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0字文章
学习外语离不开扎实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训练。 其中“说”和“写”需要“立即输出”的表现,最能考验学习者的技能。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说”和“写”能力呢? 在日前举行的“2011上海昂立教育新知识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会场上,有英语教学专家指出日常英语口语天天练,书面和口语表达已成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亟待引起重视。 。
读书应该广泛
参与比赛初评的长宁区英语教学研究员陈德江表示,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市近20万名中学生参加,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学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水平。 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高中的要求。 我可以用英语恰当地描述和表达情感,而不是机械地套用格式。 不过,陈德江表示日常英语口语天天练,大部分参赛论文感觉质量还是一般。 对此,陈老师给出了提高英语口语和作文能力的方法。
-必须有语言积累。 口语和写作都是语言的输出。 如果你读书不多,你就无法积累知识,也无法用恰当的句子来表达你的想法。 阅读是广义的,包括看英语电视和电影、听外语广播。
- 读写结合,敢于自由写作,注重老师对日常英语作文的批改。
——按照上海目前“二次课改”的要求中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0字文章,高中毕业生的阅读量约为56万至60万字。 以此推算日常英语口语天天练,每学年的阅读量应该接近5万字。 这意味着,除寒暑假和节假日外,中学生每天至少应该阅读一篇300字的英语文章。
参与口语交流活动
决赛评委、黄浦区英语特教魏梦勋表示,虽然是作文比赛,但在决赛中,每位选手都要写一篇口语作文。 虽然大家的表现总体都还不错,但这毕竟是一场针对“优秀”学生的比赛。 从日常教学看来,教师仍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练习口语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魏老师向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课堂教学中交际情境的创设是语言交际的关键。 教师如何创造近乎自然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热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主题讨论、辩论或集体解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口语交流活动,边学边用,边学边用。
●课堂交流中的假设情景普遍缺乏真实性。 再加上学生和教师语言水平的限制,学生在功能选择和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那么,如何让学生获得系统、准确的信息呢? 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口语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口语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运用,提高英语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如今,学生口语英语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英语课本,如网络、音像资料、媒体等,以及与外国人的直接交流。 这些都是学生练习口语的绝佳机会。 教师应利用这些资源日常英语口语天天练,将其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可以加速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本报记者 王伟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