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将电影美育思政课送到中西部学校 “电影下乡”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中心小学操场上,教学队成员与学生一起观看露天电影《温暖》。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陈思芳将电影海报倒贴在黑板上北师大将电影美育思政课送到中西部学校 “电影下乡”让孩子们更加自信,让学生通过听电影插曲来猜电影名称。
在青海省兴海县中学,学生们借助教学团队带来的VR设备,身临其境地游览天安门广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7月16日,青海省兴海县中学一年级学生迎来了一堂特别的美育课,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生李新杰以烟花绽放、触碰取暖器等日常生活现象为切入点,通过“灯罩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电影技术中“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
这次课堂是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教学巡讲”(以下简称“电影下乡”)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从2022年开始,每年暑假,参加“电影下乡”教学计划的学生将参加“电影下乡”教学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将深入到教育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为这里的学生们带来融合电影与美育的思政课,旨在以电影造福于人,以美育人。
谈及启动“电影下乡”项目的初衷,该项目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2022年春天,在河北省保定市富平县,他和同事走到一个村口时,偶遇三个小孩在路边玩泥巴。当被陌生人问路时,这几个孩子一点也不害羞,大方地回答。“他们的眼睛里有光。”陈刚看到了一种在农村孩子身上不多见的自信。
他立即问道:“你们是马兰花合唱团的成员吗?”孩子们自豪地回答:“是的,我们参加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种自信的光芒,正是陈刚所坚信的。艺术的力量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鲜活事例,也坚定了他和同事们在农村中小学推行美育教育,推动中西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人的心灵学校英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部署。
美育是青少年人格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青少年认识真善美具有重要作用,将美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起到启迪心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铸造灵魂的作用。
农村审美教育有待提高
“电影下乡”项目启动前,陈刚和几名青年教师前往广西、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农村中小学学校英语,调研当地美育现状。
他们发现,这些学校已逐步配备了齐全的硬件设施,如舞蹈教室、钢琴和电子琴教室、书法教室等,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
“在很多学校,艺术老师往往都是非专业老师,比如体育老师教舞蹈,语文老师教书法。”调查中,一位老师告诉“电影下乡”项目牵头人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大学讲师吴建勋说,他们只能在视频平台上学习课程知识,然后再教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老师既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美育任务,也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深度。
“电影下乡”教学团队成员陈思芳是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已连续三年参与教学活动。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她发现有些学校并不重视美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甚至长期占据主干学科。
“最好的选择是我们到他们那里去”,陈刚坚定地说。2022年暑假,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戏剧影视“双一流”A+学科的专业优势,北师大将以电影为载体,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打造“行走的电影美育政教课”。三年来,参与教学对口支援的既有师范院校“卓越教师计划”学生,也有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美术、音乐等专业的学生,前往基层教育环境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县,致力于提升农村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023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入式行动的通知》,强调要用美育浸入式的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达、创作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精神更加充沛、人格更加健全。这份文件为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入式行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功能,吹响了新的号角。
“美育不会立竿见影,需要种下一颗种子,默默影响一些孩子。”在与农村孩子的接触中,吴建勋发现,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常常被手机游戏占据,很难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兴趣爱好。“我们需要做引领者,引导孩子去体验、去探索,让他们意识到美好事物的存在和意义。”
从灌输式到沉浸式思政课
“我们希望在中西部几个重点区域下功夫,开展长年不间断的艺术教育课程。”这是陈刚对“电影下乡”的定位。
刚刚结束的暑假,支教队先后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青海省兴海县和云南省丘北县,根据三地教育基础状况、民族文化等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活动方案。
青海省兴海县中学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电影+虚拟现实(VR)”,教学团队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通过VR虚拟仿真课程、影视创作实践课程等多元化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影视作品的魅力,感受影视艺术的无限可能。
“有多少同学去过天安门广场?”《电影下乡》教学组成员李新杰在课前提出了这个问题。全场四十余名同学中,只有两三位举手。
不过,借助教学团队带来的VR设备,这些学生得以身临其境地游览天安门广场。据李新杰介绍,他们加入了毛泽东主席讲话的纪实内容和一些相关的影片片段,通过这些片段,学生们可以从1949年的天安门“走”到2024年的现代模样。更有仪式感的是,学生们可以在虚拟升旗台前,用VR手柄模拟拉绳子的动作,伴随着庄严的国歌,亲自完成升旗仪式。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次尝试。
支教队员、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徐然记得,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初一学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以前,我只在课本上看到过天安门,虽然知道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但从来没有真正感受到它的庄严与神圣。通过VR技术,我仿佛置身于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深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心中充满敬意与自豪。”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苟坝红军小学是2022年“电影下乡”活动的第一站,这所小学距离苟坝会议会址不远。
教学团成员为学生们放映了电影《1921》,讲述了在动乱岁月中,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救亡图存重任的故事,为中国革命的未来带来了新的面貌。
长达135分钟的影片,沉重的题材,让小学生难以坚持看完。教学团队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卓越教师计划”英语专业学生李若愚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村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没有真正意义上看过电影。虽然对剧情没有完全看懂,但孩子们看得很认真,很享受这个过程。”
“电影能教会他们人生哲理,让他们感受到榜样的精神力量,”陈思芳说,“就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历史,看到世界。”
陈刚还邀请了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为同学们录制了一段视频,通过近半个小时的生动讲述,分享了自己如何深刻理解这个角色,以及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历史使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我可以说,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专注、投入的思政课。”陈刚观察到,台下的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兴趣浓厚,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场别具一格的历史思政教育盛宴。
这不是掌握一门艺术,而是提高审美能力
“行走的电影美育与思政课”以电影为核心,融合音乐、舞蹈、美术、数字媒体等多元艺术形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互动体验。
这个暑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中心小学学校英语,教学队带来了“电影+艺术治疗”系列美育思政课,通过将电影情节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探索灵感、表达情感。
他们首先给学生们放映了电影《激情》,讲述了一个热爱街舞的年轻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随后李若愚引导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思考是否可以把这种兴趣发展成自己的激情,并把它写在一张纸上。
经过这样的课程,她发现孩子们开始欣赏身边的美,热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我觉得她很伟大,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像她一样,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我的爱不是物质,我爱花花草草,我爱这个世界。”“我喜欢坐在山坡上,感受风吹雨打。”
在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教学队把电影《三万里长安》带进乡村中学,开展“电影+视觉传达”美育课堂教学,结合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这些孩子能在短暂的教学中掌握一门艺术语言吗?
陈刚认为,审美教育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比如舞蹈教育不是教学生跳孔雀舞、蒙古舞,而是让他们通过舞蹈认识自己的身体,明白色彩、线条也能表达情绪。现实技术不是让学生掌握VR,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可以实现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媒介素养、辨别能力,更重要的是信息调解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李心洁发现很多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但却不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在教学团队成员带来的定格动画制作课程中,孩子们拍照、手工剪辑学校英语,最后在学校礼堂的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作品虽然很短小,但通过他们激动的表情,李心洁感受到这些孩子意识到了“能想象到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实现”。
“我们每年都坚持做这样的教学,难道我们影响不了哪怕一个孩子吗?”陈刚说,“电影下乡”一定能成为农村孩子了解世界的桥梁和窗口,让他们看到更广阔、更多元的世界,在不同的文化、故事背景中体验到情感共鸣、思想碰撞,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人生选择和道路。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实习记者陈晓记者徐戈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