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置英语阅读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感谢您关注“永达英语”!
有效设置英语阅读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楚文秀刘洪刚
摘要:本研究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目标为指导,基于安德森问题分类法,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课正文1-5阅读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外研究版。 通过对两版教材阅读问题的比较,进行分类比较,帮助教师认识到设置深度问题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研究发现,两版教材的阅读题中,回忆型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理解型和分析型题,创意型、评价型和应用题占比最高。类型的问题相对较低。 因此,教师可以在保留教材阅读题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设置一些深入有效的评价性、应用性、创造性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材分析; 问题分类; 思维能力
一、简介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深入英语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梅德明、王强(2018)指出,“语言技能是课程内容的第五要素,包括听、说、读、看、写五项技能。学生从课文中获得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和观点是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其中,英语阅读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林文思(2017)也强调,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照搬课本内容,讲解的知识点支离破碎。 教师需要有效地分析课本。 二次开发。 胡明珠(2018)指出,许多高中英语教师更注重语言知识,忽视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学生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低、思维水平浅等问题。 此外,也有一批学者强调,设置有效的英语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此外,Anderson(2009)根据Bloom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的认知目标,将问题分为回忆和记忆两类。 题型分为阅读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评价型和创意型六种类型,在国内阅读问题分类研究中应用较多。 郑力(2013)也指出,好的英语问题能够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效率,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教材内容,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李惠英(2017)也强调,合理、科学的提问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因此,基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设置有效问题的必要性,教师需要深入解读英语阅读文本,认真分析英语阅读问题的设计,适当补充有效的深度问题。 本研究依托安德森修正题型分类法,作者对人教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必修1-5篇正文的阅读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使教师能够向他们学习教科书上的问题。 统筹全局,及时调整或补充深层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于1956年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将其分为三类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进一步分为六个不同层次:记忆/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Anderson et al (2001) 重新定义了上述六类认知过程,其中,recall/memory 强调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如英语单词的正确拼写; 理解强调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概念知识是理解的基础; 应用强调运用获得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这与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 分析强调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注意材料的各个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评价强调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 创作强调各种元素的组合,形成一个连贯的功能整体,要求学生结合过去的经验创造新的内容。 Anderson(2009)根据Bloom对学习目标的分类将问题分为回忆/记忆问题、理解问题、应用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和创造性问题。 广泛,详见表2.1。 此外,国内学者刘指导(2017)基于英语课程标准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体分析了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地理谜题的文章题设计。湖北五中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发现其中记忆题、理解题、应用题和分析题较多。 刘桂章(2015)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三个单元阅读文本中的27个问题进行了归类,并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创造性题比理解分析题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口语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传递知识,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可见,对教材阅读问题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分析,对于英语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表 2.1 详细说明了 Bloom 的问题分类。
三、研究设计过程
本文基于Anderson(2009)修订的问题分类法,对人教版和外研版英语必修1-5课本正文阅读后的问题进行具体分类分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中阅读题的设置为教师补充有效的深度阅读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也使教师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必须考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笔者首先仔细阅读了高中PEP版和国外研究版的正文阅读题,得知PEP版的题目主要在理解部分,国外研究版的题目主要在理解部分。词汇和阅读部分。 另外,这部分题型也按照上述题型分类方法进行了具体分类。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对两版教材的正文阅读题进行分类时,都会采用连线题、判断题、填空题、填空题等方式。 由排序等多个小项组成的问题视为一个问题,问答题下方的多个小问题英语对应的多个问题。 比如看完第二单元正文后,第一题中的多项判断题视为英语题,第三题问答题下有两道小问答视为两道题。 10 页。 另外,有些题型在具体分类中涉及多个类别。 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本题归为更深层次的题类。 具体来说,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第4单元正文阅读后出题为例,大家可以参考教材第27页。 其中,第一题为记忆型题,如The chickens didn't eat because and students are passed already read the original text, they can direct option C they were nerve, 第二题也是一个记忆型题,找出时间和发生了什么,第三题是理解题,总结段落的大意,第四题是解读标题,让读者尝试给另一个标题定个标题文本。 最后分出创意题,因为对原题的解读是为下一步学生自己构造新题做铺垫。 面试,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思考面试问题,从而有效输出和创造,将分散的知识点以面试的形式整合为一个整体。 笔者通过对人教版和外研版必修1-5正文的阅读题进行分类,进行了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笔者根据安德森(2009)修订的问题分类法,对两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5正文正文阅读下的题目进行梳理分析。
(一)笔者对人教高中英语必修课正文1-5的阅读量进行了整理。 详情如下所示:
从表4.1.1可以看出,在人教版高中英语1-5级教材的正文阅读题中,回忆题最多,占43.33%; 其次是理解题和分析题,分别占23.90%和21.11%; 创意题和评价题相对较少,分别占9.44%和2.22%;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正文阅读题中应用题为0%。 由此可见,教材在设置阅读题时,以回忆型题居多,其次是理解型和分析型题,其他三类题相对较少或没有。 这一发现与 Liu Guizhang(2015)的发现相似。 该学者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北京师范大学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部分单元进行了分类,发现教材中的阅读题设置中包含了回忆式题型。 此外,刘指导(2017)在对人教版高中英语课的研究中也发现,阅读课上的回忆类问题大多质量不高,学生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 题目过多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在Anderson(2009)修订的问题分类法中,回忆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检索和记忆能力,而理解题主要采用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理、比较、解释等形式来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分析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提取、理解和分析能力,但创造性、评价和应用型问题相对较少,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主动创造和建构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因此,总体而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在保留教材中问题的同时,改编或设置一些激发学生深刻理解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笔者整理了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1-5的主要课文阅读量,具体如下:
从表4.2.1可以看出,在国外研究版高中英语必修1-5课本的正文阅读题中,回忆题最多,占74.31%; 其次是理解题和分析题,分别占11.46%和9.49%; 评价类、创意类和应用类题相对较少,分别占2.37%、1.58%和0.79%,应用类题几乎没有。 所以总的来说,高中英语必修1-5教材外研版的主要课文阅读题还是以回忆为主,其次是理解和应用题,其他三类较少,可见外研版课本阅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提炼和长期记忆能力,也设置一定的理解和应用题,考核和培养学生的解释、归纳、推理、比较、归因等能力; 但评价、应用等题型和创造性题型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评价事实、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也就是说,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长远发展。 另外,笔者在阅读高中英语教材国外研究版的正文阅读题时,也发现大部分的正文阅读题都是回忆型题。 由于阅读和词汇是一个整体,所以在阅读正文的时候会有词汇方面的问题。 但是,大部分阅读题还是设置得太肤浅了。 虽然可以减轻学生做题时的压力,但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因此,教师在出题时也需要考虑评价型、创意型、应用型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文章的写作意图和性格进行评价和分析,学生还可以设计海报、做访谈、收集课外和文章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讨论等。
(3)笔者对高中英语必修1-5主课文两个版本的阅读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从表4.3.1可以看出,从占比来看,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课正文1-5中的回忆类题在六种题型中占比较高,达到74.31%。 六大题型在教材中的占比较高,达到43.33%。 理解型题占23.9%,国外研究版占11.46%。 各题型占比均低于回忆型题型,但高于其他四种题型; PEP版本的问题比例最低; PEP版中分析题和创造性题的比例高于国外研究版; 另外PEP版和国外research版的评价题在各自的题型上都比较高。 这几道题占比相近,分别为2.22%和2.37%有效设置英语阅读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各自正文的阅读中对这类题的设置较少。 总体来说,国外research版的记忆类题占比高于PEP版,PEP版的理解、分析、创意题占比高于国外research版。 比例差别不大。 笔者认为,这与阅读课文的难度有关。 难读课文比易读课文更容易挖掘深层信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体而言,两版教材的正文阅读题侧重于测试学生的信息检索和记忆能力,这些概念性基础知识为学生分析和解决深层次问题打下基础,但很少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力 应用、评估和创造技能。
田新玲(2018)从课文长度、生词对比、句法复杂度三个维度比较了英语必修3单元5人教版和外研版的阅读难度,发现人教版高于外研版。 研究版,易读性低于国外研究版。 洪凌(2015)对人教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课1-5的阅读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人教版更注重阅读理解的练习。活动设计,而国外研究版更侧重于词汇和短语,通常以选择和填空的形式测试对词义的理解; 前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后者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郑力(2013)指出,教师可以从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资源的角度设计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确立阅读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合作者。 人物,充分挖掘文本信息,在文本难点和空格处设置疑点等。因此,在以教材阅读题为基础,结合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后,教师可以借鉴其他版本的出题方法。比如学习国外研究版教材的出题方法,测试学生在阅读中的基本词汇知识,也可以详细讨论一下人教版的阅读理解型的出题方式,比如如总结文章的主要思想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对比或解释文章的内容。 从回忆型问题到创造型问题,正文阅读问题的设置总体上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此外,教师在英语阅读中应多考虑评价型、应用型和创意型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如课文故事的真实性、评价等。文本中的字符。 学生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设计,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结语
根据Anderson(2009)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作者对人教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课正文1-5的阅读问题进行了分类。 题型占比最高,其次是理解型题、分析型题、创意型题和评价型题,应用型题占比最低。 回忆型题主要考察学生提取和记忆文本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水平,在英语阅读课文中,设置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回忆式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英语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理解型和分析型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背景知识储备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与回忆型题相比,这类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而梅德明、王强(2018)在探讨如何提高思维水平时,强调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法等思维训练方法。 因此,理解分析题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题目难度较大。 创意类、评价类、应用类题占比偏低,主要是此类题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素质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认知能力。 . 如果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那么学生可能缺乏处理一些要求更高、更开放的创造性、评价和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 充满自信和热情的英语。
国外研究版和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在阅读题设计中,设置的大多是回忆题。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信息提取等语言基础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深入解读课文信息和阅读题后,设计与课文材料相关的分析题、创意题或应用题,注意课文中的难点内容。 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尝试评价人物形象,讨论事件的利弊和因果问题,并给出建议。 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文章的结构。 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机会,教学生阅读课文和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小组。 课后积极讨论,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到课堂活动中,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有效传递知识。 另外,教材阅读课文的问题设置一般遵循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中的问题设置和处理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先提炼出表面信息,然后针对课文的难点设置问题,或播放一些与阅读主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提炼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以现有经验为基础,通过阅读真正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要考虑学生目前的水平和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建构新知识。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阅读课文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多设置有深度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在详细分析某单元正文的阅读问题后,利用上述问题分类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独立思考或同事交流等方式,增加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探讨应用型、评价型和创新型问题的设置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对比借鉴其他英语教材的阅读题型,帮助教师优化阅读题型设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注: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综合改革项目——学科教学(英语)子课题“中学英语教学研究设计”(No.JSGG14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
[1] Anderson, LW, Krathwohl, DR, Airasian, PW, Cruikshank, KA, Mayer, RE, Pintrich, PR, Raths, J. & Wittrock, MC 用于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法:布鲁姆分类法的修订版教育目标[M]. 纽约:朗文出版社,2001 年。
[2] 洪玲. 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比较分析——以人教版与外研版为例[J]. 亚太教育, 2015(30).
[3] 胡明珠. 以思维品质为目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J]. 教学与管理, 2018(36).
[4] 李惠英.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 英语教师, 2017(23).
[5] 林文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问题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7).
[6] 刘桂章. 基于课本文本的有效问题设计对高中生口语英语能力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英语基础教育,2015(2)。
[7] 刘指导. 基于问题设计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8] 洛林·安德森。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角下的学与教及其评价(完整版)(修订版)[M]. 姜小平、张琴梅、罗晶晶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 梅德明,王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 田新玲. 人教版与外研社英语必修课第3单元5课文阅读难度对比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
[11] 郑力.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13(12).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英语阅读问题的有效设计
楚文秀刘洪刚
摘要: 基于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和安德森问题分类法,对比分析人教版和外研社高中英语教材1-5阅读问题。 教学目的在于认识到设计高层次阅读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结果表明,两版教材中记忆题占比最大,理解和分析题次之,创造、评价和应用题占比较低。 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英语课本中的阅读题,更要有效地设计出更高层次的阅读题,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材分析; 问题分类;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