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与校企合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目前,我国产教融合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可以从促进校企利益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人才融合六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深化 内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在三个层面上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即管理体制上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上的校企合作、课程教学上的工学结合。三个层面上的主体、要素、关系,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1]目前,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本原则的理论研究还很深入职场商务英语,这体现了校企、产学、产教结合模式与内容的复杂性,也体现了“结合”“合作”“融合”的主体多样性和多样性。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对“产教融合”的研究,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菲利普·福斯特教授于1965年在《职业学校发展规划的谬误》一书中提出的。[2]在我国,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国家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校企合作”,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最早出现“产教融合”,再到党的十九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近年来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决策。 历时四年,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八个文件,多次提到“产教融合”,体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校企合作”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走近企业、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策略。最初,职业学校为专业建设或学生就业主动联系企业,聘请行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顾问,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学生实习、就业或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早期校企合作的建立和维持,一般主要依靠相互的“关系”或“感情”,交流简单,联系灵活,一般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过程,具有临时性和可变性。[3]
“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的衔接,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拓展、技能提升、科技研发、企业管理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的行为或过程。[4]其实质是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打破壁垒和分裂,开展合作办学。产教融合是学校与企业双向互动、融合的过程,学校与企业的沟通由单向自发性转变为双向自觉性,具有高度融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
从语义上看,“校企合作”侧重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产教融合”则可以看作“行业”与“教育”行业或系统的结合。“合作”是指双方在同一框架下共同完成内容和任务;而“融合”则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融合,双方关系紧密,甚至融为一体;两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并不相同[5]。
从主体参与程度来看,“校企合作”主要体现的是“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培训等方面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往往因自身需要而成为合作的主动发起者,企业往往是合作的首选合作伙伴。“产教融合”则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将行业的理念、技术、资源融入到学校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师资发展等环节,同时将学校的学生、科研、双创成果带给行业,共享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助力行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校企双方都是合作的主导者,形成发展共同体。
从教学环节来看,校企合作下的学校一般开展“订单培养”、“合作班”、“定向培养”、“企业办班”等,且往往对接某一个企业,其教学标准也仅限于企业的要求。产教融合意义下的学校对接行业统一的要求,教学采用行业和行业标准;实训和实习也强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工作,成为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业水平的依据部分以企业标准来评定。因此,学习和工作是一体的,学做人和学做事是统一的。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具体的、微观的,那么“产教融合”则是宽泛的、宏观的。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学校和企业的主动性,这不仅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也涉及教育组织形态和政策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深化产教融合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问题
1.产教分离的体制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许多职业学校最初都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行创办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行业或企业为了培养所需的人才而创办学校。学校干部由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派出,经费来源由行业主管部门拨款或企业自筹。教师从行业或企业聘请,学生直接在同行业的企业就业。学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产教融合自然密切。当然,当时的职业教育也存在办学不规范、教育质量和水平不高等问题。
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所有职业学校均归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行业纷纷将自己的学校移交给企业办学,企业不再办学。由于缺乏整体、系统的政策供给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中走了一条“弯路”。职业学校的人员、经费、设备全部归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教师全部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虽然教学管理趋于严谨,课堂教学趋于规范,但干部、人事、财力的转移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实际上割裂了学校与企业的天然联系,产教实质性互动逐渐减少。虽然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文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两张皮”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2. 政府部门间缺乏主动协调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许多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际落地,绝大部分都不是任何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为国家政策制定的主体,发展、规划、财政、税务、干部人事等部门应该齐心协力、主动作为,而不是教育部门单打独斗。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恰恰就在于,一些部门、一些地区闹得比较多,干得比较少。一些政府部门对如何发挥引领作用认识不够,实现引领作用的形式和路径随意性较大。在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中,经常“移植”普通教育的管理规范,校企合作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经费投入的引导保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缺乏针对性,导致中央出台的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内在动力
目前,大多数企业处于被动状态,对产教融合缺乏积极性,不太愿意承担职业教育的社会公益责任。“学校热情高涨,企业冷漠”,合作关系多靠个人感情维系。有些企业功利性太强。在合作中,学校向企业的信息流较多,回流到学校的信息较少。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虽然我们正在探索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董事会等,但学校和企业尚未形成伙伴关系,组织职能、组织文化仍需进一步融合。
4. 行业指导专业能力不足
“现代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现代化,这是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行业参与合作办学的核心基础之一。”[6]一方面,受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区域内许多行业组织名存实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行业自身能力有限,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尚不具备像西方国家行会那样制定标准、举办考试、颁发资格证书的权力和能力,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弱。[7]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通过职能转移、授权、委托等方式,支持行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
5.学校内部实力不强
经济与产业结构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因素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职场商务英语,学校自身教育定位较低,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专业设置缺乏与行业发展的主动对接职场商务英语,学校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相对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学校生源贫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教师注重知识传递,忽视职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两面性”关系。在合作中,学校缺乏大学应有的科研深度和学术文化高度,专业水平和技术技能积累不足,尚未建立起校企双方共同尊重的教育规范与标准;技术服务能力薄弱,难以为合作企业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
深化产教融合基本内涵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模式改革的核心。教育与产业只有坚持利益互补、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的思路,坚持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深化[8]。产教融合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深化:
1.推动校企利益融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双方利益,共享共赢是其共同特点。互利互惠使双方从情感机制走向利益机制,确保长期合作和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专业与行业、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改革专业教学,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以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价值。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以方便、高效地选拔学校培养的人才加入企业,为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支持教育发挥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 借助学校资源和政府政策支持,节约成本,开展新产品研发、引进新技术、改造设备技术等,提高综合效益。深化产教融合,要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产学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助力产业建设。
2. 推动校企融合,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学校制度是指学校纪律、校规、班规、学生守则、劳动制度、卫生制度,以及考试规则、休息制度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一般分为规章制度和职责,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工作程序和方法;职责侧重于规范责任、权力和利益的边界和关系。一套科学、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使员工个体活动得以合理开展,成为维护员工共同利益的强制手段。学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学校和企业都是相互学习的,学校教育除了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外,还要将现代企业制度的学习提前渗透到教育内容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将未来的职业要求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产教融合就是将优秀的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推动校企文化融合,为培养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形成的学校价值观、校风、精神追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人生理念的总和,其核心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产业(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理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价值观等,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层面的集体文化。学生在学习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也浸润在企业文化中,培养学生企业精神、企业伦理、企业价值观,更快地熟悉职场情况职场商务英语,为未来做好准备。企业吸收合作学校的价值观、精神追求和科研成果,更新员工知识体系,革新员工思维方式。 通过融合双方的文化理念,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4.推动校企科技融合,实现教育价值与经济社会价值
学校技术成果可以与企业技术相结合。学校技术成果主要是教育科研的产出,如论文、著作、报告、新产品、奖项等;与学校不同的是企业通过技术研发获得现实价值,从而增加利润;产教融合,学校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技术发展趋势,师生科研可以为企业技术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制定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教材、教辅产品,合作制定岗位规范和质量标准等,打造符合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产教融合可以将学校理念层面的技术与企业产品层面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相互转化,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价值。
5.推动校企资源整合,夯实校企合作物质基础
资源整合是校企利益共同体存在的条件,是一方的资源被另一方共享和利用。物质条件是学校综合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学校实训室等相关资源的设置应与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发展方向相一致,学校资源建设应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对接。企业应投入资金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共建和管理教学科研机构、实习实训基地、技术与产品开发中心、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节省投入、优势互补,使学生获得多方位的实践学习体验,提高实践技能;企业员工获得完整、先进的继续教育。
6.推动校企人员融合,提升师生员工专业素质
学校与行业企业在管理层面上组成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人员跨岗任职,在教师层面创造跨岗任职条件,变单项兼职为双向兼职。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员工培训计划,为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等提供服务。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合作,联合招生,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施校企双主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获得企业指导的实践平台,学校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深入企业考察,双方共同推进学生育人融合。[9](作者:李永胜 牛增辉,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李永胜为学校副校长)
参考:
[1]兰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J].教育与职业,2014(23):5-7.
[2]傅炬,孙碧.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世界职教技术,2006(5):22-24.
[3]兰国兴.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6(5):61-63,14.
[4]孔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业教育论坛,2015,(8):62-65。
[5]关丹.“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概念辨析[J].职业教育通讯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2016(15):41-42.
[6]李璐.聚焦高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如何破解融合困惑[N].中国教育报,2014-04-18(7).
[7]何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体制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38-142.
[8] 幸赛鹏,陶梅生.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体系建设研究——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角[J].职业教育论坛,2014(29):4-8.
[9]张万树.产教融合内涵探究[J].辽宁经济,2017(3):56-57.
北京教育杂志社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