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2023年高招政策陆续出炉 新专业新模式顺应国家发展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2023年高端招聘情况政策及其自身亮点,并为即将到来的招生季做好准备。 热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全国各地多所高校近期纷纷公布高端招生政策,并举办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前来咨询。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发现,“新”仍然是今年聪明之举的关键词。 为适应国家发展新趋势,不少高校出台了适合自身情况的新招生政策和项目北京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专业转学限制、升学条件、培养模式设置等方面做出调整。等,为考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选择。
着眼国家发展 多所大学增设新专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行星科学……今年多所高校的招生计划中,一些符合科技发展的新专业十分抢眼。
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今年,学校新增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等6个专业。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浩表示,“新招生的6个专业都是目前行业优势明显的热门专业,我校基础扎实。” 此外,学校还新增了四个专业。 这是一个双学士学位招生计划。 学生入学时将从相应专业类别中选拔,毕业后获得双学位。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在对多所高校新增专业进行梳理对比后发现,这些专业大多是目前非常热门、行业优势明显、符合国家发展的专业。趋势。 例如,北京邮电大学新开设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针对高速通信集成电路和光子芯片的设计研发项目,符合国家重大战略; 北京林业大学新设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是2022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立的专业。该专业旨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聚焦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保护区体系;太原理工大学新增6个与当前热门行业相关的专业:物理、化学、生态、能源互联网工程、集成系统与性能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
“创新”也是新专业的共同特点之一。
例如,南京大学今年新增了“行星科学专业”。 据了解,行星科学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多所高校2023年高招政策陆续出炉 新专业新模式顺应国家发展,由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组成。 本专业实行小班教学和导师制,培养素质高、基础宽、实践性强、注重创新、具有国际化特色的行星科学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将于2023年新增智能建造和智能采矿工程两个专业,顺应人工智能新兴发展趋势。
在西安交通大学,今年学校新增了医学工程和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曹良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学工程是为了满足未来人类生命健康的需要和医疗设备研发的需要。 依托学校强大的理工科专业,支撑未来新型医疗设备的研发。 研究治疗方案。 当我国面临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争端和法律事务时,需要大量国际法专业的创新型人才。 为此,学校针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整合学校国际法方面的优势资源,设立了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专业。 就业需求将会是巨大的。
强化专业特色,“跨界”办学模式引关注
由于高校侧重点不同,不少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学科或专业设立新的人才培养项目,并在项目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资源。
例如北京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了弘德学院,重点培养工程、化学、法学等人才,在全国共招收学生180人。 学院实行以院士为主体的导师制和个性化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北京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许多大学还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推出7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后,今年又成功获批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强调语言+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满足国家对高端涉外语言人才的需求。
学科交叉不仅成为新趋势,跨校、跨国培养也成为一些大学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展开探索。 例如与中国政法大学的“英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英语+金融”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等。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学士学位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学位项目。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在第三至第八学期选修跨学科或跨专业的独立辅修课程。 学生按辅修要求修完学分,可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颁发的相应专业辅修证书。
“南京大学是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2022年,南京大学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简称‘南河学院’ '。”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最高的大学,也是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世界顶尖大学。 两校将强强联手,打造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多学科“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服务气候等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全球和地区问题变革和可持续发展。
2022年起,电子科技大学将在海南校区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类别。 该专业类别包括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均对应学校A+学科。 在此期间,您将有机会到成都校区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交流学习。 还可以申请3+2、4+1等境外联合培养模式。 师资主要由电子科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优秀教师授课。 毕业后,您将获得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双学位证书,同时获得格拉斯哥大学学位证书。
助力学生成长 多所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入学后想转专业怎么办? 完成学业后,是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面对学生关心的这些现实问题,很多高校都在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继续教育问题不仅是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也考验着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能力。 近年来,不少大学推出了学士、硕士、博士项目、直博项目等人才培养项目,让真正有志于从事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快速成长。
北京邮电大学将于2022年成立未来学院,开设本科、硕士、博士综合培养实验班“元班”,将聚集学校最具优势专业,招收计算机两大类学生。 (元类)和电子信息(元类)。 。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陈伟表示,“元班”采用“特殊政策护航+优质资源倾斜+顶尖师资聚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实践支持”,并采用灵活的“长期学习制度”,实施本科、硕士、博士全面培养。 实验班学生达到本科学习综合评价要求,可在下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基础软件等学科或方向攻读研究生。国家急需人才,将优先考虑。 攻读硕士和博士联合课程的博士学位。
同样,湖南大学也开设了文理实验班,并将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生。 两个实验班均采取全程辅导制度。 为每位学生选拔一位责任心强、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者作为学术导师。 选择导流专业后,会增加专业导师。 实验班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培养。 实验班学生符合学校升免基本条件的,可进入硕士阶段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升免不受名额限制。 为学生了解世界学术研究前沿、融入世界一流学术团体创造条件。
针对学生关心的转专业等现实问题,一些高校降低了门槛,增加了转专业的机会,提高了考生选择院校或专业时的容错率。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学校提出了“零门槛申请转专业”制度,为考生在本科四年期间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 分别位于大一第二学期伊始、大二第一学期伊始、以及2、第二学期伊始,会给考生充足的调整空间。 北京交通大学根据往年数据指出,转专业的成功率在50%-70%左右。
针对不同省份和地区不同的高考模式,高校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例如北京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北京交通大学承诺平行志愿申请不撤回,并对3+3高考省区提出“一报三保”政策、“一报六保”对于实行3+1+2高考的省区,优先从考生报考的专业中选择,减少考生转入未报考专业的可能性。
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一直是高考招生领域的热门话题。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柱”和关键抓手,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全面回归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轨道。”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快速迭代、融合发展的时期,一些传统产业已经消失,而一些新产业的出现,或者是组合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和应对。”
不久前,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高校20%左右的学科和专业布局将进行优化调整。 陈志文认为,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大学需要准确定位。 学科和专业的设立只是一个开始和起点。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更改专业名称上。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盲目跟风的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社会热衷什么我们就设立什么,不顾科学性,也不顾我们自身的定位。” (记者叶玉婷实习生 王浩坤)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