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 全力服务毕业生就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报告
83所高校应届毕业生31.7万人。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创历史新高的武汉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季考验。
当前,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高校、地方政府、企业联手发力。 从真金白银的就业创业补贴,到对失业学生的一对一指导,从汇聚各方就业岗位的云众筹,到纷纷云招聘,武汉正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武汉大学英语专业,全力帮助毕业生就业。
据介绍,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攀升,目前为40%-50%。 各高校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用好政策,开放资源,全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同学们也在磨练自己的技能,积极主动,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 编辑
一个工科生的心声——
只有修炼内在的力量,才能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签订就业合同后,邓建阳每天都会习惯性地打开学院的就业信息群,扫描新的招聘信息。
邓建阳是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 四个月前,他考研失利,正在从头开始寻找出路。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邓建阳大四就开始准备考研。 他每天穿梭于自习室、食堂、宿舍之间,根本没想过找工作来保证生活工资。 2月21日,结果公布时,他正趴在电脑前。
“我很困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邓建阳说,他花了10天时间才平静下来,在转学和找工作之间左右为难。
在该学院,有44名学生面临同样的情况。 “以前,学生考研失败,要再奋斗一年或者找工作,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悲伤的坎。但今年不同了,每个人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 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军说,考研结果一公布,她就忙了起来:与兄弟院校沟通调整政策、请教授为学生写推荐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周阳辅导员给邓建阳详细分析了情况:“想要转学到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花时间准备复试,还不如转身去读。”马上找工作,以你的专业能力,去一些大公司也不难。”
2月底,邓建阳决定去找工作。 当时的武汉,毕业生就业只能通过网上进行。 如何找工作? 你在找什么工作? 去哪里工作? 他慌了:“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招聘信息,大部分职位不是专业不匹配,就是7月份以后才空缺,越看越着急!”
幸运的是,学院有一个计划。 周阳表示,正常情况下,学院370名本科毕业生中,有40%选择就业。 学院每年9月开始收集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联系,指导简历制作、着装准备、面试技巧练习等,帮助学生找到工作。
周洋为每个班级选定一名就业联系人,每周统计求职意向、目标行业企业等,有针对性地推荐职位。 在他制作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表中,邓建阳在一栏中写道:他考研失利,想去大型央企、国企工作,要求专业对口。
在学院的帮助下,邓建阳的求职变得更加容易。 他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目标:南方电网特高压检修中心。 提交简历后,他去找了在公司工作的前辈详细了解情况,并仔细咨询了笔试的注意事项。
“这是我们的优势,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有一大批校友在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和机构工作,双方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人才合作伙伴。” 学院党委书记陈进表示,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学院已与多家用人单位达成共识: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合同后,用人单位将允许学生在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后决定是否留下或离开,而不会受到处罚。
在陈进看来,这种做法可以实现双方双赢,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自由。 “这也是学院努力的结果,学生很受市场欢迎。” 他说,每年有上百个单位来招聘,每年找工作的本科生、硕士毕业生只有200多人。
对于邓建阳来说,找工作并不难,但找到心仪的单位却很难。 为了准备南方电网的招聘考试,他在家待了两周,详细阅读专业书籍。
“当时压力很大,今年和往年不同,好机会转瞬即逝,不能有任何遗漏。” 邓建阳表示,由于之前基础扎实,他在网上笔试和面试中显得轻松自如,并顺利签署了就业协议。 。
回忆起自己考研失败和就业成功的经历,邓建阳认为,走出校园就像是“最后一课”。 “只有修炼内功,才能拼出未来。” 目前,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 百分点。 陈进认为,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学生们不再像往年那样在不同的就业机会面前犹豫不决。
6月13日,邓建阳回到学校并领取毕业证书。 一个月后,新的生活在广州等待着他。
文理学院的理念——
瞄准新产业,抓住新机遇
“老师,我找到工作了,是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工资很高。” 收到黄娅学生的消息后,武昌工学院语法与外语学院优质导师张静非常高兴,将手机递给了记者。
目前,语法与外国语学院357名毕业生中,一半已签订就业合同,其余大部分正在等待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 “本来以为这个时候会很困难,没想到实际就业情况比往年稍微好一些。” 张静说道。
武昌工学院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 在武汉市83所高校中颇具代表性。 语法与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日语、法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平时整个学校的就业情况都不太理想,但这一次不同。
在张静看来,语法与外语学院的就业表现得益于“三个早”:早提醒、早调整、早支持。
早在2月,张静就给学生们打了一针“预防针”:“以前工作找上门来,参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就行。今年,你要主动出击,如果等到回来了到了学校,你就会被抛在后面。” ”。
针对线上求职新形势,张静担当就业“管家”。 一方面,她指导投递简历,训练面试技巧。 另一方面武汉高校 全力服务毕业生就业,她还帮忙收集就业信息,并及时在聊天群中通知他们。
由于长期宅在家里,很多学生无法深刻感受到就业的压力。 与此同时,他们缺乏毕业季找工作的氛围和同伴鼓励。 很多就业信息发到群里后就被忽略了。 张静一脸焦急,一一给同学们打电话,精准推荐招聘职位。 黄娅就是这样抓住了学而思教育公司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的紧迫感和找工作的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 然而,就业机会的供给却成为“卡壳”问题。
“往年,不少毕业生会考上教职,或者到中小企业做文案、策划。今年,各类招聘考试推迟,大量中小企业减少了招聘岗位。”他们的招聘计划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语法与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松说。
如何在危机中抓住新机遇? 语法与外语学院瞄准疫情防控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
“在线教育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弥补了学校教师招聘的滞后。我们重点推荐英语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在线教育领域。” 高松介绍,学院已与学而思、猿辅导等合作,与多家在线培训机构进行沟通,举办多场专场线上招聘会。 为了提高成功率,我们还向毕业生推送有针对性的在线教育相关招聘服务信息,并提供简历准备和笔试面试指导。
“作家班”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比较顺利。 “人们宅在家里,阅读欲望大大增加,大量网络文学、自媒体文章等内容运营团队涌现,有招聘需求。” 高松表示,经过在校期间大量的培训和实习,“作家班”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表现更好。 如果你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你会有更广泛的选择。
3月,语法与外国语学院扩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范围,从重点帮扶残疾学生、孤儿等,扩大到增加偏远山区、缺乏专业能力的学生数量。 每个班级的优质导师必须为每个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至少100%的支持。 超过3个就业推荐。
虽然她抓住了一些新的机遇,开辟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武汉大学英语专业,但张静仍然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感到担忧。 眼下,她正在一一联系失业毕业生的家长,与学生们沟通她推荐的职位。 “先就业,再择业,毕竟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还是会很大。”
本科大学的探索——
导师和校友强烈推荐
当得知李庆宇收到了重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录取通知书时,韩小乐松了一口气。 这是她向李庆宇推荐的第三个工作机会。
韩晓乐,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 这段时间,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如何“送别”自己的两个硕士生上。 “看看通讯录,想想谁能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然后把你培养的人才推荐给他们。” 韩小乐说道。 在李庆宇落户的同时,韩小乐的另一位研究生郝浩也被推荐到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中南工业大学,老师们正在积极开展学生推荐工作。 各学院均制定政策鼓励全体职工就业。
“当学生迷茫无助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老师。” 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文军表示,学院推出了新的“四位一体”辅导体系,一名导师带领7-8名学生,为本科生提供实习督导、考研咨询和就业协助,充分发挥导师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
在计算机学院,叶佳慧考研失利后心情郁闷。 他所在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导师王红多次鼓励他振作起来,重新参加就业市场的竞争。 在王宏的推荐下,叶嘉慧终于得到了烽火通信公司的工作机会。
除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中南大学还注重发挥校友的力量。 疫情伊始,学校向社会各界校友发出一封信,希望他们向师弟师妹伸出援助之手,得到了热烈响应。 法学院根据学生的求职目标领域向校友律师事务所推荐简历。 经济学院邀请众多在金融、外贸等行业企业工作的优秀校友,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和工作推荐……
中南科技大学湖北学生比例较大,往年主要在本地就业。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当地企业大幅缩减招聘规模,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存在较大阻力。 一方面,学校大力动员省内兼职导师和校友,一对一帮助学生就业。 另一方面,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7所武汉高校联合组成校际协作服务,为武汉高校直属研究生提供就业服务。 开展“百日冲刺”活动,拓展更多优质就业资源。
管理学院毕业生刘峰就从这种兄弟学校的就业合作中受益匪浅。 3月底,中南理工大学与佛山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百企千岗”专题网上招聘会,帮助学生就业。 刘峰一次性投递了10多份简历,在电脑前呆了多日进行云面试武汉大学英语专业,最终拿到了一家教育机构的录取通知书。
作为一所少数民族高校,中南大学特别关注“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工程和各领域就业渠道比如征兵、大学生基层医疗等。 今年这些就业项目规模有所扩大,学校多次组织政策宣讲会,鼓励学生到政策性、基层岗位就业。
经过与辅导员的长谈,体育学院毕业生姜昆更加坚定了参加“西部计划”的决心,选择了去西藏历练三年。 “我们不能只关注大城市和大公司,”他说。
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武汉大学英语专业,各学院还组织网上家长会,分析形势、解读政策,家庭与学校合力促就业。
“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文学与新闻学院辅导员卡迪尔丹表示,他正在制定“终身书本”账本,为失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