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vs“填坑”,外语专业何去何从?|职人群像
36氪“职场红利”(ID:ZhiChangHongLi)
专业简介·外语专业
# 奖金图 # APR 问题 #
文|张汉瑞
编辑|陈彤
封面图源|IC Photo
原来,“找不到工作”的外语专业,
它可以如此美妙
先看专栏
专业群像专栏的初衷是让平凡的人讲述不平凡的故事,传递行业经验。标签背后的职场多元化人群,是潮流创造的职场新物种,也是时代留下的足迹。让我们跨越行业和标签,寻找真实工作惯例背后的共鸣。
“一卷舌抵万两黄金”——16年前,《中国青年报》用这句话来形容当时中国小语种就业的盛况。
即使今天提到“小语种”,高中生和家长眼中可能还是有一点尊重:外交部、驻外使馆、央视、驻外企业……不管是国家单位还是综艺的公司,他们都在关注小语言。语言毕业生挥手致意。
然而,2022年,真正临近毕业的小语种同学们可不这么看:语言专业已经沦为大家口中的“天坑”。豆瓣群“大学学小语种悔改”共有32266人,在“大学学学悔xx”89个豆瓣群成员总数中排名第四。
根据全国公务员网公布的招聘信息,2021年报考公务员中,语言类专业均可报考。海关,当地几乎没有。例如,在俄文中,几个主要部委在公务员年度公开招聘中与俄文相关的职位数量不超过个位数。2021年,全国所有与俄罗斯有关的海关职位加起来不到10个。
考研也逐年展开。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2021届英、法、日、德、西、俄、阿口译硕士中,西班牙语口译录取率最低,仅为5.5%;最高的是阿拉伯语口译,超过30%全国职场英语,因为全国只有14人申请这个专业。
加上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外事活动、国际会议、入境旅游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小语种翻译和导游的工作量大幅下降,恢复还在后头。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公考出路窄,考研断了。久而久之,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发出“劝退”的呼声。
Workplace Bonus 联系了四位会说不同语言的受访者——从第三世界非洲到欧美发达国家。在语言学习经历了四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继续与他们的专业打交道;有些人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去其他地方体验多彩的生活。
天坑还在,说到底,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出路。面对玩笑却无奈的“天坑”笑话,他们所经历的迷茫和选择,或许就是当下语言使用者的缩影。
校园里的选择可以在专业之间徘徊;而职场的出路,你要在城市和行业之间睁大眼睛。
01 来到了真正的北非,还想去加拿大
李军,法语专业,目前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法语翻译全国职场英语,暂居阿尔及利亚
我本科时学的是法语,毕业后我决定直接去工作。
我通过学校招聘进入了一家国有建筑公司,跟随项目去了阿尔及利亚,在那里翻译了法语。说是翻译,还经常做一些其他的行政工作。
像我们这样的外派工作是语言专业的共同路径。按照惯例,外派工作可能更倾向于男生,不熟悉国外的人会更多考虑女生。但是,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标准。和我们公司一样,一共有八名法语翻译,还有六个女孩。
来源:李军
真正的北非和我想象中的北非不一样。之前在网上看别人写的文章,觉得非洲风景和人文都很美。其实来到这里之后,我就觉得北非还有殖民地的印记。
外派的工资确实会高很多,待遇也很好,还能省点钱。但我不打算做很长时间,有这样的经历就足够了。
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继续我的学业,想去加拿大学习一些更扎实的东西,比如市场营销。我没有特别想,我只是知道我想学习一些可以应用于我未来工作的东西。我想很多人是对的,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如果你只会语言,你的工作就没有别人那么有竞争力。结合其他事物“天坑”vs“填坑”,外语专业何去何从?|职人群像,语言可以成为一个突出的优势。
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做了很多其他的实习。第一次实习是在一家法国公司的北京办公室做市场营销;第二个是去一个大的互联网公司……之后,我一直在不同的行业和公司工作,直到现在在建筑行业。这个过程很有趣,我可以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事物,探索未知领域。
学语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文科的感觉。记得把法文原版《悲惨世界》读到最后,忍不住哭了。那时,我觉得我真的通过文字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中文翻译相比,法文原版让我体会到了文字与人之间的联系。
话虽如此,实际上,我建议您应该将语言与其他一些专业结合起来。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困惑,但通过不断的实验和不断的学习,你将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和喜欢的东西。小语种看似就业率高,但职业选择少,发展路径窄,专业技能单一,被取代的可能性大。进入职场后,外语技能只是交流的工具,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
02 即使和我现在的工作无关,我也不后悔学了一门冷门的语言
Coco,主修斯瓦希里语,目前正在推广一家媒体公司,暂居北京
我可能是该国最好的斯瓦希里语演讲者,也是该国最好的斯瓦希里语演讲者。
斯瓦希里语是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国语。坦桑尼亚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我国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开设这种语言的课程,而每四年,全国只有大约100名学生。
当年,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中传”)只给我省斯瓦希里语预批。那时,我想在传媒大学学习。只要我能去中川,任何专业都可以。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读斯瓦希里语的人太少了,而且他们的专业太复杂了。毕业后可以去外交部、国家安全局等机构,有点针对性的培养。即便如此,我们班的很多人还是把他们的第一选择放在了其他行业。
我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媒体行业。大学四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我还参加了广播电视编导考试作为第二学位。事实上,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为未来的职业转变做准备。
所以,我也吃到了中川的资源红利,通过学长学姐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实习机会。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以后决定做别的事情,就要多角度去了解其他行业,积累深厚的相关实习经验。
语言专业的课程安排很紧:没完没了的课,没完没了的考试……即使我不那么努力地学习语言,我仍然需要挤时间去做实习。任何一方要聘请实习导演,没课我去接;我把所有的寒暑假都用来做实习和跟进节目;事后,晚上宿舍的门是关着的,我只好笑着央求宿舍阿姨开门……我的经验就是这样积累的。虽然过程很累,但如果真的想进入某个行业,资源肯定会找到,时间肯定会被挤出来。
尽管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与斯瓦希里语无关,但我并不后悔选择这个专业。学习一门非洲语言,不仅学到了很多非洲的东西,还以交换生的身份去当地,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亲身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段经历对我价值观的形成和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影响,拓宽了我对社会的认识和格局。
至于为什么大家都说“小语种是天坑专业”,我可以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语言不是谋生的手段。例如,如果你学习了日语,如果你能解释它,你将在日本公司中具有竞争力:你拥有语言工具和手段。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语言可能是一种优势。但是当我看到那些真正热爱语言的人身上散发出一股纯粹学术澎湃的感觉时,我也挺羡慕的。
我认为那些对语言专业说得不好的人不喜欢或不懂语言,也不想扩大他们的技能。
人生的进步可以快也可以慢,只要有上进心,就不算走错路。只是学语言的“普通人”总应该想:有了语言作为踏脚石之后,当门打开的时候,你要给别人看什么?
03 什么样的日本学生适合学习法律?
贾思雨,日语专业,目前在读法学硕士,暂居北京
我在本科学习期间放弃了出国的机会。老师说:“你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或者交流。” 但这不是我想走的路。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总是问自己:掌握了这门工具学科还能做什么?我想找到一个我喜欢的领域,然后以语言为媒介继续学习它。
感谢我本科时的第二个学位,海商法——我最终选择了在中国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学习法律不等于学习语言。我是死记硬背地学外语,只要花时间练习听、说、读、写,最后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但是如果我学习法律,我需要阅读很多论文,学习如何写论文,如何争论一件事。这就是我,包括很多从语言专业转到法律专业的人,都觉得很困难的地方。
当然,语言专业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好的影响:我会让自己保持在不断学习的状态去接触新事物。而这个新东西,如果你不付出努力,你肯定会一无所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可以保持这种学习状态。
我也习惯于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这对跨文化学习尤其有帮助。如果我对与日本有关的事物感兴趣,并且我没有语言障碍,我会更容易理解它是什么。
那时,我是根据兴趣选择专业的,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现在想来,其实语言和法律的结合可以给我提供更多的可能。我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参加公开考试,或者成为一名出国的律师,给自己比别人更多的选择。我也许能做点什么。
法律适合喜欢阅读、逻辑性强、认真细致的人。很多法律工作都比较琐碎,没有外行人想的那么高。如果你可以通过学习语言来忍受孤独,并且可以把无聊的事情做好,我觉得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学习法律。
04 全职解读《破梦》后,上大学当老师也不错
王迪,英语翻译硕士,现为民办本科英语教师,暂居成都
似乎大部分人在申请高考时都会选择随心所欲,我也不例外。我考上了英语的翻译专业。
大四毕业后,在工作和升学的转折点,我决定去香港学习口译。香港的教育体系和课程非常好。无论是专业本身还是其他方面,都能学到很多。我不能说我很喜欢,但至少我真的很喜欢,不然学语言太累了,这些年我坚持不下去了。
我完成学业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全职翻译。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专业?为什么要与翻译斗争?我在那家翻译公司工作了七个多月。每天我都像机器一样坐在那里不停地翻译和校对。我整天都在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来源:王迪
那个时候,我想到了所有的可能性。买了考工考写的书,在网上搜索了各行各业,想了想咨询投资、营销、人力资源等。但最后我没有放弃,还是投了翻译简历。
好在最后是一家车企帮我实现了梦想,得到了全职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的offer。
没想到,正是这份工作让我遇到了滑铁卢。我遇到过业内所谓的“口译杀手”:口音重,语速快,真的跟不上。虽然公司认可我,但我自己也感到压力太大。
挣扎了半年多,我放弃了全职口译的想法,回到大学当了一名英语老师。在业余时间,我可以兼职学习和翻译。这样的生活更可控,让我更放松。
语言给了我一份体面的工作和广阔的视野,它就像我曾经走得更远的跳板。
大四的时候做过一次随行翻译,客户是来做中医理疗的俄罗斯小姑娘。我跟着她十多天,陪她练八段锦,在佛堂打坐,参观寺庙。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我和她一起打坐,同时为她翻译和尚的话,那一刻我觉得很神奇:我在东方环境中说着另一种语言。
在香港的街头,当我听到来自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人路过时,我会感叹生活可以如此丰富。这些跨文化场景非常棒,我很喜欢并且很感激:如果我没有英语,我根本就不会在这里。
语言真的是一种说服的职业吗?专业和职业一定要兼容吗?我想这是对很多人想法的误解。那些说语言没用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学好,语言不好,但事实就是如此。学好这门语言的人肯定能体会到它带来的好处。比如在外企,无论什么职位,英语绝对是必须的;在教育行业,教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老师一直在考雅思;如果你想出国留学,你必须先通过语言测试。
只要你想向上发展,英语一定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
在我看来,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中,专业的设置不一定是为了找工作,而本质上是为了培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专业和职业不对应是好事,这恰恰证明了社会不同职位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职场红利:语言专业学生自助指南
2021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部分特殊类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到,要继续加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言专业的倾斜度;2024年起,北外外交学院继续接收英语专业推荐学生后,其他高校推荐的外语中学将安排英语以外的辅修语言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前十个月,我国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9.5万家。在疫情冲击下,大型跨境电商仍保持强劲势头。2020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1.12万亿元全国职场英语,同比增长40.1%。
版图扩张难免招人:1月15日,中国首个“小语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联盟启动仪式在宁波举行,为小语种人才提供宁波的跨境电商。
不难看出,经过40多年的英语全民教育全国职场英语,向小语种转变已成为必经之路。少数民族语言人才作为连接国家的桥梁备受关注,政策加码为语言人才开了绿灯。
Workplace Bonus 想说语言专业本身不是坑。如果你闭着眼睛跳进去,它就会变成一个坑。
不管当初学习一门语言的原因是什么,面对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不以就业为导向的事实,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优势?
通过与多位受访者的对话,职场红利总结了以下几点:
学好一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赛道,做相关的事情(录取、实习、工作),并尽量与语言背景相结合;
市场调研:收集职位信息和招聘需求;
匹配能力:将自身条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合理选择:如果实在不喜欢,及时转身。
(为保护受访者身份及隐私,文中李军、可可、贾思雨、王迪均为化名)
互动话题
您认为语言专业的学生可以转向哪些其他职业?
您认为如何解决语言专业的困境?
您遇到过哪些求职或招聘挑战?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