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承:用一生装点中国现代教育

时间:2022-10-11 10:54:19 阅读:

■本报记者陈宇

【面对国家正义的拳击爱国主义】

◆1925年5月30日大屠杀后,圣约翰大学师生组织抗议,但遭到学校阻挠。孟宪成带领中方教授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国旗事件”发生时,他与钱继波等人一起,带领553名学生,宣布“永远脱离圣约翰大学”。此后,他信守承诺,拒绝与外国宗教学校有任何联系,拒绝工信部聘用,拒绝担任华文教育主任,待遇优厚。

【体贴朴实的人民教育家】

◆孟宪成对公共教育的探索,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体贴”。他说:“我们教成年人读书写字,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动机……为了让他们感到被需要并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好从工作和娱乐活动开始。最好是教成年人第一,如果是教科书生硬的,看洋钞票上的字,看路标上的字,教他们记账、写信、开发票。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这也是他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特点。

【从传播西学到回归中国传统】

◆孟宪成毕生致力于西学的传播和研究,但他对传统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自己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是原本是教育的应有之功。” 早些年,他曾向钱牧表示孟宪承:用一生装点中国现代教育,要认真背诵《十三经注》,以巩固汉学基础。晚年,他以中国教育史为最终的学术归宿中外教育名著,着力挖掘和整理优秀的中国传统教育遗产。

大学理想

在1930年代撰写的《大学教育》中,孟宪成对现代中国大学的理想有着高水平和高瞻远瞩的看法:“大学是最高的学府”,但大学的“高”不仅在教育体系的水平,也在于教育体系的水平。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运用智慧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通过这种探索寻求文化和社会的向上发展”。因此,“一所大学的理想是真正包含着人们对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理想”。他提出了“现代大学的理想:智慧的创造,性格的融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孟宪成当时提出的“大学三个理想”后来成为他作为第一任校长的华东师范大学办学理念,这也是他留给学校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学术档案】

孟宪成(1894.9.21—1967.7.19),江苏省武进县人。我国现代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早年毕业于南洋公立学校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1年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进修。回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任教。解放后,曾任华东军委教育部长、华东管委会教育局局长。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2006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批“共和国老年教育工作者”公示名单,是其中唯一教育工作者。

回顾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一代代教育家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经历了从移植西方经验到不断本土化、民族化的艰辛探索。那个动荡的历史。而孟宪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私塾起家,历经西学,留学英美,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为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他时刻审视中国现实外教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不仅善于寻找别山之石,更立足民族传统,

In the 30 years since the 1920s, Meng Xiancheng's name has frequently appeared in many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in Chinese education: in January 1933, the Chinese Education Society was established, and 15 people including Tao Xingzhi were elected as directors, and he was listed among他们; 1942 200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教授29人。他是教育学科的唯一候选人。1951年,任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始终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道,引领着中国教育发展的潮流。

“土佬”其实是“洋学者”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心得_中外教育名著_中外教育名著选读题库

孟宪成1894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早逝后,母亲杨氏将他带回娘家抚养,杨氏家族在当时是名门望族。常州。孟宪成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小时候妈妈教他读书写字,6岁就被送进私塾。据杨家人回忆,孟宪成大部分时间都陪在妈妈身边,刻苦学习。“没见过这么努力的孩子,真是孟师家的后人。”

如果不是时代的巨变,孟宪成说不定也会像父亲一样走上科举之路。然而,20世纪初,清政府因内外侵略,被迫实施新政。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学制、发展新的学校、鼓励出国留学等一系列举措,让中国现代教育步履蹒跚,孟宪成的人生轨迹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重大转折点。

1908年,孟宪成考入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中学(中学部)。1912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外文系。与他同班的林语堂回忆说,“当时,圣约翰大学被公认为学习英语的最佳场所。” 圣约翰的年毕业率很低。十几个人,但只有八个人获得了文学学位。学习期间,他凭借“考试争优,学费不息”的优异表现,在八强中名列前茅。1916年,孟宪成毕业后来到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任教英语,与林语堂、马国基等人合作。曾经的学生梁士秋多年后回忆,“林老师活泼幽默,孟老师端庄精致。”

清华大学当时是一所公费留学美国的预科学校,“借资历、借经验,长知识”是孟宪成的夙愿。1918年赴美随杜威在华盛顿大学学习,主修教育,辅修哲学。1920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后,转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深造。但他因养家糊口而中断学业,于1921年11月回国。对于那一代留学生来说中外教育名著,祖国的崛起、国家的富强是毕生的梦想。

多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似乎并没有在孟宪成的生活习惯上留下太多印记。在清华大学的英语课上,他坚持穿绿袍。就算出国,他在外面也穿着西装,身上穿着妻子亲手为他缝制的粗布衣服。他的孙子孟伟彦也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轶事:“在老上海,我有一次去看牙医的时候,因为我穿着普通的衣服,我身边的老外有时会把目光移开。纯粹的英语,外国人都敬畏,没想到身边的‘本地人’真的是‘洋书生’。”

“国民教育不能托付给外人”

孟宪成留学时,在大洋彼岸,中国在五四时期掀起了“民主科学教育思想”,随着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家的到访达到高潮。知识分子写了文章介绍和评论杜威的理论,他们也在学校里大力试验。对于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来说,实用主义的传播不仅挑战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清末以来传入中国的传统西方教育理念和观念,也松动了根深蒂固的中国教育。存在了几千年。古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学成归来的孟宪成迅速成为“主力军”。他通过翻译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杜威的《思想与教学》等多部教育经典著作,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幅国民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图景。趋势的华丽画面。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同样努力,但各国处理的问题不同”,“不同国家的问题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思考如何本土化和民族化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他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重点。

1933年出版的《教育概论》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杜成贤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仅顺应了当时中国教育学理论的转向,也倡导了中国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立场。最初的教学作品从概念出发,注重演绎。他们的理论体系发展通常遵循“教育的定义”和“教育的目的”的逻辑。在孟宪成的《教育概论》中,第一、二章分别是“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立足于教育的起点——孩子,讨论了整个教育问题。1934年9月,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教育概论》课程的“教材大纲”与他的《教育概论》十分相似,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那时。

孟宪成将国外教育资源国有化的努力远不止是“坐以待毙”——针对当时教会学校普遍存在的“重英文重中文”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汉语自提倡白话以来。1923年,孟宪成回到母校圣约翰大学任中文系主任,开始致力于中文教学改革。他大胆提出了一系列规定:实行中西文学水平统一,中学毕业生达到中国文学新水平方可入学;组织汉语教学研讨会,讨论教学原则,制定课程标准等;为学生编写和出版汉语。出版物。他的语文教育主张,“推动中国国民教育在由古典向白话过渡的过程中重构”。

上任前,黄炎培曾率专家考察圣约翰,认为“提高汉语是当务之急!” 他改革后,“学生国语和英语水平相当”,很多学生上任前只知道“两只耳朵”。窗外不听,只看《ABC》,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兴趣。由于成绩显着,《申报》等地方重要报纸经常报道汉语改革的最新情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然而,这场汉语教学改革最终被一个意外事件打断——1925年5月30日大屠杀之后,上海各界人士走上街头。圣约翰的师生也组织了抗议,但被学校阻拦。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6月1日,孟宪成召集全校华文教授开会,并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如果你是学生,你只知道你是一名学生。圣约翰,但你不知道你是中国人,我们的同胞对外人大屠杀的冷漠,并不能证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意识教育是正当的。” “教师要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学生在讲台上相聚。”在师生的争辩下,校长卜方吉被迫同意学生罢工,下半旗向死者致敬。师生终于“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以孟宪成为首的19位教师带领553名学生,宣布“永久脱离圣约翰大学”,发誓“以后再也不进任何外国教会学校”。校长卜方吉被迫同意学生罢工,下半旗向死者致敬。师生们终于“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以孟宪成为首的19名教师带领553名学生,宣布“永久脱离圣约翰大学”,并誓言“以后再也不进任何外国教会学校”。校长卜方吉被迫同意学生罢工,下半旗向死者致敬。师生们终于“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以孟宪成为首的19名教师带领553名学生,宣布“永久脱离圣约翰大学”,并誓言“以后再也不进任何外国教会学校”。

圣约翰师生的这一壮举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上海学联写信表扬:“在这个国家凄凉的空气中中外教育名著,突然出现了一丝曙光,让倔强懦弱的人坚定了,这是祸中福。……这一次,大学生们只能爱国,比一所崇尚个性为世界的学校,更是无价之宝,更非凡。” 此次事件后,孟宪成也充分认识到“国民教育不能寄托于外人,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 同年8月,他们自己创办了“光华大学”,

走出象牙塔,“为人民建设生活”

1920年代后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新型教育在中国越来越“不能接受”。教育家陶行知直接抨击为“培养小姐、少爷、‘高级废物’的教育”;而孟宪成也发起了反思,他认为,“最大的短板在于教育设施。到现在,普通学生只把学习当做‘读书’,把毕业当做‘资格’。教与学并没有真正做到。”增强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所以,民生就是民生,教育就是教育,还是没有回应。”

面对国难当头,当过时的新教育热潮退去时,如何重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蓝图,是当时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面貌,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为此,许多学者走出象牙塔,走进城市和乡村,开展了一场历时20年的教育运动。其中,孟宪成当然也是:1929年秋,辞去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职务,前往中国第一所培养公共教育师资的学校——江苏省人民 s教育学院和劳动与农业学院担任研究部和学术事务主任。系主任。其后中外教育名著,他在杭州创办公办教育学校,主持江苏北峡公办教育普及试验区,先后探索公办教育八年。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题库_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心得_中外教育名著

面对新生的公共教育,“孟宪成关心的不仅仅是一个学院的未来和发展,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公共教育的发展。受过良好的外语和教育专业训练,他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发展人民教育应该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 (张爱琴) 为此,他阅读了大量世界先进国家的成人教育论文。在成人教育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丹麦农村人民学校运动留下了以“公共教育”为代表的丰富理论成果。但在纸面上,这是肤浅的。公共教育是一项实践性的事业,我们必须回到农村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而孟宪成也很清楚这一点。

那么,中国农村存在哪些问题呢?当时有人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文化的缺失,要振兴儒家文化才能改变,比如梁漱溟用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行的“走平改造”。但孟宪成的回答更多的是“脚踏实地”。他觉得问题在于农民不会过自己的生活。他分析,人民群众绝大多数是直接生产工人,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劳动,少部分时间是休闲。他们以工作为生;他们放松一点娱乐。他们最需要的教育是“提高生活知识”和“满足娱乐兴趣”。

因此,他还教百姓读书写字,他觉得“不如教大人看洋钞票上的字和路上的路牌上的字,教他们记账、写信、开具发票。” 为百姓谋生,他的方法是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办“人民职业家教学校”、“村重农家教、县市重商教”。而如何让他们的闲暇时光更有意义,他主张“以艺术的方式”在北下实验区设立公共茶园和俱乐部,举办话剧、民间艺术、民族技能和公共音乐会,以及图书阅览室。和巡回电影放映...

在杜承宪看来,孟宪承的公共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对民族化的追求,“他将公共教育的首要目标定位在民生培训上,而不是通识阅读、识字、学习文化。他希望通过改善民生来实现民生的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乃至国民经济的改善和民族的振兴。这样的命题符合孟子“有生有恒”的思想……他对公共事业的探索教育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体谅’。”

在里瓦河畔践行“大学理想”

孟宪成曾说:“现代国家没有一个不把教育视为国家的命脉,没有一个不努力培养师资的国家;为了完善中等教育计划,没有一个国家这不提供高等教育教师培训。” 自1921年在东南大学任教以来,孟宪成近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与大学有关。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和通过公共教育启迪人民智慧是他认为的“教育救国”的两种方式,而这两者在他一生的学术思想中紧密交织。

如果说《人民教育》中的孟宪成是“脚踏实地”、“体贴入微”,也是1930年代写在《大学教育》中的,那么孟宪成站在整个人类教育史上的巅峰,有着悠久的历史。术语的观点。展望中国现代大学的理想——“大学是最高学府”毋庸置疑,但大学的“高”不仅在于教育体系的水平,还在于“人的应用”真、善、美的智慧”。就追求而言,在这种追求的基础上寻求文化和社会的向上发展,代表着人们的最高努力。” 所以,“大学的理想实际上包含着人们对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理想。。”

在他看来,现代大学的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智慧”。大学的精神首先在于发挥研究精神,致力于创造和发明。“迄今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中,没有一所大学是教师不与所谓‘创造性知识’竞争,学生不坚持所谓‘原创研究’的”;二是“品德之道”。他曾引用哲学家怀特海的话,“大学的存在就是成熟与年轻的结合,寻求成熟知识与生活热情的融合。” 这种陶融的培养,应该通过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微妙同化来实现;第三个是“

“在孟先生对大学精神的把握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西方大学的三项任务——研究、教学、推广——的内涵,也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大学》的理解。 . “三德之道”——“德行、亲民、至善”——精神的传承。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 " 杜承宪评论道。

孟宪成当时提出的“大学三个理想”后来成为他作为第一任校长的华东师范大学办学理念,也是他留给学校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从1951年建校到1967年逝世,华东师范大学是孟宪成一生中最长的“岗位”,他为这所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师范大学献身。

“对于华东师范大学来说,很幸运有孟宪成老师负责校务。” 这是全体师范教师的共同心声——建校初期,面对“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孟宪成明确高师要“顺势而为”。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水平的角度看与综合性大学。秉承这一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教师教育与学术质量并重,以科研带动教学,开创了中国教师教育的新局面。在他的带领下,华东师范大学在初创时期生机勃勃,

作为校长,孟宪成从不打断自己的理论研究,无论多忙,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1956年9月,孟宪任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导师,开始系统地教授中国古代教育史。有学生回忆,“第一堂研究生课,黑板上整齐地写着六个字:‘古代史料’,没有一句客气话,讲课安排得井井有条……能从头到尾都这么吸引人。学生,老派功底扎实,儒学和清代考证都是很好的渊源;该班是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国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他的领导下,华东师范大学后来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史中心。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孟宪成倾注了大量心血,致力于挖掘和整理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遗产。主编出版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文集》等一系列古代教育专着。该班是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国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他的领导下,华东师范大学后来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史中心。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孟宪成倾注了大量心血,致力于挖掘和整理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遗产。主编出版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文集》等一系列古代教育专着。孟宪成着力挖掘和整理优秀的中国传统教育遗产。主编出版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文集》等一系列古代教育专着。孟宪成着力挖掘和整理优秀的中国传统教育遗产。主编出版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文集》等一系列古代教育专着。

Returning to the Chinese spirit and tak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as the ultimate academic destination is no coincidence for Meng Xiancheng - he has always ha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 "No one can declare independence from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is own society. The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origin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As the scholar Zhang Aiqin said, “although he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disse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Western learning, he always paid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nation’s own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trived to explore the world’s education. Looking for the road to China's rejuven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外教 education... and finally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study of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s in middle schools."

"I don't know how many 'sympathetic' educators from ancient times have exhausted their energy and even contributed their lives to decorate our educational history into such a splendid and solemn. The stories of their lives can purify us even more. The impetuous spirit inspires our courage to struggle. The food for the educator's spirit will also be obtained from here." Meng Xiancheng wrote this passag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his early years, which is exactly the portrayal of his educational life.

Today, the name "Meng Xiancheng" has already become the personification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revisiting his story, every teacher's dream of a teacher will become more solid and rich--In December last year, Normal University The students paid tribute to their old principal with an original master drama "Meng Xiancheng" written, directed and acted. Meng Xiancheng's actor Huang Tiance,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said emotionally, "'The creation of wisdom, the Tao Rong of character, the n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is not only 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 that Mr. Meng thinks, but also the ideal that he has worked hard for all his life. Our young students will also forge ahead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 spirit and integrate their ideals into the caus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

猜你喜欢

)》是BBC推出的一个教育研究项目,邀请5位中国老师来到英国学校进行教学,将中国教育与英国教育相对比的纪录片,2015年这部纪录片播出。纪录片中的中式教育在英国中学中试行,让我们看出了不同教育方式在不同国情下产生的不同效果。但是中式教育,并不只意味着当下中国的教育,而是包含了自孔子以降中国数千年来的教育理想、教育传统和教育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书单

可是,还是经常有家长说:“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是不知道该给孩子准备什么书。”或者:“买了很多书,但孩子不愿意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读和选读的书目,教育部门的专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列好了详细的清单。家长不仅要自己主动读书,更要成为家庭阅读的建设者和分享者。如果家长能与孩子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帮助孩子学习阅读与思考结合,阅读的效果就更上一层楼。...

“世界书架”上的中国

新华社天津4月24日电题:“世界书架”上的中国“几个世纪前,正是因为‘世界书架’上有了这样的书,中国的故事才能为更多人知晓。“近年来,我们中文原版图书销量已经超过外文书籍,《我们仨》《活着》等中文小说热销不断,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希望阅读原汁原味的中文著作,因此我们会把国内优秀作品第一时间放在这里展销。中国图书正在从内容上与“世界书架”深度匹配。...

浅谈中西教育之异同

我认为主流教育的核心就是延续文化,启迪智慧。中式教育的思路是识字、背诵、开讲、格物。中式教育更关注人与人,西式教育更关注人与自然。中式教育方式偏理性、偏教条。从历史和长远看,中西教育方式无优劣之别。若要发展自然科学,只能从教育入手,只有让孩子从小在自然科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大力发挥艺术的熏陶和启迪,必不能采用1+2+3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中国旧式传统学问的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