“音频工程专业”。 “我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这是中国传媒业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是一门热门专业。” 沈静宜表示,因为没有达到第一选择的分数线,最终在平行选择中被第二选择“音乐”录取。 “学”专业被录取。 因为依然热爱“音响工程专业”,沈静怡在大一结束时申请转专业。 但仍因高考成绩未达到专业最低晋升线,被告知不符合转专业条件。
据了解,与中国传媒大学类似,各高校对转专业都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一般来说,在这个学院,转冷门专业还是比较容易的; 一些热门院系对转学生成绩要求高,名额少。 同时,各高校对转专业名额均有规定,一般控制在全年学生总数的5%-20%。
按大类选专业更自由
首都经贸大学招生办主任曾庆梅表示,学校设置二次转专业大学零基础学英语,主要是部分学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没有考虑周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有另一个机会。 但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如师资配置、专业能力等问题,必然有一定的限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周烈也表示,学院转专业需要通过考试,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才有机会转专业。 “如果让成绩差的学生转学,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 周烈说道。 另外,这所学校的情况也比较特殊。 这是一所专业学院。 如果学生第一年学习韩语,则要求转西班牙文,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否则跟不上其他同学。
据复旦大学介绍,该校大部分专业按专业类别招生,27个招生专业(类)涵盖68个专业。 学生进入复旦大学后,将进入复旦学院接受通识教育和各类平台课程教育。 一年后,可根据各院系制定的相应政策和专业培养方案,在各院系涵盖的专业中选择攻读相应专业。 职业教育。 同时,各类学生还可按规定享受全校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的政策。
北京科技大学实行零门槛、入学后不限制转专业的政策,给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 除外语保送生和预录取生外,凡通过必修课程的本科生均可在一、二年级末申请转专业。 同时,学校正在试行双学位、第二主修和辅修制。
■ “传输”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俞丽红说,从近几年的转专业情况来看,有100多人提出转专业,已经有80人转专业成功。 今年约有190人提出转专业大学零基础学英语,部门同意受理,120人符合条件。
北京建筑大学李雪华介绍,每年约有100人左右成功转入或转出该校。 华北工业大学表示,该校转专业成功率超过90%。
■ 新闻链接
清华大三学生退学转专业
近日大学零基础学英语,有媒体报道,去年还在读大三的姜焕波从清华大学退学,回汉复学。 蒋焕波2011年以678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并以迎新生的身份进入学校精密仪器与机械系。 但是,他想全心全意地学习物理。 大三上半年末,他向学校申请退学。
大一女生转专业被拒绝起诉校方
也因为转专业,被校规拒收,大一女生将校方告上了法庭大学转专业:何时才能“想转就转”,侵犯了她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女孩张静(化名)去年9月考入武汉某附属大学,主修英语。 根据学校规定,新生可以在学校考试合格后调整专业。 今年2月,张静报名从英语专业转金融专业,但因成绩不达标,没有资格参加转专业考试。
张静认为,学校只是简单地以期末考试成绩排名作为报名依据。 实际上,它是根据一次考试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三、六或九个等级。 它人为地排除了大多数学生参加调整专业考试。 侵犯权利。
转专业的四个案例
一些学生在被大学录取时转入了他们的第一选择以外的专业。 录取后,他们发现自己适应不了,于是想借此机会转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考虑到我的专业在以后的就业中不占优势,想换个热门专业。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专业的概念比较模糊,选择也有些随意。 真正的学习兴趣所在,所以想转专业。
考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 想先在更好的学校进一个低分的专业,进了学校之后再转自己喜欢的专业。 曲线达到理想目标。
■ 学生案例
从“社会工作专业”到“劳动保障专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李益琼就是一个转专业的成功案例。
对中国青年政法大学不太了解的李义琼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上网查看了该校的热门专业,发现“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并且是学校的王牌专业。 因此,她的第一选择是填报了中青政的“社会工作专业”。
但入学后,李依琼发现这个专业和她预想的不一样。 “一开始觉得应该偏行政性,但实际上偏实用性,主要是针对心理问题的一对一辅导。” 李忆琼坦言,转专业有更现实的原因。 低,在北京差不多2000元,连租房子都不够。”
入学半年后,李忆琼决定转专业。 因为学校规定,如果要转专业,必须每科都达到一定的分数。 这些分数被计算为得分点(成绩点)。 只有达到这个分数点的学生才能申请转专业。
大一上学期5月,李依琼递交了转专业申请。 大二前一两周,校方联系了李依琼,告知她已顺利从“社会工作专业”转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李忆琼说,她之所以能够转学成功,也是因为当时只有她一个人提出了她想转学的专业,她没有竞争力。 其他同学想转的“经济系”比较热门。 进入这个系必须要参加下学期的期末数学考试,所以难度会比较大。
■ “转学”小贴士
状况
根据教育部规定,有充分理由的本科生可以在完成第一年课程并进入第二年之前申请转专业。
充分的理由包括:
1.在某一学科上确实有特长的学生。
2.因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医疗单位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可在学校其他专业学习。
3、转专业可以帮助学生自学成才,参与学校的选拔和选拔合格的考生(大部分用的是这个)。
人数
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参加选拔后,原则上各专业转学生人数不超过该专业当年招生人数的3%-5%,转学人数不超过3人占该专业当年招生人数的%-5%。
■ 观点
转专业比例可进一步扩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熊桂斌
学生在填写志愿申请表时,他们和家长的意愿都不是很清楚。 进入大一后,他们才明确定位,自己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是否愿意从事这个专业。 所以,一年之后,给大家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然而,如果允许所有学生转专业,学校可能会出现混乱,教务部门和各专业将不得不努力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 热门专业肯定会扎堆,造成师资短缺,冷门专业则师资闲置。
有时候,学生的选择也是盲目的。 大一的时候,他们学的专业课不多,学的多是基础课和公共课。 有些学生对他们的专业了解不多。 曾经有一个学生想去新闻系,他认为新闻系是他的理想。 虽然老师提醒她,从事新闻工作不一定要去新闻系,而且现在新闻行业的求职竞争压力比较大,但是这个学生就是听不进去。 从她的描述来看,她其实对这个消息一无所知。
目前高校对转专业开放了适当的开放,这也不错,但比例应该稍微扩大一些。
大学对转专业控制太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褚朝晖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可以转专业的人数有限制,主要是部分高校教师跟不上。 同时,很多学生出于一定的功利性而转专业。 他们认为学了某个专业,毕业后就能找到工作,收入高。 这可能会对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形成不同的专业。 不平衡。
目前,高校对转专业的控制过多。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60%的新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学生是否愿意填写报告与录取机制有关。 录取一般与成绩挂钩。 高校看到学生在这门学科的成绩不错,就会招收相应的专业,但这个专业未必是学生真正喜欢的。
目前,我国大学背后的理念不是为学生的成长方向服务,而是按照行政要求和行政安排来组织教学和管理。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向现代大学体制转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
转专业的前提是要有规范和条件,能够证明学生在想转专业上有优势和潜力。 确保这种专业的改变不是轻率的行为。
■ 国内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0%满足学生转专业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转专业政策在国内走在前列,实现了学生转专业要求的100%满足。 基本上学生只要通过面试,就可以随意转专业,不需要转学部门的批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表示,在实现自由转专业的情况下,学校并未出现学生过度集中于一些热门专业,导致教学资源失衡的情况。 总的来说,学生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各专业的转入转出人数基本持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均衡”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在大一和大二第二学期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院系将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专业,同时也会组织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实验室和实地考察到科研项目。
■国外情况
60%的美国大学生转专业
据金东方美国留学部主任张维勇介绍,在美国本科阶段转专业非常灵活。 由于美国本科阶段以基础教育为主,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兴趣,所以大部分专业都允许学生自由切换,比如经济学转金融,历史转国际关系等.
据了解,美国部分大学要求本科生非专科,大学生入学前无需急着选专业。 入校后,观察再试。 高校也会为这些尚未确定专业的新生指派指导老师,指导他们选择专业和课程。 一项调查显示,60%的美国大学生至少换过一次专业。
英国学生转商更容易
据布里斯托大学中国办公室招生负责人施毅介绍,学生在英国转读商科专业更容易。 布里斯托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商科课程更侧重于数学,因为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 其他商科类专业,如市场营销、旅游等,转专业门槛较低。
工科和理科专业一般不容易转,因为需要专业背景。 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成功转专业,但他们必须证明自己在该领域具有极大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 文科专业,有兴趣的普通同学可以转进去,医学专业很难转。 医学在英国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专业,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很难。 医学和法律几乎是英国门槛最高的两个专业。
加拿大理工学院转社会科学easy
据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教育官员张可介绍,在加拿大的大学或学院学习相对于国内的教育体系来说相对灵活、容易,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张可表示,如果学生在本科4年转专业,首先要有自己的规划,并向转专业的老师说明这4年专业兴趣发生变化的原因。 他说,在加拿大的大学里,理工科转社会科学比较容易。 但是,如果学习英语和社会科学的学生想转学理工科,前提是他们必须完成理工科的基础课程。
转学社区学院与大学学分互认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教育官员张可
加拿大也有非常灵活的从社区学院转到大学的渠道。
加拿大有150多所社区学院,这些社区学院的录取方式更加灵活。 由于加拿大各省学院分管,社区学院和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和学分互认制度非常发达。 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知道,他们在社区大学修读的每一门课程,将来都会转入大学。 大学将接受多少学分。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社区大学读两年,只要成绩达到中上水平,就可以顺利转入大学。
专题撰文/新京报记者杜丁(原标题:《想转专业,什么时候可以转专业?》)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