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陈氏兄弟其人其事(63)人间晚晴
虽然陈立夫提出祖国和平统一的倡议遭到台湾当局的拒绝,但他没有灰心,这个倔强的老人继续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密切关注大陆的建设发展,广泛加强同大陆各方面的联系。
陈立夫几十年前就离开家乡国民党陈氏兄弟其人其事(63)人间晚晴,在美国生活了20年,但他的家乡情怀依旧,他的腔调没有变,说话还是带着浓重的湖州腔。
和陈立夫一起来台的湖州老友们,也陆续去世了。陈立夫在台湾很难再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感觉家乡仿佛远在天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对家乡的牵挂也越来越浓。
1990年5月,“海峡两岸书画展”在陈立夫夫妇的家乡湖州市铁福寺举行,陈立夫得知这个消息,高兴极了。
陈立夫旧照来源于网络
为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夫妇俩曾将自己的书画作品寄给湖州有关部门,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陈立夫写道:
大勇出自大智,追求智慧本就是追求仁爱;不惑、不忧、不惧,全赖不懈怠的真诚。
孙鲁清画了一幅山水画,笔法精练,意蕴深远,上面有陈立夫的题词:
古刹掩映深山,瀑布轰鸣如雷。
这些诗歌、画作和书法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1988年8月,由陈立夫主持的台湾中西医结合研究推进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提出:
“内地非常重视中西医药的研究和发展,为了了解情况,我们计划组织代表团前往参观学习。”
1989年3月,台北市中医药学会首次组团赴大陆考察。行前,陈立夫亲自起草考察提纲,高度评价大陆中医药界,认为“中医药的推广是共同努力,患难与共,众志成城”。这次58人的台湾中医药代表团赴大陆,标志着两岸文化交流真正运作的开始。
同年秋,以陈立夫为首的台湾孔孟学会派代表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陈立夫还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儒学与台湾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论文。
1991年1月5日,中国现象学中医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深圳召开,研究探讨自然疗法的探索与发展等问题。陈立夫原定出席会议,后因种种原因未能亲自出席,但他向大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表达了对中医不断发展的期盼和对祖国大陆的向往。
1991年4月1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张仲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南阳开幕。陈立夫向大会寄来了自己经过多年研究撰写的论文,并在信中说:“中西医在大陆必将并驾齐驱,再过几年,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世界医学,集传统与现代之长于一身,造福人类,功德无量。”
陈立夫还将自己的手稿寄送到湖北省洪湖市“名人典藏馆”,向南京中医药大学捐赠书法,与众多大陆文人学者交换诗词词赋,增进了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
1991年,大陆举行大型活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陈立夫感慨万千,他亲手向大陆寄来一面横幅,上面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
“凡是符合天理、人性、世界潮流、人民需要的事情,只要有远见,有决心,就能实现。”
在陈立夫看来,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顺应自然规律、顺应人性、满足人民需要、顺应世界潮流而取得的。当前,海峡两岸统一大业,同样符合中国人民的需要、顺应世界的潮流,这个潮流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为了祖国统一,陈立夫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与大陆的联系,他不仅与大陆知名人士交往,也与普通民众交朋友;他不仅与同龄的老朋友频繁通信,还与不分年龄的青少年结下友谊。
他与福州英华英语学校14岁学生陈立的情缘,成为海峡两岸的一个传奇。1988年9月,大陆中学生陈立从《人民日报》上得知了陈立夫的名字。因为“陈立夫”比“陈立”多了一个字,他印象十分深刻。
1991年春节前夕,台湾学者陈大陆到大陆看望陈立的父亲。陈立灵机一动,拿出自己的字画,请陈大陆带回台湾,送给陈立夫爷爷。她挑了一幅猫头鹰的画,在上面写下“独到见解”,还画了一幅“水仙花”,请陈立夫爷爷题词。
陈立夫收到字画后,非常高兴,立即在《水仙花》上题词:“水中有仙子,火中有神灵,人离不开水火,你放心,神灵会保佑你的!”
他回信给陈立:“你的名字比我少一个字,我们俩还相差79岁。”“你才13岁,就能画出这么美的画,真是可爱。”
他还特意告诉陈立:“你送我的那幅‘独一无二之眼’,我会把它装裱起来,挂在我的图书馆里。”
从此以后,陈立夫十分关注大陆的小陈立,经常与他保持联系,曾给陈立写过25封信,寄给他28幅字画,陈立的每一点进步都让陈立夫欣慰不已。
当他得知陈莉在福州市第九届中学生素描大赛、首届全国华夏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好消息后,立即写信表示祝贺,希望他“再接再厉,赢得更多的荣誉”。
有一次,陈立用“海峡之爱”征文比赛的奖金买了一个精美的小相框,托人寄给陈立夫。
陈立夫非常激动福州英华英语学校,他在信中说:“你用稿费给我买了这么可爱的小礼物,意义重大。”
他还特意让侄子在陈立回大陆时,送了一盒精美的意大利巧克力糖给陈立作为奖励,还把自己一生中唯一画过的两幅画——一幅是鸡冠花,一幅是牵牛花——的复印件送给了陈立。
陈立夫对内地的中学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像一位耐心、励志的老师,教育陈立要忠于国家、孝顺父母、爱家人、爱大家。
有一次,陈立夫收到了陈立的一封信,信中陈立告诉他,自己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到陈立夫爷爷的书房里画画。
陈立夫心里感慨万千,想到海峡两岸隔着一条条浩瀚的江河,自己却不能回到故乡看一看养育自己的山山水水,也不能与大陆的新老朋友相聚福州英华英语学校,这是多么可惜啊。
想到这里,他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国家统一事业,让肖陈立的心愿、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愿早日实现。
1993年,陈立夫九十四岁生日,湖北青年书画家、收藏家王建新专门画了一幅国画《寿辰图》为其祝寿。
陈立夫立即亲笔回信说:“祝寿大恩,万分感谢”,并题了一副对联送给王建新留念。对联里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遗言:
古今事事千帆过,秋风月影一笛知音
不久,王建新创作了《红梅香满天下》一画,请陈立夫点评,陈立夫便在画上题上“香满天下迎春”,寓意十分深刻。
此后,王建新又用墨竹创作了《兰石图》、《风雨知节高》等作品,并寄往台湾,请陈立夫指导。
陈立夫书法作品旧照片
陈立夫对这个来自大陆的年轻人在文字上的不断进步感到欣慰,为了勉励后人,他亲手撰写了“学无止境”“自强不息爱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标语和“隔岸秋江跨白露,一舟载明月清风”“海是龙的世界,天是鹤的家”“道无私故常有,德不孤必有邻”“无欲则明理则正,有志则事必成”等楹联,以勉励王建新。
1996年2月,当陈立夫得知王建新即将举办个人画展时,十分高兴,并以97岁的高龄亲笔题写画展名称“王建新百梅画展”,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喜爱与期盼。
为了祖国统一大业,陈立夫广交朋友,建立了许多联系。他不仅同大陆新老朋友保持联系,而且尽力同来台的大陆人士进行广泛联系,增进友谊和了解,做了大量工作。
1990年8月,著名中医教授、肾病专家、天津医学院副院长张大宁先生来台访学,陈立夫得知后,立即发出邀请。
8月27日,张大宁先生驱车来到陈立夫位于台北著名风景区阳明山的住所,成为陈立夫接待的第一位来台大陆游客。
陈立夫对张大宁礼遇甚多,热情接待,对张大宁在中医方面的深厚造诣十分敬佩,两人交谈十分愉快,十分开心。
从美国回台后,陈立夫努力创办了台湾唯一一所颇具规模的“中医学院”。此时,张大宁正在台湾访问,陈立夫便邀请他到学院讲学,并吩咐秘书:“让所有研究生都来听课。”可见他求知欲之强烈。
1990年底,已故大陆作家郁达夫前妻王映霞应台湾传记学会邀请,携其女钟嘉莉来台访问。陈立夫得知消息后,托人转告王映霞,要亲自到她家看望。王映霞称自己无力承担,表示要到陈立夫家看望。
1991年2月20日下午3点,王英霞在女儿钟嘉丽的陪同下驱车来到陈立夫的住处,穿过楼道进入客厅,陈立夫早已等候在里面。
他在与王映霞谈起五十年来的往事时十分激动,说自己过去曾见过毛泽东,与周恩来谈判过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条件和宣言,但从来没见过邓小平先生,在交谈中表示十分遗憾。
陈立夫那天特别高兴福州英华英语学校,他和王英霞聊了很多,当得知钟嘉丽学数学时,他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学、微积分我都考满分。”
临行前,陈立夫赠予王英霞女士《我的创作、倡导与服务——九十岁回忆》《中华文化与世界未来》《真理不朽孔孟之道永垂不朽》三本书,并在扉页上写上“英霞姐批改”和“英霞姐请保留”。王英霞还回赠了陈立夫一本自传。
王英霞旧照来源于网络
送别王映霞女士后,陈立夫心里仍不平静,即兴创作了两幅卷轴,送给王映霞和她的女儿钟嘉丽。给王映霞的题词是:
春天百花初开,夏天蝉鸣枝头,
秋天随着黄叶飘落而来,冬天随着白雪飘落而来。
感叹人生易老,不如建一个安逸的家。
上悬有捕鱼、读书、耕耘、樵夫等图画。
有空的时候,我就去湖边钓鱼;无聊的时候,我就弹钢琴。
喝一杯茶,心情就舒畅了,把忧愁的大山都推开了。
钟家礼的题目是:“看不见的叫易,听不见的叫习,摸不着的叫微。这三者都不容易研究福州英华英语学校,只有用科学才能研究,而科学的基础就是数学。”
不久,陈立夫就收到了钟嘉丽从大陆寄来的《团结日报》、《上海文史》等刊物,上面刊登了他当时的照片。这让陈立夫更加激动。他在给钟嘉丽的回信中自豪地说:“感谢你们刊登我访台的照片,大家对此很感兴趣,因为我为促进和平统一尽了最大努力。”
1992年9月5日,为打开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首批大陆记者团访台。陈立夫对此十分重视,认为这是改善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因此非常乐意接受大陆记者的采访。
9月9日下午3点,大陆记者驱车来到台北市郊风景秀丽的阳明山脚下,一栋白色的两层小楼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陈立夫的住所。
下车后,记者进入客厅。客厅不大,却充满儒家优雅气息:墙上挂着孔子画像,墙上雕刻着三凤展翅,还有几件古董器皿,还有“铁肩担道德,巧手做文章”的对联,高桌上摆放着一盆兰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三点半,陈立夫准时走进客厅。他穿着灰黑色西装,系着花领带,苍白瘦削的脸上露出真诚的微笑。他热情地与大陆记者交谈,仿佛见到了自己家人一样。他说:
我和毛泽东先生、周恩来先生的交往,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北伐,打倒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共两党目标一致,平等合作。
现在,我觉得我们的目标是用中国文化迎接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目标更加伟大,我们要抓住机遇,在文化和经济上为世界做出贡献。
陈立夫认为,两岸领导人应该有远见。他说:“苏联解体,美国经济逐渐衰落,这是中国站起来的机会。中国站起来后,不但在文化上,而且在经济上都能帮助世界。”
他主张国共两党“先坐下来谈”,两岸“本着国家民族利益,在文化、经济等方面互相帮助”。陈立夫认为国共两党应实行第三次合作,尽快统一祖国。他说:
世界上没有哪个强国希望中国统一,所以我们要心胸宽广,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心烦意乱。
当记者问他是否要回大陆时,陈立夫说:
可惜我没有见过邓小平先生,如果是为了国家统一,只要两岸人民需要我,我就会去大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陈立夫还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孔孟之道。他的秘书宋润深担心他讲得太多会分散注意力,特地写了张纸条提醒他注意时间。然而,陈立夫摆摆手,继续讲下去。
他说,孔孟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谈到养生之道,他总结为八个字:动则养生,静则养心。
在宋书记和海基会工作人员的催促下,陈立夫停止说话,主动走进院内,在郁郁葱葱的榕树前,与大陆记者手拉手、肩并肩地合影。
1993年10月,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世湛教授、郭道阳教授等9人应邀来台参加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
去台前,杨世瞻在回应邀请时表示,希望在台湾见到他的恩师陈立夫先生。
1932年,杨世瞻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学习会计,当时陈立夫正在学校讲授《活力论》,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渊博的学识给杨世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陈立夫听说他的学生杨世瞻和一批大陆学者到了台湾时,非常高兴,说:“我真希望认识更多的大陆学者,明天我要见他。”
10月16日上午,杨世瞻等人在台湾管理学会会长李洪建教授的陪同下,到孔孟学会看望陈立夫,师生见面,十分亲切。
杨教授从陈立夫先生的高寿入手,开启话题,随后向陈立夫介绍了大陆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情况,希望他能回大陆家乡探望。
陈立夫当即表示:“如果回去能有助于祖国统一,我一定回去。前不久我去香港,有记者问了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时候回大陆;二是我对中国和平统一的看法。”
我的答案是,只能有一个中国,不能有两个中国。现在是中国发展的大好机遇。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办成大事,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杨教授提到当前“台独”势力猖獗的时候,一向说话轻声细语的陈立夫立刻变得极为愤慨,他以极其鄙夷的口吻痛斥“台独”分子“忘本”、干出背叛祖宗的无耻之事。
后来,杨士瞻再次希望老师回乡,并说:“内地和浙江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英士先生,杭州湖畔至今还保留着英士路,但英士先生的铜像却没有了。”
陈立夫立即说:“不是,铜像还在,只是不在湖边,在博物馆里陈列。”他还说:“文革时农民把我们的祖坟挖了,现在修复了,比以前好多了。老家的人一直叫我回去看看,还告诉我,湖州创办了英士中学,还有人提议恢复英士大学。”
师生相隔六十年,情意难平,最后这位大陆学者希望陈立夫能签名留念,陈立夫开心地说:“好,我一定写几句话寄给你,改日我请你吃饭。”
10月21日中午,杨世瞻一行在李洪建先生的陪同下,在来来饭店与陈立夫共进午餐。用餐期间,陈立夫如约送给杨世瞻等人每人一幅卷轴,并合影留念。送给杨世瞻的卷轴上写着“修身爱群”四个大字。
陈立夫一心致力于祖国统一、中华振兴,他利用一切机会为之加油、奔波,忙碌不已,就如同为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努力一样。
人们发现陈立夫的变化很大,他变得更加通情达理、豁达豁达、热情友善,他为祖国统一所做的工作,受到了两岸同胞的一致好评。
正如古人所说:“人间最重晚秋。”晚年的陈立夫真正面对了历史,面对了人民。
1992年9月29日,妻子孙禄清逝世。老人十分悲痛,他说:“妻子葬在观音山是暂时的,等水运恢复后,就运回湖州,和祖坟合葬。”这一刻,对家乡的眷念、对亲人的思念,化作他心中强烈的呼唤:祖国,愿您早日统一。
1993年夏天,陈立夫的长子陈泽安应邀到大陆讲学,他想让父亲陪同前往,但陈立夫再次拒绝了。但他对儿子的大陆之行十分关心,再三叮嘱儿子临行前一定要回家乡看看,多拍些照片。
儿子离开后,陈立夫心烦意乱,沉默寡言,经常独自一人在僻静之处沉思。他的心已经跟随儿子来到了大陆,来到了他一直梦想的家乡。他为什么不回大陆看一看呢?
随后,他向记者透露了两个原因:一是他的近亲都不在大陆,二是不想惹麻烦。他告诉记者,他的好友赵耀东、李国鼎等都是台湾政界人士,但因他们到大陆出席国际经济会议,李登辉回台后便不理他们。
是的,沉重的历史包袱、太大的政治压力,让陈立夫“大雪封蓝关,无力前行”。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