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极重度耳聋女孩能与外国网友英语聊天,“想成为像刘玲琍老师一样的人”
全媒体记者 李琪 谢家深
来自长沙的13岁女孩陈林西刚满一岁就被诊断出双耳严重耳聋。 在成长过程中,她注定会比一般孩子更加努力。
用勤奋和坚持去追赶并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打破了“十聋九哑”的“魔咒”。 她不仅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学习成绩优异,还成为英语“尖子生”,能与外国网友流利交流。
继2023年本报报道了中国人物刘玲丽的感人事迹后,这位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3年的“刘妈妈”成为了陈林希的榜样。 4月24日,陈林希和父亲陈波找到三湘都市报,希望得到刘玲丽老师的指导,更好地克服听力障碍,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听障孩子。
她双耳严重失聪,她的父亲辞去了工作来帮助她康复。
陈林西的老家是永州,他的父亲和母亲原本在广东打工。 陈林西1岁时被诊断出患有重度耳聋。 他1岁半的时候就佩戴了人工耳蜗助听器。
“一开始我们很无助,但直到孩子戴上人工耳蜗并对声音做出反应,我们才看到了希望。” 陈波表示,孩子得到了免费人工耳蜗的帮助,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尽快开始康复。 。
2012年,陈波带着女儿来到长沙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中心的人们坦言康复的难度。 我告诉陈波,语言康复非常困难,需要家长有时间和耐心,这对于双薪家庭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妻子商量后,陈波决定辞去工作,成为一名全职父亲,抓住孩子康复的黄金期。
在佩戴人工耳蜗之前,小林兮从来没有听过声音英语从哪里开始学起,所以康复训练需要从“听”开始。 陈波每天不断地和孩子说话,给她读绘本,指导她牙牙学语的发音。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陈波的声音变得沙哑,但他很高兴。 小林兮渐渐能发出声音了,虽然只是简单的“啊”了一声。
把孩子的小手放在声带上感受气流,教她用手感受嘴唇的发音……经过一年半艰苦的听力康复训练,陈林希的发音逐渐清晰,达到95%。 2014年6月,她顺利从康复中心“毕业”。
用勤奋和坚持去追赶,成为最好的自己
陈林希从小就知道自己很特别。 他非常自律、积极主动,读书、写作,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为了培养听力,我走到哪里都玩听,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学会说话,而且能说得更好。” 房间的手套箱里有几件破旧的听力练习设备,见证着她一路走来的努力和曲折。
如今13岁极重度耳聋女孩能与外国网友英语聊天,“想成为像刘玲琍老师一样的人”,陈林希在长沙市第一双语实验中学学习。 她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学习完才回家。 她很忙碌,但也很充实。 “同学们都非常努力,我还要更加努力。” 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很难想象眼前是一个没有有声语言思维的听障孩子。 陈林西告诉记者英语从哪里开始学起,除了日常学习之外,他和弟弟陈竹奇几乎每天都坚持通过视频与留学生交流学习。 “他们教我英语,我教他们中文。”
录制的视频中,陈林希的英语发音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但他词汇量大,语法准确,沟通毫无压力。 视频两端,求知的孩子们讲述着自己的学习生活、风土人情,自信大方。
目前,姐弟俩已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友连线,向外国网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功夫、美食、国粹京剧、奥运建筑……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与外国网友在线对话的视频在网络上的浏览量已超过2亿次,赢得了数百万网友的点赞,被亲切地称为“文化传播小大使”。
(陈林希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奖项。李琪 摄)
陈林西学习成绩优异,获得省、市、区、校级荣誉80余项,荣获2022-2023年度湖南省三好学生、2022-2023年度长沙市三好新概念学生。 2022-2023……这个戴着人工耳蜗的女孩,身材高大,身材虽小,却爆发出蓬勃的力量。 他用勤奋和坚持去“追赶”,克服重重障碍,成为最好的自己。
3月下旬,2024年“新时代湖南好男孩”名单出炉,陈林希和弟弟陈竹琪上榜。
分享经验,在追光过程中传播“温暖阳光”
姐弟俩经常在父亲的陪伴下参加各种慈善活动。 “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我想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陈林希多次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更多残疾儿童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在长沙市聋哑协会组织的听力日活动上,陈林希毫无保留地分享学习方法,利用自媒体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孩子读好书”项目和北京凯尔关爱听障中心“守护者”25分贝”项目发出声音,在追逐光明的过程中,一路洒下“温暖的阳光”。
(陈林希正在练习她最喜欢的书法。)
“蒋梦南姐姐太励志了英语从哪里开始学起,我想向她学习。” 2022年,陈林希通过本报的报道,了解到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清华大学博士生蒋梦楠的故事。 镜头前充满活力、自信微笑的大姐姐成为了她的偶像。 蒋梦楠的坚韧和乐观也成为陈林希向上的力量源泉。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书法家,我希望长大后能到各国学习,把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到更多的地方。” 当时11岁的陈林熙笑着说,他想学好英语。 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
像刘玲丽老师一样,帮助更多的残疾儿童
“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大了一些,戴着人工耳蜗听课,比较困难。” 通过本报的报道,陈林西和父亲了解到了2023年中国人物刘伶利的事迹,再次受到鼓舞。
由于佩戴耳蜗英语从哪里开始学起,陈林希的听力存在“最佳距离”,课堂上的知识点有时会因为听不到而漏掉。 她担心听力障碍会对她今后的学习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刘玲丽老师从事特殊教育教师数十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经验丰富。” 陈波表示希望向她请教。 经记者联系上,陈波与刘玲丽在网上进行了交流。 “孩子们真是养得好啊!” 刘玲丽非常欣赏勤奋的陈林希。 她说:“我很期待第二个蒋梦南。”
对于陈林希学习上的困惑,刘灵丽开导他,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保持积极的心态。 对于陈林希担心影响听力的问题,刘玲丽以自己儿子的经历为例,给出了很多建议和解决方案。
“刘老师人很好,很有耐心,让我受益匪浅。” 陈林希坦言,她希望将来能像刘玲莉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残疾儿童。
记者手记
平凡人的非凡力量有一种力量,叫做榜样,它有自己耀眼的光芒,指引那些追随光芒的人一路前行。 在无声无息中突破,吹响响亮的号角,是蒋梦南的实力; 用一切去解锁沉默的生活,是刘玲丽的强项。 坚定的信念和志向; 青春和成长,都不是陈林希的强项。 虽然他们都是平凡的人物,但却是非凡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