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学校 走近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时间:2023-12-17 20:10:01 阅读:

这所看似普通的寄宿学校,11年来一直在奇迹与非议中度过。 叶希欢 摄

温州网讯 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乐清市乐城公办寄宿学校。 是乐城镇主办、乐清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 自1999年创办以来,坚持不走常规教育路径,尤其擅长培养各类“竞赛高手”。 尽管受到赞扬和批评,学校和校长叶建新始终保持低调。

近日,学校向全国公开招聘多名优秀高中教师,年薪20万元。 几条短信过后,不愿接受媒体采访的叶建新决定打破沉默,回应外界对“魔鬼教学”方式的质疑。

“牛”校被誉为“乐清第一”

美丽大方,开朗健谈,笑容满面,这是谢阳给人的第一印象。 再过几个月,她将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继续深造。 今年,她的高中(1)班44名学生全部考入重点本科大学。

谢阳在乐清七里港读完小学后,转学到乐城公立寄宿学校读初中。 2007年,她考入该校高中部,该校只招收该校初中生。 大二时,她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一名,获得了考入北京大学的资格。

今年,学校首届190名高中毕业生中有14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有两名学生在乐清市高考文理科中获得状元。 尤其是重点理科本科录取率高达78.5%,超过温州今年参加高考的所有学校。

“这不可能,我不相信。” 我市的一些高中老师对乡镇办的全日制公办学校能取得奇迹般的高考成绩感到摇头,但打开学校网站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乐城公立寄宿学校的前身是乐城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999年更名,并设立寄宿班。 时任乐城镇三中校长叶建新受命创办。 当年,学校通过媒体发布广告,招聘国家特级教师6名,年薪10万元。 “高薪聘请名师”迅速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第一初中原计划招收288名学生,但报名的学生却超过了500人。 最后,乐清市教育部门特批扩大招生。

三年后,首批348名初中毕业生中有41人考入乐清中学,录取人数位居乐清市第一。 其中,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1人,全国数学竞赛、浙江省自然竞赛一等奖9人。 第一批毕业生在家长的质疑和同行的猜测中成为一匹“黑马”。

学校门口的宣传橱窗里,历年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名单让人眼花缭乱。 据统计,2002年至2010年,学校有460余人次在全国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等竞赛中获奖,其中90余人次荣获全国一等奖。 省市各类比赛获奖人数1000余人次。

2005年至2008年,学校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浙江赛区第一名,连续两次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 2003年,被命名为“温州数学家的摇篮基地”。去年,学校参加在南非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团体赛中名列第一,获得团体冠军和个人“三枚金牌”。

寄宿学校英语_英文寄宿学校_英语寄宿学校怎么读

这所“牛”学校被当地人称为“乐清第一”。 叶建新校长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因办学成绩显着,升任乐清市教育局副局长、校长。 他和他的学校受到了外界的高度赞扬,但也伴随着不少批评。

在赞美和批评中独自行走

和很多名校的校长一样,叶建新在学校放假后就躲了起来。 最近,他偶尔出现在办公室,现场有不少孩子考不上分数线的家长在排队,希望能“买”初中名额。 在乐清,很多人都为自己的孩子就读这所学校而感到特别自豪。

在温州市区,不少家长对学校学生的应试能力既印象深刻,又批评不已。 他们认为,学校利用“魔鬼式”教学培养“竞赛高手”,以获取加分,挤占温州中学的招生名额,存在不正当竞争。 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温州中学在全市独立招生120名学生,学校分别录取了33名和35名初中生。

2007年,迫于舆论压力等因素,乐城公办寄宿学校成立高中部寄宿学校英语,只招收该校初中部学生。 但外界对学校教学模式的批评依然层出不穷,称教师进行教学违反教育规则,对学生不人道。 总体思路是,学校让学生在第一年完成初中或高中三年的其他课程,然后集中精力专攻数学等学科竞赛,让学生在国家、省级竞赛中频频获奖。并获得市级竞赛并获得保送名校的资格。 这是应试教育制度的极端体现。 “杀鸡取卵”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变成“高分低能”。

一班原高中生谢阳对这种说法感到非常愤怒。 她专程从乐清七里港的家中来到学校接受记者采访。 她说:“有人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我们班的同学都会唱歌跳舞,这算低能吗?” 随后,她还特地用手机发了一条短信:“没有公政府,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公政府,我都会永远为自己是一名公政府而自豪。”人!”

今年被清华大学提前推荐的郑志伟获得了国际城市数学邀请赛金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 但在数学老师卞红平眼里,郑志伟并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 他兴趣广泛。 他喜欢阅读文学经典和打篮球。 他的外语和写作也是一流的。

“北大、清华等名校的自主招生工作不是儿戏,而是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录取学生,所谓的高分低能完全是想象出来的。” 校长叶建新表示,如果学生能够在一年内完成并消化初中或三年高中课程,那么老师和学生都绝对是天才。 这是不可能的,但学校确实采取了与常规不同的教学模式。 “我非常感谢高教部门对此一直采取包容的态度。因此,只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被“妖魔化”的学校 走近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外界如何评价并不重要。”

独特的“魔鬼教学”方法

在叶建新看来,全国教育专家编写的初中或高中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都是面向大众的,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 因此,学校从全国各地高薪聘请专门教师,将教材粉碎并重新整合,然后从初中开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无论学生成绩如何,都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有学习空间的,增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灵活处理作业,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让他们摆脱困境,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今年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并被推荐的叶以群说,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她长期寄宿在亲戚家。 她从小学到初中的考试成绩都不是很好,在班里只排名第26名。 后来寄宿学校英语,她的父母想尽办法将她转到公立寄宿学校。 初中、高中六年后,她觉得老师的教学速度虽然很快,但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于是她报名参加了物理兴趣小组。 高二、高三时期,叶依群两次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英语口语能力也相当不错。 曾参加温州英语风采大赛并获奖。

英文寄宿学校_寄宿学校英语_英语寄宿学校怎么读

“老师先讲一个知识点,然后要求我们掌握考试点,然后进行拓展,提示重点考试内容,然后找一些典型的考试题让大家做。” 叶以群说,如果学生一时消化不了,老师就会对其进行个别辅导,逐渐将学习内容推向更深层次,大家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 到了高三,他们就习惯了,完全没有那种压抑的感觉了。

和叶逸群一样,谢阳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但初二上学期,她的自然科学考试只考了60多分,在班里排名倒数第三。 当时她感到压力很大。 校长和老师们经常鼓励和辅导她,很快她的成绩就赶上了。

叶建新说,除了这种个别的心与心的交流,学校还坚持每年两次与学生进行“季节性谈话”。 首先,秋季,学生会感到身体疲劳; 第二,下雨天,学生容易心烦意乱。 如果不重视学生的身心不适,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你不需要说太多。 课后、饭后有意识地与学生聊天可以缓解压力。 此外,学校还打破了每学期课程安排的僵化模式。 学校在分析每次月考的结果后,会灵活调整作业安排,从而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对于备受争议的竞赛辅导教学方式,叶建新表示,竞赛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数学等有天赋的学生来说,名师辅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竞赛高手”仍然可以学好其他课程内容。

叶以群说,获得数学复赛等数学竞赛资格的学生,在赛前五个月里寄宿学校英语,每天晚自习都会花一两个小时做奥数。 比赛前一个月,我每天大约花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我基本上专注于自学和解决问题。 这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强制“魔鬼训练”。 觉得难的同学可以选择放弃,但基本上很少。 每个人都享受着学习成功的喜悦,有一种充实的满足感。

一组数据显示,学校创办以来,中考及中考合格率、优秀率均明显高于温州市平均水平。 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达到100%,中考平均成绩和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均居乐清市第一。

“大众现象”能否复制?

乐城公立寄宿学校再牛逼,也不是“神”校。 她实际推行的是精英教育模式,有好学生、好老师、独特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令人震惊的“大众现象”。

据该校《1999-2010年学校成绩展示》宣传册显示,2007年至2010年,初中毕业生考入乐清中学、温州中学和该校高中的比例分别为47%、71%和71%,分别。 51%和55%。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成绩达到省二级重点中学录取水平以上的学生,才能免费入住我校高中部。

乐城公立寄宿学校凭借其较高的声誉,招收优质小学毕业生,高中部向学校招收优质初中毕业生,再通过以高考教学为主的“一主计划” 、学科竞赛教学、艺术体育专业教学。 “双翼”教学模式造就了第一批高考学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 当然,温州市区的几所名牌高中也具备生源好、师资好的特点,但拿乐城公办寄宿学校第一次高考成绩与他们进行比较显然还为时过早,严格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如今,这匹“黑马”在奇迹与非议中走过了11年的办学历程。 学校一些老师认为,学校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不仅在于招生和学习方法好,还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 从初中开始,学校鼓励对某一学科特别感兴趣、有学习能力的学生竞相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自发学习。 如果学生觉得竞争性学习困难,影响其他学科的均衡发展,可以自动退出,但大多数学生都能坚持到最后。

“其实公立学校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神秘寄宿学校英语,每个学校都可以照搬。” 叶建新说,说到体验,就意味着“喊”,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喊”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记者 叶喜欢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