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
【搜索】
作者:黄忠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教授); 童莹(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副教授)
学者小传
方梦之,1935年出生,浙江省嵊县人。 上海大学教授、翻译家。 1957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早年从事科技情报翻译、研究和编辑工作。 1978年调任教职。 创办《上海翻译》杂志并长期担任主编。 2014年起被任命为国际生态翻译研究协会期刊名誉主编、顾问。 曾任上海科技翻译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他倡导中国的应用翻译研究,发表《中国翻译研究辞典》等45篇文章,主编、翻译、撰写文章210余篇。 曾获上海科技翻译学会、上海外国文学学会、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终身成就奖。
方梦智(前右)与应用翻译行业的同事们。 图片由作者提供
“小黄你好,我是方梦智,你能给我们提供一下你今天谈到的文章的《上海科技翻译》吗?” 一位长辈上来,用“王”的声音说出了“黄”字! 时间:1991年4月,地点:无锡太湖畔。
“谢谢方老师,不过这篇文章是《中国科技翻译》要求的,这是我硕士论文的一章,我再给你一章,好吗?” 年轻人很快回答道。 此时距离他硕士毕业才半年。 当他第一次参加会议时,就受到资深学者的邀请写论文,他立刻感到受宠若惊。
丈夫和蔼地说:“先送过来看看。” 第二年,要求的论文成功发表。 无形中,丈夫的单纯和爱,为我这个翻译专业的年轻学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多语言种子
1944年秋,日军占领上海期间,小学生方梦之被迫学习一年日语。 日本投降后,他改用英语。 为了学好英语,父亲让初三的他寒暑假去表弟家补习。 在这里,他阅读原创作品并接受一对一的辅导。 1951年,方梦智考入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 毕业后,他被推荐为大连外国语学院插班生。 后来,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留校,担任助教学习。 他还经历了两年的俄语教育。 经过原版教材的精耕细作,老师几乎阅读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俄苏著名作家的全部著作。
他生来就对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回忆,“只要一有空闲时间,那些歪歪扭扭的外国字母就会像‘寄生虫’一样爬进我的心里。” 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山东一家厂矿企业。 他苦苦学习了三年多的俄语仍然在梦中“干扰”着他,他无法摆脱。 休息日,他经常去大明湖畔的山东省图书馆阅读外文报刊。 他学习的语言数量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增加。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自学德语。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每周去南京工学院上两三次日语课,并翻译、校对日语专业文献。
对于译者来说,双语是一把“双枪”。 小时候在语文课上,他默写、朗读、反复背诵五言、七言短诗,受到基本审美的熏陶。 当他稍大一些时,父亲为他订了四本经典。 他还自己买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通俗哲学》,甚至《少年机电工程师》。 无论你感兴趣什么,无论艺术还是科学,书读多了就会有创造的欲望。 1959年,在《哨兵》发表处女作《我的苏联老师》,表达外教感激之情; 1964年《雨花》发表《矿区晨歌》。“文革”期间,他阅读国外科技报纸的简报,捕捉到苏联科研机构因体制冲击而转型的迹象。变化,于是他写了一篇长文《“苏修”科技的没落》。
图片由作者提供
翻译意识萌芽
当他上小学时,身为商人的父亲经常督促他练习珠算。 从初中开始,方梦之就喜欢观察和思考生物,后来又迷上了组装矿物收音机和电子管收音机。 中专三年,他理论与实践并重。 他学了铸造、钳工、刨床、钻床等,还去工厂实习过。 “血液里流淌着工匠的基因,他愿意接触机器。”
我在大连外国语学院读书时,学校开设了一门特色课程,叫“工业俄语”。 方梦之的翻译意识也在那个时代萌芽。 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翻译教学颇具特色:老师随身携带一卷纸,每个例子一张,挂在黑板中央,中文和俄文一一对应。 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并分两堂课讲解了一种翻译方法,理清了意思,引导他不断领会翻译的真谛。
1957年底,俄语助教培训班停办,方梦智带着中专所学专业被分配到济南,在省供销合作社所属加工厂担任技术员。 ,负责全厂机械设备的锅炉运行和维护。 学习。 1958年初,他“被委以重任”——修建炼铁车间,并修建一座三层小高炉,全部由他一人设计建造! 除了读书,闲暇时他还喜欢动手动脑,摆弄器皿、敲煤油炉、开柜子、修理家具,既丰富了生活,又保持了与科技的接触。
双语能力奠定了基础,科技爱好为他的科技翻译插上了翅膀。 出身于自行车生产经营家庭的方梦智到济南工作后,偶然发现了俄罗斯版的“双人自行车”。 他翻译了几页,投给人民体育出版社,居然被录用了。 该译本出版于1959年,当时方梦之24岁! 在大连造船厂同学的帮助下,他翻译了《船用蒸汽锅炉自动控制》,仅一年后就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进厂后,翻译给了他精神上的安慰。 1960年代初期,他开始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院出版的《机械制造文摘(动力卷)》翻译校对稿件,每月约1万字。 校对稿件都是在他工作的矿井锅炉旁的汽包房里制作的。 大炉房既是车间,又是翻译室。 左边是一本字典,右边是摊开的手稿。 蒸汽和水的“噗噗噗”声似乎是他深度翻译作品的伴奏。 两个转变同时发生:锅炉房的能量转变,和他的语际转变。 喧闹的环境培养了他的心理平衡和稳定的思想,锅炉房成了他与世隔绝的隐居处。 翻译与他所学的相符,他诗意地生活在那里,翻译了数十万字的科技资料。
1964年,矿领导问他是否愿意享受政策调回上海与家人团聚,还是根据他的专业特长调到江苏冶金研究院当专职翻译。 他一心要事业而不是安逸,所以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就选择了南京。 他一上任,就像米缸里的老鼠一样,一头扎进自己梦想的文字海洋,尽情地“啃”下去。
经过三年的基础工程学习、四年的外语课程、六年的工矿苦干,他将英、德、俄等国近百万字的文献翻译成中文。 一转向专业翻译,就成了专家:任《冶金报》季刊编辑,经常为重要科研项目提供选题咨询服务,收集、翻译、研究和整理资料、摘录并编写文献,还定期对英、俄、日、德等语种文献进行专题综述。 1975年,参与广交会英文翻译; 1976年受邀编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金属材料实用手册》“进口钢材”部分。 他在编辑上花了不少功夫,从外来资料中去粗取精,扭转有利效果,总结调整,突出重点,注释背景。 译文几乎没有翻译的痕迹。 他实践过目前国内最需要的外译和异译。 2013年,他在文章中写道:“多年沉浸在科研氛围中,积累了翻译实践经验,新的科技知识日渐先进,科学思维潜移默化,科研方法日新月异。”深受影响,创新思维在心中涌动。”
著名学者王佐良给方梦之的信图片由作者提供
走向应用翻译研究
学者必须具备理论素养。 中学时,方萌选修了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制造技术等理工科基础课程,以及一些大学课程。 他对快速算法情有独钟,曾写过一篇文章发表。 尽管没有得到回应,但对该主题的独立研究开始了。 当他上大学时,大多数人认为俄语语法很无聊且难以理解。 然而,20岁的方梦智在经过三轮语法学习后,认识到了理论课的道理。 他进一步研究并产生了初见神秘的感觉。 在助教班学习期间,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图书馆参观,阅读《文学报》、《文学史论》、《文学评论》等报刊。 他还与同行组织了文学理论学习小组,每两周举行一次讨论。
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是从中外语言的比较和教学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语言翻译理论开始被系统介绍。 方梦之以此为理论基础。 凭借自己的多语言能力和丰富的互译实践,他本能地比较中外语言,看到它们的异同,并得出规律。 从此他深刻地理解了翻译的本质和原则; 在领悟翻译的真谛后,他开始从微观到宏观研究翻译理论,培养翻译人才。 积累的翻译经验使他明白实践可以丰富教学,使理论引用更加自然,也可以验证翻译理论。
“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确实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面对应用翻译研究,方梦之正在一步步逼近:从语言到技术,从技术到应用,从应用到理论。 他发现,用语言科学来理解翻译理论并分析实践合肥小窗英语培训机构怎么样,很多具体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这对于翻译方法和转换层次的研究尤其有帮助。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主题下学术界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他走向翻译研究前沿的敲门砖。 而科技翻译涉及到科技风格,这就成为了最好的切入点。 1989年出版第一部学术专着《科技英语实用文体》,获得良好反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佐良表示,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国内似乎没有第二本书”。 中国海洋大学杨子健教授肯定本书是1983年至1992年“取得突出成果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可以说,本书的出版突破了国内科技理论研究的瓶颈。当时的翻译,使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 1998年,该书全面修订为《英语科技风格:范式与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入世”,各类应用文体翻译相继出现,科技翻译难以一概而论。 方梦之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变化,并以文体为切入点,出版了一系列致力于建立应用翻译学的选集和教材、专着。 浙江大学郭建中教授称他为“中国当代翻译学发展的开拓者、推动者和建设者”。 他立足中国实际,以热切而冷静的目光看待新思想、新成就,用理性反思解读古今中外的翻译观、哲学观和话语体系合肥小窗英语培训机构怎么样合肥小窗英语培训机构怎么样,突破了福尔摩斯谱系的模糊性。的翻译研究。 翻译学的定义,明确提出了“应用翻译学”学科,建立了中国翻译学体系和翻译学建设的方法体系。 他的研究体现了跨越时空的二维方法和分为三个部分的“应用”。 “中国式”思维。 其中,三分法是方孟智翻译思想的独特之处,其中以“一体三环”理论和“宏中微观”理论最为典型。
“一体三环”理论中的“一”是指翻译本体论,包括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和翻译历史。 “第一环”是指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第二环”是与翻译相关的交叉学科。 “三环”指的是文化和翻译技术。 苏州大学王宏教授认为,“一体三环”理论指出了翻译研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体论。 该规则由三部分组成,对翻译研究相关学科进行划分,以突出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蓝红军发现,“三个环勾勒出一个由多学科交叉的翻译研究方法组成的内部翻译和外部翻译体系”。 江南大学鲍同发教授指出,“一体三环理论是翻译研究中现当代哲学认知属性和与本体论、认识论相关的智力建构的创造”。
“宏-中-微观”理论是应用翻译理论的框架,它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极具创新性。 在方梦之眼中,应用翻译研究特别注重“顺木自然,达其自然”的原则合肥小窗英语培训机构怎么样,而介观研究则是“顺木自然”的方法,即“顺木自然”。连接宏观翻译理论和微观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韩江洪教授指出:中观层面的引入“不仅仅是术语的简单改变,更是传统翻译研究方法本质上的演变”。 由于宏观理论侧重于翻译三原则和翻译活动三要素的应用,它将翻译的主体(人)和客体(文本)整体融为一体,使传统翻译理论落地,微观地进行翻译。技术研究上天,强调翻译的社会性,彰显翻译的个性。 中间的观点侧重于翻译策略,涉及策略三要素和策略三元图。 顶层可以来源于理论推演,底层可以来源于实践翻译经验的分类和强化。 它从微观层面探讨语法、修辞和逻辑的三位一体关系,将翻译技巧纳入理论范畴,加深对技巧的理解。 方梦智通过实践证明,“宏观理论需要从中观理论向更加贴近实践的转变。 中观理论也是下层理论的媒介,微观理论对上层理论有反馈作用。 这三个层次的理论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实现翻译的“道”、“术”、“艺”的融合。
1955年,方梦之(左三)与同学、外教合影。 图片由作者提供
传播应用翻译研究
方梦之以《科技英语实用文体》奠定了应用翻译学的基础,推动了翻译学的创作。 同时,他以多种身份推动翻译学的发展。 方梦智作为教师,培养了一批批应用型翻译人才和翻译理论研究者。 1978年,他进入上海工业大学,担任大学英语教师,偶尔上俄语课。 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为研究生开设翻译课程。 此时,西方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十分盛行。 方梦之用自己宽广博大的思想触角,吸收各学派的精华,重新思考翻译教学。 他成为国内最早研究语言对比和翻译技巧的研究者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显着提高。 方梦之不仅言传身教,还将自己作为专职翻译的全部经验传授给学生。 他还将自己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所学到的知识编成教材,使其他大学的师生和后代受益。 《从大学英语四级到专业阅读》自1992年出版以来,已出版教材10余套。 每本教材都遵循科学实用的原则编写,体例新颖,安排灵活。 适合教学和自学,已成为高等院校许多相关专业的“标准”教材。
作为主编,他以《上海翻译》为平台,为研究者提供交流机会。 1986年《上海科技翻译》创刊时,方孟智任副主编(实为常务主编)。 大学时期主持校报,后来又在南京办过一份科技信息杂志,锻炼了他出色的编辑能力; 他养成了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并在担任《上海科技译》主编时进一步发扬光大。 他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用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思想,锚定学科发展方向。 2005年,刊物更名为《上海译文》,栏目也随时而变,顺势而为。 但出版的初衷和宗旨没有改变——以应用翻译为目标。 他始终倡导并践行作者、编辑、读者一体化的办刊理念,保持期刊的学术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坚持翻译、期刊、出版三界联动,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帮助当地人翻译理论的建设和传播。 2013年,方梦智将这个学术平台的接力棒稳步交到了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手中,现在又交到了上海大学付敬民教授手中。
作为积极分子,他组织了多次会议,在中国掀起了应用翻译研究的热潮。 1985年初,上海科技翻译学会成立。 方梦智担任学会领导,组织和参加了多次全国性翻译学术会议。 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全国各地举办了20余场大型应用翻译学术研讨会。 正如中南大学贾文波教授所言:这些会议对于“凝聚共识、壮大团队、稳定方向、推陈出新、繁荣学术界”发挥了重大作用。 此外,《上海翻译》编辑部还陆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翻译大赛、全国翻译教师暑期研修班等,以文会友,以会建团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应用翻译理论的研究,为翻译学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作为词典编纂者,方梦之推动了翻译学的规范化,为确立翻译学的独立地位做出了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翻译学的发展,参与并主编了7本词典。 其中,1991年版《中国科技翻译词典》以人为主线,梳理了我国科技翻译史。 这是我国第一部科技翻译家用词典。 2004年出版的《翻译研究辞典》是按照术语明确、简洁、科学、系统的原则编写的。 深受刚接触翻译的同仁青睐,被多所院校收录为考研参考书。 20世纪末,国外翻译理论大量引进,新理论层出不穷,新术语层出不穷。 业内人士不知所措,常常感到困惑。 这本词典就是应这一需要而制作的,收集了所有翻译术语并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接受。 、理解、消化、接受。 2011年出版的《中国翻译研究辞典》以“中国”为中心,以“一体三环”为编纂依据和原则,突出学术史料。 2019年推出的《翻译学词典》与时俱进,收录了许多新世纪快速发展领域的新词。 本书大小适中,繁体版和简体版均适用,适合刚接触翻译研究的读者。 上述翻译学词典系列的编写,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思想,既着眼于当前的起步,又着眼于未来的展望。 它兼具实用性和理论性,推动了中国翻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方梦之就像一粒种子,在汉语应用翻译的土地上发芽、生长、成长; 同时,他也是一名播种者、开拓者、培育者、呵护者。 今天,中国的应用翻译研究已是一片沃土,硕果累累。
学者忆往事
“大跃进”飓风刮过后,遍布全国的小高炉不复存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家矿业公司。 这是一个露天白云石矿,分为总部和矿区两部分。 总部位于长江之滨,拥有行政大楼、机修车间、碎石车间、专用码头、仓库、员工宿舍等设施。 矿区距长江约3公里,是地势较高的宁镇山脉的残部。 山体高约100米,植被浅,便于露天开采。
刚到总务部工作时,我干过一些零活:挨家挨户抄电表、卖饭票、刻蜡纸油印(相当于现在打印文件)、发薪日“护送”掌柜、骑马等。开三轮车去城里的银行提取麻袋里的现金。 。 总之,人们没有固定的岗位,整天忙忙碌碌。 他们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终于有一天,工作人员突然通知我去距指挥部3公里的矿区烧炉子。 锅炉是特种设备。 按照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劳动局培训并取得执照。 我在中专学的是锅炉制造,免试。 这可能就是我被调动的原因。 我们这一代人充满了“螺丝刀”精神。 我们遵守规则,服从命运。 当然,我们随时准备好被派遣。 然而,我研究的是电站锅炉,它与我将要面对的家用锅炉——俗称鞭炮锅炉(因其形状而得名)有很大不同。 这种锅炉为立式,高3米多,原理简单,仪表和辅助设备很少,一目了然。 虽然我没有操作经验,但我有信心。
矿区距离“炎夏”总部工会阅览室较远。 为方便矿工借书,矿区设立图书借阅处。 筒子楼宿舍一般是四个人一间房。 我和室友共用的房间兼作阅览室。 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架和一张阅读桌。 大部分书籍都是文学和艺术书籍。 房间负责,每周开放3次。 阅览室里人来人往,这里是信息聚集的地方。 工人们喜欢来这里交流,不仅是关于矿井中的问题,还有他们的读书心得。
人们印象中烧炉子是个又黑又脏又重的工作,但我却觉得在矿井里靠烧炉子谋生很轻松。 手握铁锹,手握笔,工作与文学思想交融在一起,在人生的惨淡中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态度。 在浩瀚空灵的矿山里,这可以说是最适合我的位置。 炉边翻译、炉边学习成为我走出低谷的一步。
锅炉房位于生活区北端一角,与卫生间、开水房连为一体。 除了平日里定期洗澡、开水之外,很少有人光顾。 翻译需要孤独和孤独。 对我来说,炉室既是车间又是翻译室。
锅炉室分为两个房间:内外。 在外部房间的中间,一个高高的垂直锅炉面对面。 在内部房间里,有一个钢架,上面有一个沸腾的水鼓,直径为1米,距屋顶3米。 另一方面,墙壁上有一个工作台,这也是我的书桌。 工作台有两个抽屉:一个用于螺丝刀和扳手等工具,另一个用于我的手稿,书籍和文具。
日常劳动是间歇性的,非常规。 就像学校课程一样,它甚至可以准确。 在1960年代初期,同学向我介绍了我的“机器制造文摘(功率量)”(第8卷)(第8卷),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Chongqing分支发表,速度为每月10,000个字。 在三年的自然灾害期间,物质资源很少,工资很少。 这笔手稿费不过是及时帮助弥补小家庭的缺点。 诚然,更重要的是翻译给我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舒适感。 校对手稿都在锅炉旁边的蒸汽鼓室中产生。 毕竟,蒸汽鼓室不是为阅读和写作而设计的。 它是高而黑暗的,北墙上有一排小窗户。 弱的光照亮了蒸汽鼓,但无法到达工作台,因此白天必须打开灯。 我把字典放在一边,散布了手稿,然后看着原始手稿。 有时我很快写作,有时我对它进行了周到的研究。 翻译与我研究的专业一致。 这些句子和单词一样好,语言障碍很少。
当干煤在鼓风机的帮助下遇到激烈的火灾时,大火利用氧气的力量。 火花在炉子中飞来飞去,火焰升起,直奔炉墙。 有时,加入煤炭后,炉门不会及时关闭,炉子的火焰跳到炉门的外墙上,一波热量撞到了脸上。 随后,熔炉温度升高,蒸气压的增加。 这就是我每天不到两个小时燃烧炉子的方式。 此外,辅助任务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例如煤炭运输,灰烬清除,清洁炉子清洁,燃气和水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以及水沸腾的室,浴室清洁等。工作序列和心态取决于自己的控制和调整。 燃烧炉子时,请专注于操作并专注于任务。 在向浴室的水槽或蒸汽桶中供应蒸汽时,随着蒸汽冲洗时,会有“泡芙,泡芙,泡芙”的声音。 有节奏的声音不会阻碍冥想,您仍然可以沉浸在翻译中。 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似乎已经建立了思想和稳定的思想。
锅炉室不仅是将煤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热能的地方,而且还可以转化两种语言。 火,蒸汽和水在这里相互作用,知识,思想和语言在这里相撞。 锅炉房成为了我从世界撤退。 这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而且还是阅读,翻译和准备课程的地方。 领导人和同龄人很少拜访,让我一个人呆着。 用双手和大脑,我行使体力,提高了知识,并完成了数十万个单词的翻译。 两年多后,我开始担任专业翻译。
- - 从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21 Edition的Fang Mengzhi撰写的“翻译森林中的破碎阴影”
“每日景”(2023年1月2日,第05页)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