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附中名师点评2020年成都中考
2020年成都中考延期一个月后,终于落下帷幕。那么今年的中考题型有什么特点呢?有多难?对明年备考的考生有什么启示?一起来看看川大附中的名师们对成都中考试卷的点评吧。
语言:守正推陈出新彰显成都文化
名师点评:季立荣,武侯区学科带头人,武侯区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武侯区智慧教育种子教师,武侯区科研骨干教师。
成都华文中考一直坚持“两考合一,素养立意”。从命题的形式结构看,语文试题稳定连续,过渡自然,推陈出新,稳中有变。
一、突出重点,突出浓郁的成都文化
2020年中考命题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古籍考察了经典《北方的鱼》和《马的故事》。说明文需要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等。同时,考题再次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如《墨客潭,消失的仙女湖》、《穿越墨客潭》、杨廷和首席助理的《重建杜工布草堂》等。明代何满子《人物》的《成都卖水》,选材以成都文化为主成都英语学习,
2、理性思考,提高学科思维质量
2020年中考试题以“知与思”的建构与表达为主,重点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科素养为基础,聚焦学科知识和能力点,关注能力层次。
语言运用问题需要根据媒体的评论对作文题目进行评论,这本身就需要丰富的学术素养。“出发”或“到达”的作文题目始终保持着一种亲近与开放、宏大与哲思、简洁与深刻的作文风格成都英语学习,为考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思索和发言空间。可以说,它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可以写出自己在出发或到达时经历的曲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感悟。也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双线结构,
2020年成都中文中学试卷可以说是对学科能力的准确把握,对学科问题的准确捕捉,也是成都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倡导者。
数学:推陈出新体现课改理念
名师点评:数学备课组组长陈勇多次为全区教师上示范课
2020年中考考生相比往年推迟了很多。因为新冠病毒疫情,九年级下学期只有100天的学习时间。因此,这次中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熟练运用的考察,更是对学生意志的考验。
本次A部分的难度与前几部分大致相同。考试A的数学重点是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圆、统计和概率。考试的热点是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本次考试第18题成都电视台《339》测量身高的问题,需要将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三角函数问题来解决。19题题型与往年基本相同。第一题是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第二题是函数背景下的面积题。第20题比较难,
B部分的考试知识比较灵活。第21、22题分别是代数求值和求根的判别题,第23题是正多边形和圆的正则性。学生只需仔细阅读题目,一步步深思熟虑即可。容易得分,第24题是反比例函数题,因为需要自己画图,需要较高的能力。25题是运动过程中最难的一题。第 27 题是一道几何题。中考几何基本全等和相似。第27题第一题是找角度,第二题和第三题equal是考察相似度,尤其是第二题中线段乘积的问题。通过线段之间的关系,将其还原为特定的三角形,找到相似度来解决问题。第28题第二题在知识考量上比较灵活,要求学生先把面积比换算成线段比,最后做平行线求解。要求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按比例划分线段。最后通过制作平行线来解决它。要求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按比例划分线段。最后通过制作平行线来解决它。要求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按比例划分线段。
总的来说,从今年中考数学命题来看,今年中考命题还是在变中求变,在变中求创新。试题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发展。试卷结构在难度和难易度方面合理,尽可能适合大多数考生。
英语:从A卷阅读部分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名师点评:成都英语骨干教师、武侯区英语学科导师、四川省周力名师工作室成员唐糖
要想在中考英语中拿到高分,A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从A卷的分数比和难度系数来看,A卷的最后50分纸张尤为重要。题型方面,A卷后50分有两种题型: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但是从分值上来说,除了完整B类的51-60,每道小题都是一分,其余20道选项都是每道2分。高分对于控制这50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生对本节涉及的题型和段落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归纳出题意的能力;是否有细致、严谨的细题作答习惯川大附中名师点评2020年成都中考,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在A卷中拿到高分。这会影响整篇AB组合试卷的总分。所谓:读书得高分!这部分非常重要。解析刚刚发布的2020年成都中考英语A卷阅读话语,文体多样,主题丰富,话题设计巧妙,文化底蕴深厚,时事热点丰富,话题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有思想,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可供参考。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Cloze Part A,题目是关于扫描指纹支付账单,科技改变生活,也就是二维码识别,人脸识别之后,指纹识别新技术无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美好的体验。非常方便。在Cloze的B章中,题目是买鹦鹉的人按照他认为鹦鹉喜欢的方式饲养鹦鹉,却忽略了鹦鹉最本质的需求,最终导致鹦鹉饿死。阅读理解判断真假。以疫情防控为题。选材题型设计图文并茂,创意十足。选择国际品牌更换标识的机智做法,提醒人们“疫情不分国界,有社交距离”的道理。阅读理解A部分成都英语学习,通过对《春夜喜雨》诗的赏析 诗人杜甫在定居成都时所写,感受春夜雨润万物的诗意之美。试题中很难判断《春夜喜雨》的诗韵和修辞技巧。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B,通过美食杂志编辑致读者的一封信,以及目录复习,不仅考察学生阅读实用课文的能力,还通过考试来检验老师是否复习了题目?是否训练了学生获取详细信息的能力?是否训练了为学生筛选、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你是否坚持培养学生的 平时教学中的猜测能力?学生是否接受过整合和传递文本信息的培训?是否训练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鉴于此,学生可以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A-book阅读能力:
1、理解中心思想和大意;
2、了解文章的具体信息(包括图文转换和文字转换);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 判断、提炼、归纳、推断信息;5.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挖掘其人文内涵、情感态度。
6.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文字描述做出准确合理的猜测;7、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理清段落观点,熟悉题型,准确理解句意,灵活运用阅读策略,抓住重点词句,正确判断和选择。
物理:稳中求新,综合考察
点评名师:备课组长戴亚秋武侯区论文一等奖成都市论文二等奖获得者
今年的成都物理中考“以课标为纲成都英语学习,以教材为本”。各题型均实行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现了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考试内容坚持学科素养导向,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适度难易,保持稳定。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和应用;重视考察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是否掌握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今年物理AB卷各有优势:
1、A卷贴近生活,题型正常,难度适中
整套A卷题型正常,难度和以前一样,范围和往年相差不大。对于努力学习的考生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困难。一如既往,一些话题加入了一些时事新闻,如“人工智能”、“超导体”、“海斗一号”、“北斗系统”等,反映了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成都中考趋势的一个命题。物理本身来源于生活。考生可以尝试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更好地将物理学应用到生活中。
2、B卷选择题回归正常状态,大题难度有所增加
今年的物理B卷选择题恢复正常,还是以前的模式,重点是能量转换、光学原理、状态变化、简单机械和动态电路。题目的难度也比较保守,所以可以预见,成绩中上的同学应该会拿到不少分。不过与去年相比,B6综合题的难度略有增加。看到电气题,第一眼就觉得眼熟。事实上,今年的电气题是根据平时的油量计练习题改编而来的。都是对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理解能力的深入考验。但是除了第一道小题,后面三道题的思考难度都比较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即使是成绩优异的同学,这道题也不会简单。今年B7大结局的难度和去年一样。依旧是压力和浮力的结合,计算量不大,所以从心理上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压力。
化学:贴近生活,重视实验,探究和思辨
评名师:徐兵 武侯区初中化学专家组成员 全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总体评价:试题属于普通难度,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思路,增加了化学实验的权重。
1. 试题涵盖知识面广,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
基础题、思维题、难点题依然采用7:2:1的比例。试题侧重于生活中对化学的理解和化学实验的原理,这也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所期望的方式。只是有些知识的呈现略有变化,比如化肥的解法和知识从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都在正常处理范围内。
2.与川大附中的模拟题相比,选择题中的大部分知识点是一致的,化学实验部分有所加强。川大附中预测的第15、16题与中考题型非常相似(插图)。这里可以展示一下川大附中化学组在中考方面的研究情况。
3、第17、18题也和预测题完全相似。川大附中近两年专项研究(徐兵老师、夏树杰老师牵头研究中考17、18题),多次进行公开课示范武侯区和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4.今年第19题难度加大,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得到考察。它需要强大的想象力才能很好地完成它。一共13分,6分是比较基础的问题,4分是中级问题,3分是高级问题。对学生还是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开放,对优秀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歧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测试。
5.明年期中考题预测
(1) 更加注重化学实验部分,不再是原来的再现,而是考察组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第19题已经连续5年出现在数字化学中,明年可能会有所变化。方向为信息类的化工或化工过程分析(参考近两年北京、广州中考难题)
(3)仍然重视基础性、常规性的骨干知识,但会用更加多元化的检验手段进行创新和变革。
(4)突出学科思维: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平时的教学和各种考试都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川大附中校长李晓燕认为,各学科骨干教师对2020年期中考题的敏感、直觉和及时深入研究,充分体现了高附中研究型的文化特色。四川大学附属学校教师。川大附中在“立德树人,践行两个责任”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了阳光生命课程体系,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中延续了20余年。实践核心问题,全面发展,善于研究,实现课程,课堂、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和互动。川大附中以“研究型教师”培养“研究型学生”,高水平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