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的改革思考
病榻上的钱学森曾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有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是中国没有一所大学可以按照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办学。”科技发明创造,都是山寨、泛化,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是目前中国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钱总在想,全国人民也在想。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抓手
选题数量下降、学术不端、抄袭、低水平重复的根源在于研究生入学和后续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就门槛而言。 在考研中,总分和单项分有不同的门槛。 其中,外语分项成绩最受大多数导师和考生的诟病,常被戏称为“考研就是英语考试”。 2000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请的博士生导师陈丹青,任教五年,招不到一个学生。 每逢考研季,各种外语考研辅导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参加人数多英语考研机构,收费高,相关兴趣小组赚大钱,但参加考试的学生却真的没有达到实际的外语水平。 考研外语考试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这是大多数科研导师和考生的共识。 考研的统一命题目前还没有松动的迹象。
多年来,我们看到考研改革有限。 比如文理科同一卷不同题型,全国分为ABC三类地区。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考研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 因为统一,全国只有一张试卷,一个标准。 即使划分为ABC区,划分本身也缺乏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的研究生统一外语考试存在问题。
首先,这与打好母语基础的要求不符。 在任何国家,母语教学和使用母语的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出国也不一定要以牺牲母语为代价。 我们研究生的外语考试把外语放在了一个过高的水平。
其次,不符合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在开始研究生时,所有专业都需要一个基准。 对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降低; 对于考古学、中国历史学、文学、古代文学、古汉语等专业,只作了少量的中外比较和比较。 除了纯理论学科英语考研机构,要求太高了。
三是违反外语学习规律。 面对考试,我采取了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来“赶上”自己的英语。 入学后,我匆匆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英语,然后就把英语丢在了一边。 这已经是研究生考试和研究生教育的一大弊端,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基本习惯和规律。 效果堪忧。
四是客观上降低了考研专业要求。 在考研中,为了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小门槛,专业课的老师不得不一次次降低难度。 近几年的专业试题和十几年前的专业试题相比,差距很大。 专业门槛降低后,大量外语专业被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录取; 而这些专业把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外语考试上。 外语和非外语专业的考生学了四年,却被外语考试时间的短暂所困扰。
考研统一外语考试,彻底打破了以外语为工具、语言的初衷,将其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如果人才仅限于外语水平,无异于扼杀大部分人才。 因此,“统考”考研必须也应该改革,绝不能变成另一个“高考”。
在国外,导师在招聘和培训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导师也会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语言标准。 这一点,在现在的高考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很难做到的。 其实这只是系统设计的问题。 比如,现在所有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自主招生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的改革思考,没有发现这一制度存在重大不公平,也没有出现高校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经验值得总结。 为了在考研中实现公平竞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小高考的思路,改变全国统一的外语考试模式,根据专业要求设置相应的外语门槛。 在考研人数激增、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除了按总分录取原则外,还应为具有科研潜力的考生开辟一条新路子。
建议研究生外语考试改革采取以下措施。
最好的政策是取消统一的外语考试。 一张试卷可以面向全国,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要求,由学校的专业导师决定是否使用; 每个学校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没有统一的分数线,外语考试的最低线数由导师指导组或学术委员会决定; 或外语考试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入学参考分数,不计入总分,供导师在面试和录取时参考。 复试阶段,根据需要进行外语测试。 当然,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相关的人为因素,即系统应该由集体来决定,而不是由个别的指导者来决定。
中期策略是保留目前统一的外语考试,但考虑降低外语试题的难度,并在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改革。 分类命题按专业相对集中; 进行命题的梯度设计; 外语考试按学校和科目集中进行。 对于一些专业,外语可以根据需要用其他工具代替。 比如历史学、古代文学、中医等专业可以考虑用古汉语代替外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使用汉语代替外语。
底线是统一命题不变,外语没有统一的最低分。 最低外语线由各学校专业导师和管理部门根据当年报考人数和分配的招生对象确定。 这样,虽然有些学生外语不好,专业也不突出,但导师可以根据他们能否坚持学习来确定最低水平。 需要转学的考生,可将专业课试卷同时交相关学校审核。
有人认为英语考研机构,放宽外语要求会扩大导师的权力英语考研机构,导致招生权寻租。 事实上,近年来,不再信任教授,而是信任杂志编辑; 不信任导师,而是信任外语命题专家,这让导师在招聘和培训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既然如此,被选中的人就是你们“要”我培养的人,而不是我要培养的人。 培养研究生已经成为一种“工作需要”,而不是值得投入的事业。 如此浪费粮食生怕噎着,绝不能完成总理的期盼和钱先生的遗愿,培养出“英才”。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电子机械学院)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