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高校国际化步伐要带着学术自信
张树华
近年来,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其中国际化项目最为引人注目。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化,一些高校从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鼓励教师出国留学、增加外籍教师和国际学生人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急于求成,无异于毁苗,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校外教的教学管理。 “国际化”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邀请更多的外教来华。 说英语是第一步。 然而,据笔者研究,外教的身份和背景往往是鱼龙混杂。 再加上签证的截止日期,往往流动性大,管理起来困难重重。
一是教学与教材分离,效果打折扣。 部分高校外教存在上课内容马虎,不按教材体系授课,甚至教学内容与教材完全脱节,或流于形式的问题。 许多学校聘请的外教缺乏与国内教师相同的考核和管理。 外教只要能用英文外教,对presentation的内容并不在意。
二是缺乏外教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跟踪考察。 例如,西部某“双一流”大学的学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聘请外教,但长期没有落实外教听课制度。 根据学院2019年本科生调查,外教从事主课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反映课程内容不如中国教师清晰。 外教只是为学生营造外语交流环境,缺乏专业内容。 可观的收获。 这种现象并非本校独有。 现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实行和国内教师管理一样的监督考勤等机制,导致问题难以发现和纠正。
第三,一些外教甚至借机给学生讲道。 一般来说,外语系或国学专业在聘请外教方面效果更好。 不过,根据学生反映,部分外教虽然使用了教育部推荐的教材,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潜在的意识形态宣传。 更有什者,他们会利用讲授英美文化的机会,给学生布道。 思想教育是学院建设的重点,外教的选拔也不容忽视。
然后是国际学生的问题。 高校“国际化”工程的另一部分是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 比如,很多“双一流”大学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也吸引了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 但是外教课堂评价话语,在具体的管理上,高校是有区别的。 一般做法是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没有提出与国内学生相同的管理要求,录取门槛普遍低于国内学生。 同一所学校但“双重”管理标准显然不利于我们的国际声誉。 这方面的管理一定要慎重张树华:高校国际化步伐要带着学术自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舆论。
再者,他们在国际化进程中过于热衷于“追星”外教课堂评价话语,不经意间为很多国外意识形态保守派,甚至顽固学者提供了太多太多的公共舞台。 许多所谓的美国知名专家学者都是保守派学者。 他们早期成名的很多观点都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或者说是根据冷战的经验得出的。 虽然时间过去了,但他们一点都没有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对今天中国的判断明显偏离了现实,比如他们仍然认为“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中美注定要开战”、“俄美加入”。动手与中国打交道”等。
正常的学术交流是必要的,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思想交锋也是必要的。 却花重金请来这样的“大家”外教课堂评价话语,给别人搭台,让他们大张旗鼓地发表公开演讲,兜售对中国的陈旧观点甚至误判。 这就是我们建设“双一流”、推进国际化的初衷吗? ? 这真的能帮助我们建立“学业自信”吗? 一些高校毕竟荷包鼓鼓的,但仍然没有改掉盲目“追星”的习惯,认为能请人、能花钱,建设“世界一流”的任务”将完成。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外教管理,严格外教身份和背景审查,加强外教教学质量考核。 建立教学督导抽查机制,即使不能和中文教师管理一样,也要定期抽查。 对教学评价良好的教师,帮助其延长工作签证时间,给予奖励。
同时,学术自信的获得也是一个从学术自由、自我意识到学术自立、自立的过程。 没有学术评价体系、学术传播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自主化、本土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目标可能落空。
最后,国际化不应仅限于“英美化”。 一些大学邀请西方专家,也应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者来华访问。 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颠覆了西方传统认知,冲击了西方垄断了数百年的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也为非西方世界学术自我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有意识和自力更生。 俄罗斯学者提出,非英美大学应联合起来,摆脱西方教条,实现学术本土化外教课堂评价话语,共同构建相互认可的学术期刊认证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 希望那些习惯了西方老师“小学生”的学者们能够醒悟过来,站起来,勇敢地看西方,自信地看世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