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konaut”往事:中国航天英语译名考

时间:2024-04-16 07:06:47 阅读:

本周,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神舟十二号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唐洪波相继进入天河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当然,这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也是全人类爬出重力井、走向无边太空的坚实一步。 发射成功后,近期与中国航天事业关系密切的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和欧洲航天局(ESA)纷纷在推特上发来祝贺。

我在两条推文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家机构都使用了“taikonauts”一词来专指中国宇航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astronauts”(宇航员)。

查阅了一些资料,我发现“taikonauts”这个词是由汉语拼音“space”和英语“astronauts”组成的。 它最早由马来西亚华人赵立宇于1998年提出,后来由另一位中国航天爱好者陈澜推广。 这个故事很有趣。

顺着线索,我还发现了更多与中国航天相关的有趣英语翻译。 由于语境和文化的不同,这些译名呈现出独特的韵味——例如,“神州”被称为“神器”; “天宫”称为“天宫”; “和谐”被称为“天和”(harmony of heaven),都是相当神性的翻译。

这些翻译有的可以考证,有的可能只是某家外媒的观点。 但我私下认为,这些兼具美感和神性的翻译代表了全世界宇航员一致的浪漫——虽然人类探索宇宙的路上有各种政治因素阻碍,从太空到太空的旅程往下看,地球没有国界。

“太空人”过去的事件

欧空局和俄罗斯航天局在这条推文中使用的“taikonauts”一词,最早由马来西亚华人赵立宇于1998年提出,由“太空”一词的拼音和宇航员的英语组成。 与此同时,太空爱好者、英文电子杂志《Go Taikonauts》创始人陈澜也开始使用这个词,并被西方媒体接受。

我在网上找到了陈澜的个人博客,里面记录了“太鼓人”这个词出现的始末。

据陈澜交代,1998年3月,他创办英文个人网站“龙在太空”(当时称Dragon in Space),介绍中国航天事业,与国际航天界建立联系。 5月词源学英语网站,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航空电子邮件团体“FPSPACE”的多名成员认为,英语中已经存在“astronaut”和“cosmonaut”这两个词来描述美国和俄罗斯(苏联)宇航员,而且还应该有一个单独的词来表示。向未来的中国宇航员致辞。

当时国际航天界的这一需求可以说是顺应时代的。 据官方记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立项。1999年神舟一号的发射,正式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序幕。 但早在1998年,国际上就曾有关于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传闻。

此外,国际航天界有一个传统,不同国家的宇航员有不同的头衔。 通过美国航天局进入太空的人员被称为“宇航员”,其词源源自希腊语“astron”(明星)和“nautes”(水手); 俄罗斯(苏联)宇航员被称为“宇航员”,其词源为俄语“kosmos”(宇宙)一词加“nautes”。

在此背景下,陈澜回忆道,1998年,有人写下了“sinonaut”(sino指的是中国)等词语来形容未来的中国宇航员。 但当他与时任俄罗斯太空新闻杂志《Novosti Kosmonavtik》主编伊戈尔·利索夫讨论这个问题时,他想到了“taikonaut”这个词。

陈岚给出的理由是:“因为这符合使用与太空相关的音译词并添加后缀naut的惯例,而且三个词具有对称性。用“太空”代替“宇宙”和“航天” “或者‘aerospace’,考虑到所创造的新词在拼写和发音方面更符合英语习惯。”

英语网站学词源好吗_词源学英语网站_英语网站学词源软件

虽然当时陈岚已经向利索夫提交了名字,但并没有在《FPSPACE》上发表,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1999年6月21日,陈澜将自己的网站更名为“Go Taikonauts!”,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几天后,他收到来自马来西亚的Chiew Lee Yih先生的电子邮件,指出他于1998年5月在网络新闻组“alt.space”中首次使用该词,并提供了证据(链接)。 询问后,陈岚立即在自己的网站上如实公布了自己的名字词源学英语网站,并指出自己也是该词的发明者。

从此,“taikonaut”这个词慢慢被世界所接受。

陈岚认为,一些新闻机构和个人在宣传这个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日美国》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别在1999年6月28日和6月30日的报道中提到他的网站时使用了“taikonaut”一词,是最先使用该词的。 主流媒体一词。

法新社(AFP)也开始频繁正式使用该术语。 英国航空航天历史学家、航空作家菲利普·克拉克和ABC航空航天专栏作家、前NASA工程师詹姆斯·奥伯格也在他们的文章中坚持使用这个词,并在采访中使用这个词。 “他们对‘太空人’这个词的普及负有责任。”

此次,国外多家主流媒体在涉及神舟十二号任务和天河空间站的报道中也使用了“航天员”一词。

但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宣传部门在涉外翻译上注重严谨性和准确性,有严格的标准,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在本次报道中主要使用“中国宇航员”。 这个词,而不是“taikonaut”。

《圣船》与《天堂系列》

除了“taikonaut”一词外,官方媒体在报道中国航天装备时大多使用更准确的拼音。 不过,为了便于交流,不少外媒和国外航天机构经常给这些设备添加注释,其中有的别有一番风味。

例如,神舟飞船的英语翻译一般为“神器”。 据查阅资料,该术语最早是美国宇航局在2003年介绍神舟五号飞船时首次使用的。 此后,外媒陆续使用“神船”等其他译名,但现在已定型,均使用“神船”一词。

虽然“神舟”是神舟的直译,但当中国航天员使用“神舟”这个名字时,更多的是美好的期待。 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其含义。

新华社在2005年9月23日的报道中解释说:“1993年“Taikonaut”往事:中国航天英语译名考,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各参与航天器研制的单位发出‘为中国航天器征名’的通知。很快,华夏、九州腾龙、神舟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被推荐送至载人航天办公室,经过慎重考虑,载人航天办公室建议将我国的飞船命名为“神舟”。

“神舟字面意思是‘天河神舟’,又是‘神舟’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的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各方通力合作的产物。以及各行各业;同时,神舟也寓意意气风发、意气风发,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会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自豪。 1994年初,神舟这个名字终于脱颖而出。从此,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为“神舟”。

英语网站学词源软件_词源学英语网站_英语网站学词源好吗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空间站计划稳步推进。 天宫、天舟、天河等词语逐渐在全球航天界家喻户晓词源学英语网站,而这些翻译都与“天”有关。

这些译名的由来与中国官方媒体有关。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当晚,新华社在对外发表的英语文章中首次将“天宫”译为“Heavenly Palace-1”,并解释道:“天宫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空中梦想家园的长久向往”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天宫通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时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工程师白明胜也对新华社表示,他认为这个名字“非常中国化”。

随后,这个译本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催生了“天堂”系列的又一批译本。 例如,2018年《中国日报》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空间站计划的文章中,问天实验舱被称为“探天”,蒙天实验舱被称为“梦天”。

天河核心舱的翻译比较统一,基本都是“天和”。 例如,欧空局的推特祝贺中特别注明了这一翻译。

有趣的是,中国的“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也属于外译中的“天”系列。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拉米·伊诺森西奥去年12月底参观中国“天眼”时解释道:“在中国遥远的西南部,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闪闪发光,静静地坐落在茂密的森林中。 这座被称为“天眼”的巨型望远镜跨越五个足球场以上,现已向国际科学家开放。

后记

当我查阅这个简单的考证资料时,我感想良多。

中国古代没有“空间”,但有“宇宙”这个词。 《庄子》《齐物论》中写道:“日月制宇宙”。 那时,喻指的是一切的方向。 宇宙是指从远古至今的所有时间。 当“宇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时,它们指的是空间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的物质世界。

同样,“astron”一词首先出现在古希腊语中。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宇宙”一词来指代宇宙。 几千年来,通过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个词以不同的语言出现,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今天,这句话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不知当人类历史上的这些先贤一次次仰望天空,观察宇宙规律,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子孙有一天能够摆脱地球引力词源学英语网站,飞向未知的宇宙? 呢绒?

猜你喜欢

如果你学理工科,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又想考个好学校。像这样实力强却低调不出名的学校,我们应该怎么用英语形容呢?sb/sth是英语习语,表示“某人或某事具备某种特质(或能力)”,用我们的口头表达,相当于“有点东西”。习语是英语高考中常见的考点,2023年高考英语中有哪些应该知道的习语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