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国际化,听听在杭外国朋友好建议(一)
城市快车
作者:记者李峥、实习生金莹莹、毛若浩、编辑张倩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成为杭州国际化城市道路上的新公民,为杭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两会期间,快报记者走访了杭州各界外国友人,请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
“我叫Tim,我在杭州生活了六年多,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早已定居杭州的澳大利亚人蒂姆·克兰西一脸自豪。
2007年,作为交换生,Tim第一次来到杭州,在浙江大学学习了一年汉语。 一次问路的经历让他认识了在杭州工作的浦江女孩陈爽。 2011年底,当蒂姆再次来到杭州并定居于此时,他和妻子陈爽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蒂姆仍然记得十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 “坐公交车非常困难,必须买地图,去哪里都经常需要用它来问路,遇到公交车转乘就更头疼了。”
如今,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蒂姆就像一位杭州专家。 使用打车软件打车、借用共享单车、手机支付,一应俱全。
去年杭州英语介绍,一位来自美国的朋友来到杭州,蒂姆自告奋勇带他来一次“无现金一日游”。 口袋里只有一部手机,两个人就可以一路逛街、吃饭、坐公交、看病,毫无阻碍。 看到朋友惊讶的表情,蒂姆非常自豪。 “我喜欢杭州的便利!” 这也是杭州最吸引他的地方。
Tim在杭州拥有多重身份: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国际志愿者、Tim工作室创始人。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杭州的一名国际志愿者——自从定居杭州以来,他和妻子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帮助有需要的人身上。 他们定期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去文具和生活用品,到贫困小镇与当地孩子结对,为急需手术的病人筹集资金……蒂姆创办的“中外友好志愿者俱乐部”杭州很快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志愿者加入。
G20杭州峰会前夕,作为国际志愿者代表,Tim主动承担起大量宣传工作,走访大大小小的社区和写字楼,教叔叔阿姨们说英语,帮助青少年提高英语水平,还主持了《和Tim一起游西湖》系列短片,向世界介绍不一样的杭州。由于巨大的努力和影响力,Tim荣获“G20峰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蒂姆说他不能再离开杭州了,打算永远住在这里。 他和妻子也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目前,Tim已成为在中国最活跃的澳大利亚人。 他在杭州促进中澳友好的努力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杭州,你很美丽,我相信你会更美丽。” 蒂姆向杭州深情告白。
Tim给杭州提出三点建议
Tim一直非常关注杭州的城市发展。 去年市两会期间,他就曾呼吁规范共享单车停放。 今年,他发现了一些有助于杭州变得更加国际化的细节。
建议一:让地铁出行更便捷
地铁是蒂姆外出的新选择。 “杭州地铁‘非常有品质’,我非常喜欢。” 但在他看来,在国际化的杭州,地铁可以做得更好。 例如,行车速度需要提高杭州英语介绍,站与站之间的距离需要提高。 他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拉大杭州英语介绍,我们希望地铁能够覆盖更多的地方。
建议二:让英文标志更专业
生活中最让蒂姆抓狂的就是在杭州仍然普遍存在的“糟糕的翻译”。 “无论是机场、车站还是路牌,很难找到非常地道的翻译。” 比如,前几天他在地铁站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Beware Head”,简单粗暴地翻译成“Beware Head”。 正确的说法是“请注意你的头脑”。 在蒂姆看来,增加更多的把关,完善这些小细节,将极大提升杭州的国际形象。
建议三:让外国人买高铁票不再难
Tim还提到了外国人乘坐高铁的痛点:一票难求。 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手机购票、车站取票。 在很多车站,你甚至可以直接刷身份证上车。 然而,高铁自助取票机只识别身份证,这意味着使用护照取票的外国人只能去人工窗口杭州英语介绍,但售票窗口数量少,排队时间长,所以体验不是很好。 “如果有一个窗口可以让外国人快速取票就好了!” 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外国人看病时无法提前在手机上挂号等等。 Tim表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杭州生活,他希望在设计城市的各项功能时加快城市国际化,听听在杭外国朋友好建议(一),能够考虑到外国人的需求。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