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或者 “假装学英语”?谈下少儿英语价值1000亿大蛋糕
互联网行业有很多季节性的发展机会,暑假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亿万用户进入下班状态,全国总时间这一重要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不少创业者希望发起一波“暑假攻势”,在行业竞争中取胜。
在具有独特用户属性的“暑假经济”中,在线教育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个寄托着父母无限期待的产业,在消费升级和知识变现的大环境下蓬勃发展学英语需要多少钱,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雄心勃勃的创业公司。
然而学英语需要多少钱,深入了解这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后,发现主流的产品形态似乎并没有解决核心用户的实际需求,甚至曲解用户需求,而Magic等二线在线教育产品耳朵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K12领域真的很难出爆款吗?
虽然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关键词同样是“知识”,但与知识付费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解决80后、90后夫妻的“新中产焦虑”,还要解构一个现状几十年来一直很稳定。 操作系统的传统行业。
要求高,准入门槛高。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尽管K12领域在2017年一季度就完成了62笔一级市场投资,总投资超过30亿元,但谈起这个行业,人们依然只能指New东方,学习与思考。 以这样的传统巨头为例——严格来说,都是诞生于web2.0时期。
这是行业的遗憾,也是行业的机遇。 魔耳入行后也有过这样的思考,发现了少儿英语领域内在业务框架的几个缺陷:
首先,产业发展规模超出产业基础,“外教”等核心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其次,产品形态并未脱离“金钱换资源”的传统,不平等的个体情况只能在网上重现“学区房困境”; 另外,虽然K12学龄儿童是主要的用户群体,但由于真正带来收入的是家长,所以产品往往会优先满足家长的需求,而真正需要产品效果的群体则不然。 得到足够的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魔耳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一,他们希望在尽可能保证外教教学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消费者的支付成本,优化配置本就稀缺的核心资源; 第二,他们想把产品需求的核心放在用户身上,而不仅仅是满足消费体验。
资源突破:互联网先天优势
在魔耳朵的愿景中学英语需要多少钱,外教是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的“核心资源”,但同时也是稀缺资源。 80%的家长都在争抢只占20%的好老师,这必然导致外教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不到保障。
造成目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市场超过产业基地的发展速度。 早在2016年底,相关行业媒体就将K12领域定义为一个规模超5000亿的巨大市场。 当时,适龄儿童在线教育应用占比不足10%,发展空间巨大。 经过半年的发酵,资本市场也在意料之中迅速发酵。 VIPKID、哒哒英语、魔耳朵等行业明星开始涌现。 主要产品形式是“外教一对一教学”,甚至采取固定外教的方式,从绝对值上看,明显增加了外教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知识付费”消费观念的形成速度。 在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的日子里,Get、知乎、分答等现象级产品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中产品味的代表; 微博、今日头条、搜狗、百度等“素人玩家”也纷纷进军知识问答领域,让知识付费成为全民话题。 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为在线教育服务付费已经成为一种自发的日常消费行为。
基于这样的背景,魔耳外教有了新的认识:一对一教学、固定外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稀缺问题,甚至会加剧资源紧缺的现状,让消费者“涨价”和“接受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外教”两种选择;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外教为“可再生”资源,就能从根本上摆脱资源困境。
因此,魔耳以打破传统框架的思路,非主流将产品形态构建在“小班教学”模式之上,即通过数位消费者的分摊,优质外教的使用成本被尽可能地减少。 同时,以“小班授课”模式的形成为契机,将原有的“招用即用”外教选材模式演变为“招—训—试讲—授课”的完整流程,为所有外教定制为期两周的培训。 强化培训班开启了外教标准化批量生产。
共享、挖掘资源、规范流程是互联网行业的先天优势,也是在线教育创业者最有效的武器。
正视核心:满足真实的产品需求
从市场份额、融资金额等标准来看,一对一教学无疑是目前行业的主流选择,但魔耳认为,一对一教学绝不是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因为一对一教学满足的是消费体验,而不是真正的产品需求。
逻辑有点绕,但在线少儿教育确实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真正付费的人不会使用产品,使用产品的人缺乏足够的表达能力来反馈产品效果,这在选择产品时也很重要。 缺乏声音。
因此,在“专属服务”光环的背后,一对一教学其实也有很多常被忽视的缺点:
外教,这种教学模式将不适合零基础的孩子。 前三班完全处于懵懂状态。 幼儿互动模仿学习,进入状态;
其次,5岁的孩子和30岁的成年人之间始终存在代沟,新鲜感消退后有效的沟通很少。 在这种强制条件下发生的社交行为(毕竟语言学习更多的是交流“学英语”或者 “假装学英语”?谈下少儿英语价值1000亿大蛋糕,而交流是社交最基本的形式),消耗很多孩子的精力和耐心;
最重要的是缺少与同学的交流,而小组环境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一对一适合成人靠技巧来学习,但学习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靠模仿、理解、交流,让孩子明白这是一门有效的知识,马上就能学会。 一对一完全违背了正常的语言学习规律,照搬了传统思维下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在这样的行业现状下,小班课既是同质化市场环境下差异化竞争的筹码,也是他们完成“弯道超车”的关键。
小班化的“同伴效应”是弯道超车过程中的重油门:魔耳朵试图将教育还原为“师生互动+同伴互动”的模式,围绕五个环节展开:启发、模仿、竞赛、协作、实践 进行课堂设计,已开发互动课件60余套,每月持续更新。
“开班人数”是小班教育的核心定位:在传统班级教学中,每位老师真正能够关注的人数不超过7人,超过7人的班级更多依赖孩子的自觉性,而传统思维的接下来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教学时间平分,这显然是很不专业的。 魔耳的解决方案是将小班人数控制在4-5人之间,同时利用每日跟读的训练营设计,实现听力的短期高频语言教学环境学英语需要多少钱,口语、阅读和写作。
市场选择才刚刚开始
有人说用户是最好的产品经理。 这句话其实可以解释为什么K12领域“难出爆款”:当产品无限满足“伪用户需求”时,就会错误定位产品的核心用户。 也自然为整个行业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虽然市场会因为思维惯性而表现出明显的产品形态偏好,但行业真正的落脚点是满足核心需求,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 Magic Ears 将赌注在未来。
“我们可能很少被这个行业的惯例和大家认为商业应该这么玩的规章制度所束缚,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更加大胆。” 魔耳创始人金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从ofo到摩拜,从小米到苹果,从微博到微信,无数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消费者和创业者的双向选择。 ,而魔耳和K12的市场选择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