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⑤:English or Perish!——英语学术八股文
英语是当代古典学乃至所有学术领域的国际通用语,如同几百年前拉丁语的地位一样。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因此对拉丁语成为世界性学术语言的利弊没有切身感受。但回顾古典学的历史,现代古典学的奠基人F.A.沃尔夫(1759-1824)在1795年出版的学科建设著作《荷马史诗导论》仍以拉丁文写成。但此后不久,欧洲各国古典学学者纷纷改用本国语言撰写书籍(博士论文等论文有特殊要求除外),并与本国语言文学和思想保持着密切联系,形成了各国古典学的小传统,拉丁文几乎只保留在校勘本的序言和校勘注中。 然而自二战以来,古典学开始国际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英语在古典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有可能取代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以至于那些国家的学者都争相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便在国际学术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更快地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这种风潮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学术界以用英语发表文章为荣的古典学学者。这让我想起了当代学术界一个著名的生存法则:Publish or Perish!(“如果你不发表,你就出局!”)。现在这个法则应该明确为:Publish in English or Perish!(“如果你不英语,你就出局!”——简化为本文的主标题)。
《祖国序言》的封面
英语主导的趋势虽然使世界各地的古典学者更容易交流,是古典学术国际化的产物和标志,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最令我悲哀的是法式论文(essai)的没落(见下一篇文章),以及日益同质化的英语学术文风的盛行。
用英语撰写古典学论文,并不能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自己学英语,让英语超越其文化属性,成为一种客观、中立、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语言”;事实上,英语论文不可避免地追随了当前英语国家(以英国和美国为主)流行的学术主流。这一学术主流受正统的德国古典学影响很大,并继承了这一主流。因此,大量德语论文(以及用属于这一正统的各种其他语言撰写的论文)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别。它们都遵循相同的写作风格,遵守相同的写作标准和学术规范。
主流英语古典研究论文从形式上看非常容易辨认,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引言、导论性质的研究综述、文献资料概述、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这种格式恰好包含了八个要素,与八股文的断题、接题、开讲、开头、开篇、中段、后段、收尾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实至名归地称之为“学术八股文”。
遵循上述格式的英语学术论文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⑤:English or Perish!——英语学术八股文,是以论文论证为基础的,论证必须平实、公正。论文通常以直接、简洁的方式陈述论点,然后表明论点与学术界既有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现行主流观点或某一学派的修正还是驳斥。因此,详细或简要的研究概述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位于论文的引言部分(第一注、第一段或第一节),以表明前人研究的不足,阐明作者所属的学术传统,即与他对话的学者群体。论文的主体部分全部用来论证论点,必须呈现清晰、完整、简洁的论证线索,这条线索通常直入主题,分为1、2、3、4、5章; 进一步,在每一章中,可以再往前推,分为1.1、1.2、1.3、1.4、1.5;当然,也可以再往上一层,分为1.1.1、1.1.2、1.1.3、1.1.4、1.1.5等等。如此明确的层次,是为了保证论证清晰、通畅。论文内容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避免类比后世或当下的情况。文风要求措辞简练,句子通俗易懂,不使用隐喻、象征、典故、影射等文学修辞手法,不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来表达作者个人的观点,而是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来包括读者,以显示客观性和包容性。 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作者”来代替,表示一个客观的研究者,客观地把研究成果写成书。
论文所说的内容必须有出处,因此大量的注释必不可少,它们被认为是支撑正文的坚实地基。楼越高,地基就越深;同样,正文越简洁,下面的注释就越臃肿,这样篇幅就会大大超出正文,造成十层地基、一两层楼的奇特景象。所有引文也必须明确标注,或打上双引号,或与正文分开,并分别排版成不同的字体,并加注以注明出处——就像展品或标本被四面密封,放在透明的玻璃展示柜中供人观察或观赏,但又不能让观众触摸,以保证其纯净一样。一旦失去这些隔离措施,就有被腐化或损坏的风险;然而,这就如同标本或展品脱离了其原有的生存环境,在展示柜中毫无生气、沉默不语,从不主动向观众说任何话。 标注引文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准确、方便地找到原文,并在必要时进行核对。这是学术精神的传递,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文本本身的精神,将其湮没在完全不同的学术精神中。学术规范对引文的严格要求,就是为了保证引文与被引文本之间的距离,使被引文本在精神上与引文隔离,不受其影响,只服从学术精神。
符合以上写作与学术标准的优秀论文,犹如一件华丽锦缎的内页,学者们将针线全部暴露在外:大片用针线拼接缝制的是论文的章节划分,篇章、章节1.1、1.1.1、1.1.1.1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无数暴露出来的线头是大量的注解、无法完全消化融入正文的材料,注解的数量与密度仿佛是女子针线活儿技艺的保证。然而,华丽锦缎的美恰恰在于它的正面,无论它做工多么细致,也是为了这一面而将内页翻过来让人欣赏,岂不是逼着人把金针传下去,却不让人看绣好的鸳鸯?!
这种同质化学术论文的受众,当然是其他正在撰写或学习撰写此类论文的专业学者。这一小群学者由于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正在日益萎缩。一篇论文到了他们手里,和一次性消费品无异,最多被回收到他们要写的论文中自己学英语,成为文献综述或注释的一部分,或者参考文献自己学英语,就完成了它存在的全部意义。即便对于这一小群学者来说,除了被消费和回收,论文也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深刻的影响。
有人说,英语论文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翻译,因为英语是所有学者都应该掌握的学术通用语言。这个观念的背后,是自然科学的逻辑。语言被工具化了,脱离了它所属的文化。一切学术论文都应该以自然科学论文为范本,论文要客观、技术化,以显示其科学性。这个逻辑导致古典学者写论文的英语越来越工具化,论文的文学性、艺术性消失自己学英语,思想性越来越贫瘠,取而代之的是极度技术性,其结果就是高度同质化的学术刻板印象。——刻板的论文当然不值得翻译(除非用于批判性研究),因为它平淡无奇,千篇一律,酸溜溜的,扼杀一切新鲜思想。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