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英语讲好非遗?湖南这所学校的示范课不简单
湖南日报5月30日电(全媒体记者 于蓉)当非遗遇上英语教学学英语课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下午,位于长沙市天心区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实验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师吴昕和初中英语教师杨胜兰上了两节生动的示范课给前来观摩的老师们。
本次“初中汇聚,共研发展”联合研学活动由长沙市天心区张军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与天心区周立丹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旨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工作室成员提高教学能力。 活动围绕“三问导学”具身学习模式(即“知道什么、发现什么、解决什么”三个问题导向)让学生逐步从浅层学习跨越到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从项目式特色课程建设和小学衔接教学入手,以课前三个问题、课内三个要素、课后三个反思推进问题导向学习,持续开展小学衔接讨论学校目标、主题和内容。
吴昕以“南通蓝印花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以英语教学为载体如何用英语讲好非遗?湖南这所学校的示范课不简单,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制作和应用学英语课程,让孩子们简单、有逻辑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杨圣兰以“非遗扎染技艺”为内容,以英语教学为载体,探究扎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底蕴,带领孩子们制作扎染作品,引导孩子们分享深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现实意义。
针对同一主题,两节课的教学不仅紧密衔接小学的目标、主题和内容学英语课程,而且以项目化、循序渐进、系列化的方式呈现。 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让大家频频鼓掌。 “教育的各种理想期待和美好愿景,需要在课堂上认真研究、设计、思考、碰撞,促进其生长、开花、结果。” 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刘明东教授对两位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不是告诉,而是发现。” 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于占勇表示,“三问引导”具身学习的内涵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生活、事业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总体目标是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学习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教学质量的飞跃。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实验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毅表示,2021年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牢固树立“爱心学校”。 、有趣、有活力的“教育”。本次活动围绕“三问导学”的具身化学习模式,以课前三问、课中三要素、课后三反思推进问题导向学习,积极推动小学生目标、主题、内容的衔接探索,为区域课程改革创新注入了附中双语的力量。
据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实验学校副书记、副校长王颖介绍,该校以“三问引导”的具身学习理论为基础,打造了“双语攀登”课程,其中包括融合英语的课程、传统文化、劳动、美育。 非遗双语课程让孩子们通过语言学习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学英语课程,呈现中国之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