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不磨蹭的孩子,你要学会用这4个心理学法则,效果立竿见影
如果要列一个排行榜,对那些让家长抓狂的教育问题进行投票,我想“孩子太懒了”肯定会排在前三名。
儿子今年读三年级,每天的磨砺和拖延让我分分钟崩溃。
每天起床,我都要醒来,我的眼睛是睁着的,但我却感到困倦,总想回去睡觉。不喊几声就起不来。
带他出去的时候,我必须忍住怒火,看着他以0.5倍的速度收拾东西、穿衣服、穿鞋子。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一看到门口的奥特曼,他就忍不住把它捡起来玩起来。已经......
尤其是在作业的时候,如果我还能保持慈母和孝心的话,那么在作业的时候,我真的会各种抓狂。
回想过去的日子,我因为他太懒而骂了他N+1次。实在是太累了。
结果效果不好,再过多的催促,儿子就变成了老人,完全不为所动。
为了解决他的拖延症,我不得不开始参加专家课程和阅读育儿书籍。
没想到,我居然被发现有教育问题。
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我反复思考,努力学习,学以致用。
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的变化英语难学吗,我知道这是我学到的四种心理效应造成的。
《超限效应》
你的催促加剧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很多家长会发现:
孩子的动作迟缓、拖沓,单靠催促并不能改变什么。事实上,越是催促,孩子就会变得越慢。
有一次,儿子的学校布置了一项手工制作灯笼的任务,需要家长陪同。
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放在了桌子上。他坚持要找一块一次性桌布来盖住它。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就要求准备一块抹布。
如此一来英语难学吗,十分钟过去了。
当时我正着急洗菜做饭,就催促他赶紧过来开工。
但一坐下,他就跑到厨房去洗水果吃,说自己饿了,不吃点东西什么也做不了。
看着时间被他一点一点地浪费,我心里那股不知名的火瞬间就爆发了,忍不住对他破口大骂。
终于,那个作业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但他却要一直做到晚上十一点。
时间长了,作品质量差,母子关系陷入僵局。
坦白说,我一度怀疑儿子的理解有问题。为什么我这么劝他,他还是不为所动?
后来我读了心理学专家胡慎之的一段话:
妈妈越催促,孩子动作就越慢。系鞋带、吃饭、写字都变得越来越慢。
这其实是孩子对母亲的攻击,或者换句话说,是孩子对母亲对待他的方式的反击。
孩子用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来证明父母的失败,有点损人不利己。但人的潜意识里却有这种需要。这是攻击的需要,也是愤怒的表达。
突然我意识到,这和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的孩子受到太多、太强烈、太长时间的外界刺激,他们就很容易变得极度不耐烦或叛逆。
甚至可能陷入无限循环:
急——别动——再催——慢动——催三遍再请——更不愿意动。
你也想想吧。
如果是我,如果别人一直催促我培养一个不磨蹭的孩子,你要学会用这4个心理学法则,效果立竿见影,我会觉得很烦,甚至会故意放慢速度,让别人着急。
因此,想要改变孩子的摩擦行为,家长管住自己的嘴很重要。
比如,当我决定控制自己,不逼他的时候英语难学吗,儿子一开始还是犹豫的。
但半个小时后,他看了看时钟,发现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做完。他拿出练习本,坐在书桌上写字。
事实证明,有时候沉默真的比有声更好。
放下催促和唠叨,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不仅让他对自己负责,也收获了成长的惊喜。为什么不呢?
《定位速效实验》
细化目标,提高孩子效率
之前在群里看到有妈妈求救的语音留言:
“我真是要疯了,都十点多了,他作业还没做完,其他孩子都睡了,就他一个人磨磨蹭蹭。”
我听后心情复杂。
现在的孩子作业确实很多。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都要报到、过关。
就像儿子每次回家,都会打开作业清单,每科的各种详细安排。
别说他看后头晕目眩,就连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喜欢磨磨蹭蹭,而是目标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现象:
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往10公里外的村庄。
第一组的学生跟着导游走了不到两三公里就开始抱怨,因为他们不知道村庄在哪里。
中途,抱怨的学生越来越多,负面情绪迅速蔓延。
到最后,整个团队都郁郁寡欢,一片混乱。
第二组的学生事先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在10公里之外。
但一路上并没有任何路标。他们只是跟着导游走,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要走多长时间。
于是,有人开始抱怨走路速度越来越慢。
对于第三组的学生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不仅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还可以看到路标,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走得很顺利,终于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定位速效实验”。
可见,孩子的拖延症与目标不明确、过程漫长有关。
于是和儿子商量后,我对他的学习做了调整:
首先了解他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作业,帮他把作业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估算出每个目标大概需要的时间,这样他就知道要做什么。
比如,前半小时做中文,做完后休息放松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吃点东西或聊天,然后再花半小时练习英语,继续放松十分钟。 。
以此类推,当每个短期目标完成后,我都会及时反馈。
这不仅消除了一次性完成所有作业的紧张和压力,也为儿子留出了放松、调整状态、重新投入学习的时间。
这几个月来,儿子每次做作业前都会做好计划,效率逐渐提高。
当孩子一次次实现小目标时,也是他获得成就感、重拾自信的高光时刻。
“蔡尼克效应”
降低任务难度,减轻孩子心理负担
《超级家长》里,有一个12岁的男孩,名叫龙伟。
我考试得了27分。玩游戏的时候我充满了活力。做作业的时候我连连打哈欠,却无从下手。
坐在书桌前,要么发呆,要么玩笔。最后作业往往不交。
看着他在妈妈的质问下紧张得双手无处可放,以及无法背诵“六乘六等于多少”的尴尬英语难学吗,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按理来说,他这个年纪的孩子,不会故意拖延作业,被妈妈打骂。
但从他的紧张和焦虑中可以看出,他迟迟不能完成作业的关键是学习对他来说很难。
很多时候,孩子们无法推动一些明显紧急要做的事情。
不要仅仅判断你的孩子喜欢磨蹭,因为这很可能与要做的事情的难度有关。
“蔡尼克效应”也指出了这一点。
人们对未完成的任务比已完成的任务印象更深刻。
也就是说,那些因难度高而暂时无法完成的事情,会成为孩子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疙瘩。
表面上他在胡闹,并不关心是否能及时完成;
事实上,当他选择拖延的时候,他的身心都没有放松。相反,他会因为“心中的忧虑”而变得烦躁、痛苦。
想要快速把事情做好,提高效率,重点是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有一个轻松舒适的状态。
了解了这一点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我的做法是让他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开始。
比如,在所有的作业中,他记英语单词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就让他先完成这个作业;
一般完成1~2个简单的任务后,他会明显感觉到成就感,逐渐放松下来,不会像刚开始时那样狼狈。
放松下来之后,他终于可以做数学或者其他比较难的科目了,相对来说会更专注、更快。
这个方法持续了两个月左右,我惊喜地发现:
我的儿子比以前更加自信了。即使那天他要完成很多作业,他也不担心。
看着他每天成功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浑身散发着满足感,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激发他的进步欲望,无论多么困难他都愿意花时间。继续用精力去做。
他经常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自然惩罚法则》
变主动为被动,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教育专家尹建立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事业有成的母亲,为了指导孩子做好作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她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几乎每天都监督孩子们的作业,但孩子们却很讨厌,经常做不完。他们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垫底。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尹建立听到妈妈催孩子写作业,她瞬间明白了:
“你已经欠数学老师三份作业了,还欠英语老师两份作业,今天不做的话,就欠更多了!”
提醒您的孩子写得更快并没有什么错。
但妈妈的做法和语气只会让孩子觉得作业是老师的,不是我的。
而且,孩子也会想:我完成与否并不重要。反正妈妈会推我的,我就不怕。
我以前也陷入过类似的误区。
比如,儿子上学迟到时,我只是简单地帮他收拾书包,然后再跟他说话,但他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气得我真想打他。
自从学习了《自然惩罚法则》后,我决定学会放手。
有一次,到了睡觉的时间,儿子还埋头玩乐高,英语作业一个字也没碰。
我没有催他,只是提醒他“该睡觉了”,然后就转身回屋了。
第二天,他因不做作业而被老师严厉批评。他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不敢再玩了。
上学也是如此。我会提前告诉他,如果他7点还没有准备好,我就无法送他去学校。到时候他就得请奶奶带他去坐公交车,这样很容易迟到。
起初他不为所动,继续徘徊,我也没有再推他。一天结束后,我向奶奶做了简单的解释后,就挥手告别了。
那天,儿子确实迟到了。学校打卡迟到后,他的动作明显加快了,甚至开始催我出去上学。
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智慧来自经验,经验来自错误。
自然惩罚的法则就是要让孩子经历懒惰的后果,付出代价,吸取教训。
这样,你就能不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调整自己的节奏,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断自觉地加快速度。
看着儿子一年来的成长,我越来越感触:
孩子并不是生得慢,也不是故意拖延、拖延。
只是有时候,他跟不上大人的脚步。
俗话说,教育孩子如蜗牛同行。
所以,别担心,多给他一点时间,多一点关心。
我们必须相信,他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了。父母能做的就是用坚定不移的爱去接受他,耐心地从正面引导他,让他找到自己的节奏。
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