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笔记,“就像跟很有趣的人在沟通”(附照片)(组图)
商务印书馆出版。 涉及7种语言,全部是钱先生手稿的复印件。
上图是1936年钱钟书与杨绛在牛津大学公园的合影。
《外文笔记》内页有一幅钱钟书的自画像涂鸦。
钱钟书先生素以藏书博学着称,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读书笔记。 2000年,杨绛先生与商务印书馆达成协议,将钱钟书的全部读书笔记复印出版,题为《钱钟书手稿集》。 2003年,出版手稿集第一部《融安阁笔记》三卷; 2011年,出版第二部二十卷《中国笔记》。 近日,钱钟书先生现有读书笔记中最重要、内容最丰富、最有价值、最难整理的《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第一卷出版,收录在《钱钟书先生手稿集·外文笔记》中。钱钟书1935年藏。 1938年至1938年间在欧洲留学的笔记本10本。《外语笔记》全页35000页,笔记本共211本。 预计需要 48 卷才能全部完成。
杨绛:“这些外文笔记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很有用。”
杨绛在《钱钟书文集》序言中解释了读书笔记对钱钟书的意义:“很多人都说钱钟书记忆力很强,过目不忘。但他自己并不认为他就这么好。‘天啊’。他就是善于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书,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读三四遍,不断补充他的笔记。所以虽然他读了很多书,但这对他来说并不容易。算了。”
那么,这种记笔记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杨绛说,这可以追溯到钱钟书在英国留学时。 当他在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读书时,因为图书馆从不借书,只允许他带笔记本和铅笔,任何书都不准落下。 任何痕迹只能在阅读时被记录下来。
德国汉学家、德文版《围城》翻译家莫志一加最先看到这批外文笔记。 1999年夏天大学英语笔记,钱钟书去世半年后,莫志一甲第一次看到装在大盒子里的外文笔记。
“当时,杨先生刚刚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丈夫。尽管她已经处于身心崩溃的边缘,但她仍然觉得自己有责任把钱先生的遗产留给后人。没有她,如果工作的话大学英语笔记,这些笔记就会丢失,不可能成功发表。” 莫志一嘉看到杨绛在笔记上附了很多小页码,有的还加上了注释。 “数千页关于整个西方文学的摘要。这些笔记是用七种语言写的,主要是英语,但也有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拉丁语和希腊语。部分装订书是活页。信封里,很多都是手写的,还有一些是钱先生亲自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刹那间,西方文学令人叹为观止的全貌展现在我眼前,充满了未解之谜。”
此前,莫志一甲通过翻译《围城》结识了钱阳夫妇。 “莫之一甲”这个中文名字是钱钟书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拜访钱钟书在北京的家时给她取的。
2012年,在杨绛的邀请下,莫志一嘉教授接受了她所谓的“不可能的任务”,并动员了她的丈夫莫鲁奇。 钱钟书的《外文笔记》收录了七种语言,莫之一甲夫妇通晓六种语言。
《外语笔记》就像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长桥”。
钱钟书在欧洲留学的第一年读了哪些书? 莫志一甲介绍,主要是用英文写的文学、哲学、艺术史和心理学作品。 圣茨伯里、艾略特、理查德·奥尔丁顿、欧文·巴比特、乔治·桑塔亚纳、洛夫乔伊、简·奥斯汀、查尔斯·狄更斯、庞德等作家的作品。 除了《国家传记词典》和《大英博物馆文献》之外,越来越多的法国原创作品也出现在笔记本中:圣伯夫、古尔蒙、都德、法国、博马舍、福楼拜、维克多·雨果,甚至还有一部《法国俚语列表。” 除了英文和法文作品外,第二本笔记本还包含弗里德里希·罗高的德文作品。 第四本笔记本包含意大利《神曲》和萨福诗歌的英文译本。 钱钟书手写希腊字母。
“其实,钱先生的作品节选并不是随便背下来的。节选的艺术首先是对每部作品的仔细理解。每篇节选的长度差别很大,少则几行读这本笔记,“就像跟很有趣的人在沟通”(附照片)(组图),多则几百页。”原因很简单:作品质量越高,所选作品越贴近他的兴趣,钱先生的摘录也越详细。这些笔记本和档案表明,钱先生总是读来读去,甚至背诵大学英语笔记,并且添加了很多注释和很多帮助,即使在病重的时候,他也没有停止阅读和抄写,或许大学英语笔记,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他在逆境时最好的一剂良药。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都是灵感的源泉,让我们看到一个学者、艺术家令人感动的工作动力。”
(本报记者吴越编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