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中英教学对比引发的中西教育利弊之辩

时间:2023-10-17 15:42:23 阅读: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英国学生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中国学生是我们孩子未来的职场竞争者。” 不久前,BBC(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国学校》引发中英两国对各自教育制度的热议和反思。 影片中的这段话展现了BBC制作这部影片的初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教育界和一些观察家对中英人才培养差异的看法。

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因中国学生在国际考试中的优异表现而受到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关注。 然而,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是世界一流的吗? 中西教学模式的比较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西方国家对中国基础教育“印象深刻”

去年10月,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与BBC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引起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李爱云的关注。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一,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打算做一个中国式教育的研究项目,并与BBC合作制作一部纪录片。” 江苏省特聘英语教师李爱云入选该项目。

“BBC多次强调,希望我在英国教书时能够使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李爱云说,教学对象是50名初中三年级的英国孩子。 他们来自英国汉普郡一所非常好的公立中学——博汉特中学。

纪录片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 影片最初展现了英国学生因不适应中国教学方式而聊天、逃课、泡茶等行为。 在实验的最后一周,英国学生和中国老师逐渐相互了解。 一个月后的测试结果显示一场中英教学对比引发的中西教育利弊之辩,“中式教育”班学生三科考试成绩均高于“英式教育”班学生,数学平均分超过十分更高。

李爱云表示,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充满矛盾和碰撞,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英教育的差异,值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中国孩子更勤奋,目标更明确。英国孩子认为成绩不那么重要,更注重课外活动,动手能力和应对能力较强,尤其是演讲能力非常好。”

李爱云表示,纪录片中展现的只是拍摄者脑海中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与真实的语文教育有所不同。 有专家认为,这部纪录片虽然不能客观地呈现中英文教学的差异,但它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讨论。

BBC为何将镜头聚焦中国基础教育?

这要从一项名为 PISA 的测试开始。 自2000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三年举办一次PISA测试,评估15岁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结果用于帮助各国了解学生在教学质量最好、进步最快的教育系统中的表现。 表现情况。

在2009年、2012年连续两次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素养科目在60多个参赛国家(地区)中名列第一。 英国没有学科进入前20名。

对此,杭州时代小学校长、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唐才斌表示,这确实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 中国获得2020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主办权。 这是数学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从某个方面体现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

但国内外一些教学专家认为,PISA测试的结果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_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_英语教法与学法有哪些

争论仍在继续,但面对表现下滑,英国等国家已开始重新思考其教育模式。

2014年2月,英国教育大臣率英国教育代表团来上海“汲取经验”,走访上海多所中小学,调研数学教育经验。 此后,英国教育部与上海互派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分享教学经验等相关合作。

2015年2月,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达成协议,将汉语教材《一课一练》引进英国。

单一评价机制与多重评价机制的异同

英国正在重新考虑其教育模式。 那么,中国模式是否可以借鉴呢? 中西教育模式有何差异?

一些曾在西方国家交流学习的师生表示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中西方在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管理:中国的课堂一般有四十名以上的学生,对课堂秩序和纪律有严格的要求; 而英国则是小班授课,课堂管理灵活,不需要统一。

——教学方式:中国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老师向全班同学授课。 教学模式比较统一。 老师以黑板为主,学生以记笔记为主,偶尔有师生互动。 英国实行差异化教学,不统一教材,老师为学生设计每堂课的学习内容,每堂课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班。

——师生关系:在中国,教师被视为权威,知识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获得的。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不同; 英国老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机会。 知识依赖于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教师只是促进者和引导者。 英国学生也更喜欢质疑和挑战他们的老师。

然而,在这些表面差异的背后,却是中西方不同国情和文化所产生的不同教育理念。

在中国,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他一边与弟子交谈,一边向弟子们传授知识,留下了许多经典语录。 随后的发展逐渐使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权威,教育方式演变为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路表示:“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这也导致了大班教学和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

也有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以考试为主,导致教学方式以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教材规范,师资专业,标准高,要求严,对学生控制力强。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_英语教法与学法有哪些_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记者采访了解到,英国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化。 有压力较小、相对不太注重成绩的公立学校,也有注重学业成绩和入学率的私立学校。 从事海外教育的英国百福集团首席执行官马良表示,英国私立学校对继续教育的追求与中国学校没有太大区别。

在英国读中学的夏雪表示,公立学校学生学习的时间确实更短、更轻松,但在私立学校,“虽然名义上上课时间差不多,但很多私立学校都是寄宿制” 。 他们放学后都聚集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

由于学费高昂,私立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精英阶层的后裔。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的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机会要小得多。 大学毕业后,他们的收入和阶层很快就会与名校学生产生差距。 因此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有人认为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英国轻松愉快的教育客观上造成了阶级固化。

“文武一号”包含在内

教育界普遍认为,中国式教育下,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应用能力欠缺; 西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知识储备相对薄弱。

在西方重新思考其教育模式的同时,中国教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学科教育往往是机器式的、死记硬背的,扼杀了学习中应有的乐趣。”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尹飞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明表示:“我们的孩子起步快,但后劲不足。比如奥数成绩好的孩子一开始以后不会学习数学,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兴趣。”

近日,一封《父亲写给考上北大儿子的信》在网上流传,讲述了一名宁波学生考入北大化学学院的艰辛历程。 由于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名学生决心通过化学竞赛,考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尽管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北大同意降低录取分数线,但仍然遇到了“如果高考拿不到高分,就不一定能进入化学学院”的无奈。 ” 幸运的是,这位学生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然而更多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幸运,不得不为了考试成绩而放弃自己的兴趣。

教育界分析人士指出,教学比较引发的中西教育优劣之争,并不是比较谁更好,而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发现彼此的长处、弥补不足。自己的缺点是为了下一代的利益。 更好的一代人可以获得知识和文明的启蒙。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深造的重要参考”。 这是为了鼓励学生超越“题山”,培养更多的技能。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的改革也将倒逼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 “随着高考制度的积极变化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越来越注重测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育方法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国教育中。” 南京中华中学英语老师张悦说。

“东西方教育各有优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世界未来的需求,融合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的精髓,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郭敬明说。 (记者王菲菲、袁俊宝、周锐、凌俊辉、赵万伟、于晶晶)

猜你喜欢

“语言阶梯”政策优化教育方式

如何将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言教育政策转化到课堂中?“语言阶梯”的第一步就是用学生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多语言的“语言阶梯”以理解为核心思想,坚持使用熟悉的语言来教授不熟悉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此外,设计和引入“语言阶梯”可以支持政策制定者和具体从业者在各自的背景下解决多语言教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将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引入课堂也是可能的,可以先通过口语教学的方式展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