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校共建项目
央视上海讯5月24日讯(记者唐启云通讯员莎琳娜)30年前,东华大学与上海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作为精神文明共建单位,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了了解华阳的平台、了解平台在上海拉开了“家在华阳”项目的序幕。
近日线上英语角,《家在华阳》三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东华大学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在上海举行。活动现场,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长宁区委统战部、松江区委统战部、东华大学相关领导共同宣布共建“东华大学”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项目重点关注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城市建设、创新创业五个大类。本届活动以“思想锻造灵魂东华大学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校共建项目,共享信任团结”、“科技赋能线上英语角,分享智慧创造”、“志愿者滋养心灵,同理心共同努力”为主题,以“美好生活,融合共画”为主题。赢在未来,共同创造,成就”是主题。 “共同”、“共同”二字,充分体现了学校与社区相互嵌入、融为一体、共同协作的鲜明特色。
活动现场(央视发布受访者提供)
作为“家在华阳”项目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线上英语角,原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亚华在活动中回忆道:“‘群众呼唤,我响应’是我们当时创建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各族学生来到上海读书,需要一个了解上海、融入上海的平台。”
在陈亚华的讲述下,三十年来“华阳之家”的美好画卷缓缓展开。一批批学生走进敬老院,担任周六居委会干部,成为街道干部大家庭的一员。许多感人的故事不断上演。 “我记得每年除夕夜,有的大学生不能回家过年,我们就一起在街上吃年夜饭。这些大学生也很乐意与孤独的老人结对。为社区带来温暖和快乐。”陈亚华说。
东华大学2011级本科生Naubair Saimaiti通过参与该项目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本科时,通过参加老年英语角、老年服务等活动,我亲眼目睹了社区中发生的民族团结故事,也感受到先进基层治理理念的直接推动力民族团结的进步。”她认为,社区是城市治理社区建设的重要单位。各族人民在这里互动、交流、交融,共同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本科毕业后线上英语角,诺贝尔·赛买提前往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他的研究领域是基层社会治理。 “我选择回到新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民族团结进步经验的参与者转变为传播者。我相信,我在上海学到的东西一定能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她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充满信心地谈论未来的就业方向。
近年来,东华大学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形势政策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融入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和品牌效应。连续开展30年的“家在华阳”项目,充分发挥了学校与当地的联动优势。社区居民与学校各族学生结对交流。累计开展活动近200场,参与人数6000余人。各族学生亲身体验了上海。一座城市的温度。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