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英语口语 为侨胞打造心灵港湾(侨界关注)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澳大利亚华侨夫妇王丹和彭迪于2015年创办丹迪大讲堂,初衷是促进华侨青年中西文化交流。跨年全球跨年、中澳绘画跨年、正月十五少儿诗词团……众多精彩活动跨越时空,连接海内外众多家庭。
现代与古代的结合
Dandy Lectures成立之初专注于澳洲微留学,让国内中小学生体验海外真实课堂。2020年COVID-19的爆发给线下活动带来了挑战。彭迪说:“线下交流按下暂停键,线上平台成为首选。“儿童圆桌会”等一系列线上活动应运而生,为年轻人创造云端学习交流机会在国内外。”
来自墨尔本的8岁的周子涵是儿童圆桌团的小主持人之一。他一共主持了5场圆桌活动。他说:“圆桌讨论的话题范围很广,包括运动、音乐、美食、家庭等话题。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都有独特的看法,这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活动的最后,大家都依依不舍。比如最后一场以音乐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大家都想演奏一段音乐,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孝道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在线会议室里,12岁的魏某正在用中英文分享学习《弟子规》的感受。对此,王丹表示:“我和女儿同时使用中英文学习《地子规》上海英语口语,父女俩是1980年代出生的,另一个是10多岁的。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时常有思想碰撞的火花,《弟子指点》“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应该照亮年轻一代的留学生。”
带着练英语口语的念头,来自上海的12岁的杨海桐参加了中英双语《弟子指南》的学习,没想到在课堂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杨海彤说:“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了解了长辈和孩子的礼仪,与人交往也更加有礼貌。在课程中,我和同学们经常讨论和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故事。主题。”
丹迪大讲堂还开设了英语新闻精读课程,每周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青少年担任英文导读示范,来自墨尔本的11岁薛中飞参与其中。薛中飞的妈妈说:“孩子被邀请后,她很重视,专门搜新闻节目,模仿主持人的语气风格;反复打磨,力求自然流畅。录音后,她还找到了其他观察材料并开始对新闻报道产生兴趣。”
启迪心灵,滋养心灵
“如何让孩子积极面对批评?”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孩子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这样的家庭育儿理念分享,丹迪讲堂微信视频号已经做了几十集了。
彭迪说:“海外华人家长的反馈是我坚持视频分享的力量源泉。有些人看了视频,学会了换位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家庭关系。” ; 有的和原本沉迷游戏的孩子建立了关系上海英语口语 为侨胞打造心灵港湾(侨界关注),开始了亲子跑步的习惯,孩子们也渐渐敞开心扉。 。”
今年夏天,薇和她的朋友们共同策划了一个关于海外青少年汉语学习现状的调查项目。本项目作为以多种语言讲述全球地区人类历史的系列活动的基础研究工作,旨在了解3-18岁海外华裔青少年的汉语学习状况。最终问卷有 100 多人参与,覆盖 12 个国家。
“通过这次调查,我的中文水平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查问卷显示,即使生活在海外,大多数海外华人家长仍然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汉语,让孩子进入当地的中文学校。”欢。系统学习。”
来自美国硅谷的 13 岁的刘汉庭在本次调查中负责表单设计的测试和纠错,他也是问卷的受访者之一。刘汉庭的父亲说:“在家里,我让孩子说中文,但遇到一些他听不懂的表达,孩子只能用英语寻求帮助。为了帮助他更好地学习中文,我签了名他上中文学校,和他一起读中文儿童读物,看中文电影。”
云上聚会
“我们在一起,世界在一起!” 今年年初,Dandy Lecture Hall 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全球跨年晚会。来自 8 个国家的近 200 名年轻人齐聚在线庆祝中国虎年。
正月十五,中澳青年在线合作,用中英文朗诵悠扬的古筝歌曲和古诗词。12岁的墨尔本古筝独奏家吴燕妮说:“我6岁的时候,就被古筝悠扬的声音所吸引,从此走上了学琴的道路。小组会上,我弹奏《春天到湘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朗诵中国古诗词,给大家送上新年祝福。”
值“6月1日”国际儿童节之际,丹迪大讲堂组织了一场全球老少三代童年回忆的线上聚会。三代人进行了热烈的对话,分享了快乐的童年。王丹说:“各界精英的亲身经历对孩子们启发很大。北大中文系郭锐教授分享了他在高中的自律经历,激励了年轻一代。活动有也成为了家庭之间的文化纽带。家住墨尔本的周碧源让孩子们了解到,爷爷童年的快乐都是租来的连环画,爷爷小时候爱不释手。
今年8月7日,丹迪大讲堂与华侨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处联合举办“立秋烟火味,万里侨心”全球直播活动。16组嘉宾分享原创美食视频,进行中英文双语采访交流。
北京12岁的张子涵用视频展示了北京的特色小吃“驴滚”,穿插着北京般的胡同街景,勾起海外游客的乡愁。她说:“活动结束后,我和荀连线讨论了视频剪辑的细节,我用录屏和配音的方式演示和回答问题。我在墨尔本认识了荀,我们6岁的时候,这是一次美妙的线上重聚。”
“希望人们天长地久,千里同居。” 近日上海英语口语,丹迪大讲堂与华侨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处、北京大学创新学会合作,共同举办“中秋节”全球直播活动,观众来自35个国家。260多名中外青年共度中秋佳节。活动伊始,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38位中外友人齐聚一堂,高唱《希望万岁》,表达了重逢的思念。活动由“中秋民俗”“24时区赏月”“团圆画中秋”三个篇章组成。
法国华侨孩子杨露娜的妈妈说:“我给孩子取名叫露娜,源于法语Lune上海英语口语,意思是月亮上海英语口语,也就是幸福的意思。孩子还小,不懂月的意思。” '明月送情千里',但她我很想念中国,希望早日回到中国,品尝四喜丸等美食。”
谈及丹迪大讲堂未来的发展规划,彭迪表示:“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创新的海外华文学习成长平台,让更多华侨青年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在海外发展。传播。”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