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还记得栈桥的“英语角”吗?
栈桥拐角处的老影子英语(王婷摄)
日前,“青岛市档案论坛公众号”编辑发布了一组王挺先生1990年代左右的摄影作品。其中,“站桥英语一角”的照片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
1970年代末,文革结束,百废待建。改革开放的号角正在吹响,社会上掀起了学外语的热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播英语和播日语。打开收音机,每天早、中、晚都有重复的外语学习节目。主要讲师的声音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其中,北外张冠霖播出的《英语》记忆深刻。
观香山公园
有学习氛围,也必有学习环境,英语角应运而生。照片中的“展桥英语角”是见证城市发展的珍贵记录。说到英语角,应该起源于观香山。山顶的球形观景台东侧,树下有一小块空地,杨朝平先生是主动发起人。说它是发起者,必然是有组织的。事实上,将其称为“平台”似乎更合适。冠香山是周边居民早上锻炼的地方。除了观翔二路附近山后的一个篮球场外,前后山坡上有许多小空地供人们锻炼和锻炼。你说的英语的地方就在这么一小块平地上。
此时的观香山英语角,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者交流的英语角。中山装的杨先生一个人说话。围观者远多于实际发言者,除了杨先生使用英语和混杂的中文解释外,演讲的内容往往与当时的国情不符。例如,外国没有使用食品券或布券。种类。因此,很多人认为,他和杨先生一样,是特立独行的,或者是另类的。
1980年代的栈桥水岸
1980年,以100分之一的成绩考入山东省外贸牧业公司的金章春雨先生,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热情。随后几年,他自愿辅导了几位英语学习者,并利用早安时间指导他们在前海沿岸的新鲜空气中朗读英语。之后,8点多前,经过三个路口难忘的记忆!还记得栈桥的“英语角”吗?,他到湖北路的公司上班。当时朗读的文章段落来自于1981年创刊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于是在栈桥,一群读《中国日报》的中学生成为游客驻足聊天的对象,慢慢培育出一颗种子萌芽在岛城英语的一角。
1984年,关香山因建设汕头公园而关闭。此时,青岛港的英语角已经在栈桥东侧的公园里落户了好几年。周日,杨超平先生会不定期出现在英语角。金章春雨先生经常带学生参加活动。更多 在这里值班的杨超平先生的儿子杨光先生成为了栈道英语组织者的一角。1985年,春雨先生到英国暂时离开黄海沿岸。
有多少人还记得报摊?
栈桥东侧的公园东西长100多米,南北宽20多米。园内设有国营照相馆户外摄影服务点和人民邮局报亭。英语角落位于两座木屋之间。周日早上八九点钟,西装革履的杨光先生就会出现在这里。杨老师自说自话,鼓励大家发言,推出学习之星讲座,成为英语角初期的内容和方法。有时会送出简单的油印材料,有时会在一大张粉红色的纸上张贴海报,有时放在石凳上的录音机会飘出几首优美的音乐。
杨光在栈桥上讲话英语(任希海摄)
当时,杨老师在河南路糖果冷食厂南侧一居民宿舍二楼的家中开英语学习班。西镇一中初中生张晨是学习班的学生,所以张晨多次成为英语一角的演讲明星。这种户外、自发但稍有组织的英语学习活动,因为靠近地标站桥,一段时间后贴出的海报中会出现“站桥大学”二字,发音自然与剑桥大学的英国人。
第一次看到“公园大学”这个标题(任希海摄)
1987年,稻城摄影师任希海先生为杨光老师在栈桥教英语拍照。这时,提到了“帕克大学”,他的父亲杨朝平先生已经去世。挂在松树间的宣传牌中,一股“与小伙伴合作”的学习热潮和倡议映入眼帘。他写道:“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像一颗松子,掉进巨石的缝隙里”,“穿过烈日”,“风雨交加”,“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强壮的松树…… ” 路过阅读,英语学习者一定会增加信心。从“杨光(彼得)”的题字中,我也第一次看到他有彼得的英文名字。
上大学后,英语口语成了一门专业,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加入了英语角度式的学习。周日去码头的英语角之前,先在心里准备几个问题,记住怎么问别人,怎么回答。在思维方面,需要提前组织好几个句子,组织一小段演讲,才能在彼此之间保持这种口语练习。当然,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在所有人面前张开嘴,几乎不假思索地背诵你想说的话。
要知道经历了什么并不容易。有时这种困难在顺利通过考试后会逐渐被遗忘。众所周知,哪个孩子长大后不穿露腿裤;成长的过程中哪一部分不会遇到狗屎的尴尬。当一门外语成为不可或缺的技能时,不要轻易忘记回想起来自己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和记忆。
中国人学习外语最大的问题是语言环境的缺失。作为特定场合的完整英语状态,英语角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题目不完全西式,发音也没有那么优雅,表达也不自然自信,肢体语言也比较僵硬,但毕竟这种学习方式和这种尝试学习方式打破了重点“读写”。专注于书面英语(书面)的传统学习路径,逐步过渡到兼顾“听与听”能力的口头英语(口语)表达。这使得语言可以发挥更多的交流和交流的原始力量。
栈桥公园“德国角”(孙莉 摄)
当栈桥的英语角越来越大时,杨光先生不知何时消失了。参与英语角的人群中,除了大学生外,还有很多政府官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外贸从业人员、货代公司的销售人员等。其中,不时出现几位老人。虽然他们的发音和语调没有那么规律福州英语角,用他们的话来保留毛主席和同志等时代词汇的印记,但英语角落却成了学习外语的地方。以九中外国语学校为代表的中学生开始融入这种学习潮流。
1985年的紫竹园(网络图片)
北京和上海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其英语角活动各有特色。1988年夏天,我在北京多次参加了紫竹园的英语角。离公园东门不远,就看到一群人站在山坡上说着英语。首都的大学很多,参加英语角的人多,学生比例自然也大。1991年深秋专程出差的时候,英语一角之前的聚集地已经没有了踪影。
1993-1994学年,我参加了位于上海鲁迅公园和人民公园的英语角,至今记忆犹新。1990年代初的上海,已经建成了两座桥梁,内环高架桥才刚刚动工。从东北端的“五角场”坐大巴到西南角的“金沙江畔”需要两个多小时,与坐火车到苏州的时间是一样的。然而,每周日的两个英语角落,无论你身在何处,依然人头攒动,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城市文化地标。
进入鲁迅公园南门右转,鲁迅纪念馆前有一片空地。这是 英语 角活动发生的地方。因为公园北门外就是著名的“上外”福州英语角,前来参与的大学生大多是英语角。特别特别的是,说英语的孩子比例不小。SISU这个词在谈话中经常使用福州英语角,后来才知道它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简称。当时,“上海外国语学院”已经升格为“大学”,这个新词是在原来的外国语学院被废弃后选择的。国内其他大部分冠以“外语”之名的大学福州英语角,都慢慢将英文翻译改为“studies”。中国人真的把“学”外语变成了“研究”知识。
海德公园的角落网络照片
十多年前,他住在英国。怀着追寻英语角起源的心理和对革命导师的崇敬之情,我特地参观了海德公园的演讲者角和演讲者角。据说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曾在这个著名的“演讲角”发表演讲。当传闻中的思想家在大英图书馆来回踱步思考时留下的地毯痕迹逐渐被阅览室座椅下马克思脚上磨出的凹痕所取代,这个演讲角是不是在暗示马克思是否住在伦敦?那时?热情洋溢的演讲和慷慨的演讲的英语一角也值得深思。
如果你仔细看这张“海沟桥英语角”的照片,贴横幅的场景可能是活动的后期。随着英语学习方式和渠道的拓展,以及栈桥公园收费的落地,栈桥的英语角落逐渐退却。就像海边的潮起潮落,空中的云彩,一眨眼就过去了二十多年。应该是四分之一个世纪。
本文作者为青岛火花收藏爱好者张勇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青岛火柴行业资料的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
对于很多青岛人来说,有一个地方,每个人的青春都留下了很深的记忆。青葱岁月,他们在栈桥东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用另一种语言品味生活。这是“栈桥英语角”。你的记忆在这里吗?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