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正在塑造未来教育
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开始。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过。 在塑造未来教育的过程中,高考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在此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高考保障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打好“攻坚战”高考改革保卫战”。
高考常被称为“指挥棒”,意思是高考制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此次高考制度的改革,将引发万千考生、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民众的深切关注。 在塑造未来教育的过程中,高考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考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
自1952年建立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过。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截至目前,已有29个省分5批次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招生方式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所副教授王新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几年的高考改革举措从多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的教育模式。
”以教学内容为例,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小学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以往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知识记忆,但是在新高考改革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这也对我们加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研究能力,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王新峰说道。
一改以往单纯考查知识或能力,重点考查核心素养,是新高考由“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新高考实行选考科目设置,形成了“3+3”和“3+1+2”两种考试科目组织方式。
新高考改革省份高中在选考科目设置下,形成了大班、小班等不同的选课、选课模式,改变了固定行政班的教学组织形式过去在不同程度上。
随着“排班制”的出现,出现了分大班、小班的教学形式。 讲授式短期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课程实行小班制。 受新高考制度的启发,高中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像大学。
招聘方式更加多元化
在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出台之前,舆论强烈呼吁高考改革。 此后,我国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以破解“唯分数论”,实现人才“量”多主。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 新高考提出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过程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参考。 高中建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新高考改革省份特别重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作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除了强化过程评价,新高考还引入了“双基一参”综合评价招生模式。 也就是说,高校根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
上海、浙江等高考改革新省份在部分试点高校实施综合评价招生。 例如,浙江大学采用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分数线是高考成绩乘以85%、学术水平考试成绩乘以5%、面试成绩乘以10%计算得出的。
王新峰介绍,根据北师大课题组对浙江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学生的跟踪评价,虽然综合评价录取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统一高考者,表现出良好的学术潜力、专业认同感、综合素质,学习适应能力普遍较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完善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提高综合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 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影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高校招聘方式正在完善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加分”、“录取分批”等热门词汇正在失去昔日浓烈的色彩。 新高考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录取方式,增加了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总的来说,社会各界对新高考招生办法改革措施的认可度比较高,改革比较平稳,通过高考科学选拔人才的目标也比较高。 ” 王新峰说道。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志文表示:“高考不是唯一的评价机制和选才渠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尊重学科特色,充分考虑顶尖人才的特殊性,为他们开辟各个领域的选拔渠道。”
2003年起,教育部开展高校自主选拔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即实行自主招生政策。 2014年起,我国提出规范自主招生,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意见》,兼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和选拔上海英语高考时间,开展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加快建设强国。教育立国、科技立国、人才立国,坚持为党为国育人,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汇聚天下英才,使用它们。 在为国家选拔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上,高考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人说高考是‘指挥棒’之根,但教育改革不能只靠高考改革。” 陈志文认为,教育改革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对于高考改革对未来教育的塑造作用,王新峰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考改革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系统的、发展的过程,其效果需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加之教育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内部改革难度的加大教育系统上海英语高考时间,提高高考制度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链接】
教育部多措并举为2023高考保驾护航
新华社发(记者王鹏徐壮)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3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
为严厉打击考试作弊,教育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作弊专项行动,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指导各地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严格准入安全监管,加强考场监考巡查,严厉打击手机作弊行为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 对高考作弊的考生和人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正义。
同时,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高考改革正在塑造未来教育,准确落实按照“乙乙管理”的要求,完善项目方案,针对不同的人选。 根据情况设置考场,准备足够的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前考生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上海英语高考时间,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为优化考生服务,全力保障温暖高考上海英语高考时间,教育部会同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分析高考期间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信息期间,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治安出行、食宿卫生、噪声治理等综合保障。 为全国近万名各类残疾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教育部还将与全国教育统考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继续开展“2023高考保驾护航行动”,引导各地着力“清理公账”网考相关”、“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 采取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同时,引导各地高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心组织高考后高考志愿填报专题咨询服务活动,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服务。 充分发挥中学主渠道作用,加强高三班师资政策培训,为考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优质的服务。
(实习记者孙明远)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