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主科地位该取消吗?学生、家长、老师这么说
英语作为中小学主科的地位是否应该动摇?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提出了改革英语(外语)义务教育主科地位的建议。 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应再与语文、数学同等级别的主干科目。 英语(外语)不应再被设置为高考必修科目。 此建议一出,引发社会热议。 支持者认为英语为主科过于应试,偏离了学习的初衷,反对者则认为此举缺乏远见,不利于未来国家发展。 那么,中小学英语专业是否应该取消呢?
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外语
小学生家长王女士
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不教英语。 初中时才开设英语课。 后来我在高中、大学按部就班的学习,成绩也还不错。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我学英语并不晚,而且我认为如果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或者长大后不从事与英语直接相关的工作,那么学习英语足够。 节省下来的精力可以用来学习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英语。 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有一些同学因为语言能力差而总是被英语成绩拖后腿。
现在的英语学习太应试了
中学生家长杨先生
我特别支持取消英语(外语)作为中小学主科地位的建议。 英语确实应该学,但没必要像语文、数学一样对待。 物理、地理、生物都能达到满分80分。 为什么不是英语? 我不明白它比这些科目重要多少。 事实上,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知识。 相比之下,现在许多孩子为了考试而学了太多英语。 家长甚至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参加英语辅导班。 进入中学后,孩子们放学后和假期都要参加校外训练,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英语熟练就足够了,没必要那么专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翻译等问题可以用专业软件来解决。
这不是主题,可能孩子更感兴趣
张女士英语专业毕业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当外语作为主科、高考重头戏时,老师和家长强迫孩子学外语,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外语,甚至讨厌外语。 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有这种叛逆的心态。 老师和父母越是要求我重视英语,我就越不想努力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直到我出国旅行,亲身体验了不学好英语就无法交流的情况,我才真正对英语产生了兴趣。 因此,与其强迫孩子学习,不如让孩子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动力。 现在流行的国学、编程、体能训练都是这样。 每个人自然都会学到好的、有用的东西。
写题、考试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
一名中学英语老师
以英语为主科学习的弊端是成绩压力使得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很难回归语言学习的科学道路。
主科考试成绩占很大比例。 为了获得高分,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大量的问题。 但众所周知,要学好英语,你需要将其视为一门语言而不是一门学科。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流孩子学英语用什么软件,而不是把所有的题都做对,而不是只选择ABCD。 尽管近年来英语教学改革浪潮不断,但为了在高中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体制内大多数公立学校仍然采用答题的方式。 许多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回答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偏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 更糟糕的是,很多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就是答题、背题,这严重扼杀了语言学习的乐趣,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当然,如果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很多学生今后阅读外国文学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因为虽然退出了主科地位,但学生在中小学仍然会学习英语。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就可以进行一些短期的在职培训,或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按需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 学习者有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动机,因此不需要漫长而低效的学习过程。
反对
学科结构不能贸然改变
小学生家长胡一峰
提出这个问题本身是有意义的,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协调和调整中小学教育的学科布局,改革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不应该导致简单地减少某门课程的学时。
具体来说,是否取消外语专业的地位,至少要考虑三个层面:一是从教育层面,如何根据外语专业设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学科结构。时代的变迁? 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未来工程”,即塑造未来的工程,所以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全球范围更深入、更广泛的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 今天的教育应该为未来奠定基础,顺应这一趋势,而不是相反。 其次,从文明的角度来看,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明的载体。 当今世界,恐怕没有人会否认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还必须建立在对其他文明的充分认识和客观认识的基础上。 翻译软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同语言带来的障碍。 然而,至少目前的翻译软件无法准确传达语言所固有的文化魅力。 第三,从社会角度看,教育必须服务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如果在没有充分研究和预测的情况下贸然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结构,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社会对英语素养的需求无法满足,必须通过外教“补偿”,从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好英语,融入国际大都市
初中生小周
我两三岁就开始学英语,英语成绩一直很好。 可以说英语是我的强项。 尤其是到了中学,科目实在是太多了。 我不用复习就能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 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学数学、背语文等等。我不想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因为那样我就没有优势了。 另外,如果英语的主科地位被取消孩子学英语用什么软件,很多学生就不会关注这门学科,甚至会提早放弃英语学习。 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学不好英语,将来参与国家建设时肯定会遇到困难,影响国家的发展。
学习费用可能转嫁给家庭
楼淑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
我认为取消外语专业的地位是不合适的。 我们先做一个假设,把外语改为选修科目。 学校的课时分配因此减少,但如何保证和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呢? 退出主科地位实际上会分散学习任务。 相反,学生可能会参加各种社会外语补习班、提高班、强化班、冲刺班,从而变相增加了外语学习的时间和成本。 这种负担和成本本质上都转嫁到了学生和家长身上。
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绝非一日之功。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3岁至7岁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大学毕业后就学“哑巴英语”。 与其他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相比,差距很明显,学习起来也特别困难。 从长远来看,外语的用处是不可低估的。 当今是国际社会,是全球化时代。 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必须学习。 许多世界著名的书籍、文献、论文等也是英文的。 学生和学术研究人员需要一定水平的英语基础和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是适合新时代、新形势的英语“因材施教”方案,而不仅仅是外语退出主科的问题。
专家观点
中小学应降低英语学习难度
王旭明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
基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的现实,我认为不应该把英语作为高考三门必修科目之一。 英语是否为必考及考试难度可根据学生申请的专业而定。 同时,中小学应该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 至少在小学低年级,英语不应该成为必修课。 原因如下:
第一,目前学校教育“添加”的东西太多,而且还在日益增加。 人们总是在对教育进行补充,即教育要增加哪些内容,要加强哪些方面,要补充哪些内容。 这样“加法”的结果,就是让本已不堪重负的教育变得更加沉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反思英语教学的要求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如果教育不堪重负,考试是最重要的。 考试原本只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在高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却成为了很多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些教育管理者甚至认为,如果你看重某样东西,它一定会体现在考试中。 把教育变成考试,最多只能说明对教育的无知和肤浅; 最坏的情况就是好心办坏事,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第三,考虑到高考的历史,英语并不是一贯的、不可动摇的。 高考恢复后的早些年,很多省市外语并没有计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 文理科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历史地理,理科加物理化学。 既然外语作为高考必修科目后来不断加强,为什么不能逐渐弱化、消亡呢?
第四,从现实需求看,恢复高考40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在的情况与改革开放时期急需大量外语人才的情况完全不同。 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外语可以作为通用工具,不需要以大面积、大数量作为覆盖所有人的共同要求。
第五,这些年高考改革方案很多,语文、英语、数学三科必考似乎已成定局。 不过孩子学英语用什么软件,仔细想想,所有考生的基础内容考核有三分之二是语言考核。 这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年我们下大力气改变的主要是教育内部的改革。 以高考为例。 服用什么以及如何服用总是会发生变化。 变化来来去去。 高考对教育和全社会的负面影响并未减弱。 这提醒人们,今天的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教育内外的协调配合,改变全社会用人、选人、评人的体制机制,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集中工作。 。 外语考试改革的争议尤其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取消或削弱英语教育是对是错? 无法得出一般性结论。 建议有关部门组织深入调查,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设计具体方案。 例如,将中外语合并为语言考核,或者将外语由三门必修科目改为选修科目,将三门必修科目中的外语改为综合题,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对顶尖创新人才的渴望等等。 总之,减轻英语学习在教育中的权重,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值得研究和论证。
英语学习需要提高而不是“翻蛋糕”
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现在在讨论是否将外语作为中小学主科的问题时,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与此相关的两件事:第一,1922年新学制安排全面引入理科课程(物理、化学),几年前就是这样。 教育专家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主要问题是“不切实际”,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当时,他们遇到了很多“无用”、“条件不充分”等反对意见。 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学里学习的物理化学学生确实大多数学生没有直接使用过,但它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改变思维方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比较20多年前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外语列为主干学科与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的比较。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现在有人提出取消其主体地位。 不难看出,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需要进一步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的目标而做出的选择。 虽然教学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个决定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是没有错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去落实,而不是退却或“翻蛋糕”。
从根本上讲,外语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决定的。 这种需要一方面来自于每个个体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人文视野等的发展; 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发展对个体人际交往意识、跨文化理解、参与全球竞争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需求,是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的语言基础。 如果义务教育阶段不教授世界上最常用的外语,一代人可能会陷入语言孤岛,无法参与全球竞争。
那些反对外语质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除了作为直接的语言交流工具之外,外语本身也是素质和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科学课程一样。 对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将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外语课程与培训机构开设的外语课程等同起来也是一种误解。 前者满足基本的识字需求,后者则成为竞争和晋升的工具; 将外语的使用局限于直接使用或考试是狭隘的。 、不同文化的了解、了解、学习也是必要且重要的目的; 把沉重的学业负担交给外语,是经不起推敲的。
义务教育是否开设外语,本身就是政府承担的一项义务。 如果义务教育主科要取消外语中小学英语主科地位该取消吗?学生、家长、老师这么说,如果有人站出来要求政府不要忽视自己的义务,我们该如何应对? 当未来某个时候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取消会给整个民族复兴带来严重后果时,谁需要承担责任? 这是一个涉及面极其广泛的决定,需要理性和审慎。
总之,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正确的,将其设置为义务教育主干学科的必要性比20多年前更加充分。 但在评价和功能应用上存在很大问题,即教学效率太低。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来看,从中国与世界各国公民基本外语能力的比较来看,外语教学有待加强和加强。改进孩子学英语用什么软件,而不是取消或撤回。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