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登顶珠峰的2个人,为何要秘密起誓?46年后真相大白

时间:2024-11-20 17:47:28 阅读:

介绍

王国真曾说过:“路长于尺,山无比人高”。无论珠穆朗玛峰有多高,总会有人成功登顶。这些登山者将人类的足迹延伸至世界最高峰,书写了人类勇气的故事。

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在1953年5月29日,由两名登山者完成,一名来自新西兰,另一名来自尼泊尔。他们克服重重阻碍,冒着大风和严寒,向珠穆朗玛峰进发,最终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顶最高峰的登山家诞生了!

完成这一壮举的两人在珠穆朗玛峰上秘密宣誓并互相监督。直到48年后他们才说出这个秘密。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保守了40多年的秘密是什么?对于这段历史,我们首先要回到20世纪50年代,回顾一下这两个人的相遇经历。

1.珠穆朗玛峰初识

1953年5月29日,有两人完成了珠穆朗玛峰的攀登:一位是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另一位是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向导丹增·诺尔盖。

埃德蒙·希拉里 (Edmund Hillary) 1919 年出生于新西兰奥克兰,他的家庭是养蜂人。年轻的时候,他身材瘦小,一点运动天赋都没有。体育老师觉得他没有前途,所以每次体育课总是不理他,把他分到体能差的一组。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小子,日后竟然会震惊世界!

当他16岁时,学校安排学生去攀登鲁阿佩胡山。山上除了雪什么也没有。其他学生都觉得无聊,但希拉里却完全沉浸其中。他开始锻炼身体并加入登山俱乐部。虽然体力不强,但登山需要的不是健美的身材,而是充满活力的体魄。这正是希拉里的优势!

二战爆发后,他因身体状况短暂参军,并成为一名飞行员。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乡养蜂。在工作之余,他锻炼身体,学习攀岩技术。 29岁时,他挑战了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山,这座山海拔3700米,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结果,他一举达到了目的,成为当地有名的登山家。

当新西兰不能满足希拉里时,他把目光投向了海外。积极寻找海外登山计划。来自英国的邀请立即让他着迷。正是这次邀请,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2. 第一次到达珠穆朗玛峰,认识丹增

一支英国登山队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正在寻找成员。我得知希拉里在登山方面表现出色,就邀请她加入队伍。年轻的希拉里果断加入,成为其中一员。

想去北京旅游的英语_我想去北京英语_想去北京英语作文

在这支队伍面前,已经有13支队伍挑战过珠穆朗玛峰,但每次都失败了。最接近珠穆朗玛峰的队伍来自瑞士,距离珠穆朗玛峰仅240米。但由于气候突变,他们不得不放弃攀登,撤退。

但每次登山时,这些团队都会招募尼泊尔当地的向导。原因很简单。尼泊尔人是当地的高原运动员。他们不仅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高原环境,而且具有极强的耐力和坚强的性格。尼泊尔人中,尤以夏尔巴人最擅长登山。

夏尔巴人中有一位传奇向导:丹增·诺尔盖。

丹增从小就对珠穆朗玛峰着迷。站在家里,一眼就能看到雪峰。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去珠穆朗玛峰亲自探险。 18岁那年,他离家外出打工。 1935年,他说服了一支外国登山队让他加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想去北京英语,他学习了一些英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跟随登山队,连续多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每当有登山队来到这里,他们都会请丹增带队。丹增凭借自己的天赋和经验,总是能很好地护送登山队,久而久之,他成了当地著名的向导。

1953年,英国登山队准备发起第14次挑战珠穆朗玛峰。此次登山队招募了世界各地的著名登山运动员我想去北京英语,组建了一支多达400人的队伍。团队中有362名搬运工和20名夏尔巴向导。经过分析,他们决定沿着之前瑞士登山队的路线向山上进发。

在备战过程中,希拉里和丹增相遇了,两人被分到同一支球队,作为顶级攻击队之一。两个人分工明确。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希拉里负责开路和攀爬,而精力充沛、耐力十足的丹增则担任向导,并为希拉里扛起一些包裹。两个人向珠穆朗玛峰冲去。

1953年5月26日,之前的攀登进行得很顺利我想去北京英语,大家顺利到达珠峰营地。他们决定在洛子峰半山腰扎营,并进行一些调整。 5月28日,丹增和希拉里登上了珠穆朗玛峰8504米的大关,距离珠穆朗玛峰仅300多米。

此时的天气很好,没有突变的天气,也没有狂风大雪。天气晴朗,适合登顶。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决定先休息一下,再考虑冲刺。 5月29日6点,美餐一顿后,他们向珠穆朗玛峰出发。 11时30分,两人抵达珠峰前。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时代!丹增和希拉里一起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人类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想去北京英语,两人立即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时刻。由于丹增不会使用相机,所以只留下了丹增的照片,而没有希拉里的照片。虽然遗憾,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友谊。在珠穆朗玛峰上待了15分钟后,他们返回大本营,并将视频记录交给了领队。

3. 攀登珠穆朗玛峰后的真相

想去北京旅游的英语_我想去北京英语_想去北京英语作文

一时间,他们成为了世界各地报纸的头条新闻。就连英国女王也亲自封埃德蒙·希拉里为爵士。回国后,埃德蒙·希拉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成为国家的骄傲。 5元纸币上还印着他的头像。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登顶珠峰的2个人,为何要秘密起誓?46年后真相大白,他名利双收。

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质疑。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不是一起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而是丹增和他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埃德蒙·希拉里把功劳从丹增那里抢走了!埃德蒙·希拉里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向公众解释说,他和丹增在珠穆朗玛峰上发誓,永远不会透露其他信息。他们是一个团队!

他的回答显然缺乏说服力,大家越来越怀疑埃德蒙·希拉里是第二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但丹增为了友谊照顾了埃德蒙·希拉里,让他说“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登上了顶峰”。

尽管他和丹增发誓不向外界说出真相,但1988年,40多年后,丹增去世后,埃德蒙·希拉里在1999年马不停蹄地出版了《危险的岁月》一书。书中他说他们首先爬上一片平坦的雪原,然后丹增紧随其后。当两人到达巅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到达了世界之巅!

真相最终大白,书中默认希拉里是第一个登顶的人,而丹增是第二个。但很多人并不买账,因为希拉里之前曾发誓要保守秘密,但丹增去世后,他出书,自己登顶。这不是无证死亡案吗?

然而,希拉里做出了许多伟大的贡献。征服珠穆朗玛峰后,他带领团队前往南极探险。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征服北京、南极洲和第三极的探险家,并被列入世界著名登山家之列,受到后人的尊敬。

结论

回顾世界上第一批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两人的故事,他们为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目标走到一起,并成为患难之交的朋友。登山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两人一起登上了山顶。至于谁先谁后,两人并不关心,留给世人去评判。不管谁先谁后,我只需要知道他们都是人类的闪亮之星。

他们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向世界证明,没有艰难的路,只有勇敢的人。借助科技的力量,人们可以翻山越岭,到达世界之巅。为全世界谱写人类勇气的赞歌!

作为普通人,我们一生也许没有机会登上珠穆朗玛峰,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冒险精神,勇敢攀登人生巅峰,实现人生理想。对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猜你喜欢

年轻人住进养老院,做一场“平静内心”的梦

▲青年养老院通常服务于年轻人觉察自我、身心疗愈的需求。亲近大自然,是年轻人住进青年养老院的诉求之一。试图回答这道难解的题时,青年养老院成了一个落脚点。这不难理解,在自媒体时代,青年养老院需要流量宣传,来这里的人也想证明自己的放松与自在。...

老外看中国:北京在我眼里是这样的

我热爱北京,我想你们有人可能会想,既然这样,北京在我眼里是什么呢?事实上,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贵!总而言之,在北京时,我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不过说真的,我认识的北京人很少,还没法儿对此有特别的印象。事实上,在北京的外国人很多(不过我承认,公交车上的老外不多)。...

北京路牌最好有英文(外国人话奥运)

当时我们就说,北京司机即使不会说阿拉伯语,会说英语也行啊。英语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北京的路标一般都用中英文,这很好。可是我想说,在奥运会期间,仅用英文是不够的。要知道2008年奥运会,有2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团来中国,他们当中有人也许会说英文,有人也许会说中文,但大多数人只会说阿拉伯语。...
北京的房子卖了,全家人都在美国,回国已无根基,还要不要在美国继续打拼,我该何去何从?我决定顺应潮流,暂时放下北京的公司,带着家人去美国闯一闯。我认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就带着妻子女儿飞向资本主义大本营纽约。这是我们离开北京前的家,一套二环内的学区房。...

史蒂芬·斯托贾西奇:我想在中国无锡永久定居

斯托贾西奇一家是美景和美食的爱好者。对于无锡惠汕来说,斯托贾西奇加盟意味着更多。斯托贾西奇和中国的缘分颇深。如果不是大学最后一年来自同学们和当地球队的比赛邀请,今天的斯托贾西奇可能已经是一名出色的电气工程师。2019年3月20日,斯托贾西奇和妻子在上海外滩。斯托贾西奇自己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59岁老学霸要留学英国:学生时代曾是英语课代表

最近,崔和平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去英国留学一年。高中英语成绩一直很好学英语成了最渴望的事鉴于这个基本条件,我选择要学习的事情,都是有实用价值的,比如英语,我喜欢摄影,想参加国际比赛,但是连国外的征稿启事都看不懂,但我天生又不喜欢求人。...

艺术连起埃塞的你和北京的我

小伙子看记者是中国人,用并不流利的英语说:“我知道中国经济世界排名第二,我们这里有好多中国人在帮忙搞建设,我很想去中国……”据悉,《北京之夜》演出团一行,当地时间7月11日,还将为埃塞观众演出一场。...

叶培大:与光同行

91岁的叶培大与中国通讯事业同行,与他满天下的桃李同行,与光同行。”叶培大说。不仅是叶培大。叶培大正是这样一位“老先生”。其实,在叶培大心中,始终有个“文艺梦”。因此,当国门初开,叶培大深感学习外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之重要时,当很多人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时,叶培大想到了莎士比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