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网红教师③丨邹涛:一门在线课程播放量超50万次,大学通识课也能教出“新花样”

时间:2023-09-24 02:09:00 阅读:

四川在线记者 钟凡

名片

邹涛,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获得的荣誉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电子科技大学十佳“我最喜欢的老师”等; 主讲的核心通识课程《外国经典文学选读》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思想政治示范课、省级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级核心通识教育示范课程,配套该课程的在线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英语大学慕课平台官网_大学英语慕课平台_英语大学慕课平台app

人物故事>>

近日,在国家级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上,邹涛发布了第十五期课程《现实思考的外国文学经典选读》的学习内容。

在电子科技大学,邹涛是第一批录制MOOC的老师之一。 “外国文学经典选读与现实反思”慕课的雏形是她在校任教的核心通识课《外国经典文学选读》,聚焦现实生活,通过外国文学的欣赏来启迪人生。作品。 截至目前,该课程在线播放量已超过50万次。

通过无形的互联网,邹涛从狭小的校园走向了广阔的互联网世界,在“没有围墙的大学”实现了“普及世界”的梦想。 她常常想,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的时代,他会有多少弟子,会受到多少人的喜爱!

从小受父亲影响

立志成为一名教师

邹涛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一个偏远村庄。 她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 她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私人教师。

“当时我们当地农村识字的人很少大学英语慕课平台,教师也很短缺。” 所以,从邹涛记事起,他的父亲就总是早出晚归教学生。 “村里的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是他教的,后来有一些课程去了农村初中,主要教数学、物理、化学。我回家后经常备课、调整教案。” 邹涛说,虽然父亲在家里话不多,但在童年记忆的昏暗灯光下大学英语慕课平台,她确实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对教学的热爱,同时也看到了当地人对老师的尊重。 。 “当我们在街上遇到我爸爸的学生时,他们都会恭敬地过来打招呼。有的学生结婚后还会专程到我家来,向我爸爸请教孩子的教育问题。”

英语大学慕课平台app_大学英语慕课平台_英语大学慕课平台官网

由此,邹涛潜意识里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渐渐地,一颗闪闪发光的“种子”在邹涛的心里悄悄种下:我也想当一名老师。

英语大学慕课平台官网_大学英语慕课平台_英语大学慕课平台app

邹涛

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遇见网红教师③丨邹涛:一门在线课程播放量超50万次,大学通识课也能教出“新花样”,邹涛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正式成为外国语学院的一名教师。

最初几年,邹涛教授英语文学文化、大学外语等相关课程。 “当时我们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主导课堂。” 后来,通过博士学习和出国留学,邹涛在加强知识储备的同时,对课堂教学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

2010年,邹涛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旁听了一位美国教授授课的课程。 “教授要求学生每堂课前完成阅读笔记,并为他准备至少两个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让邹涛深受触动——在国内传统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较弱。 “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等待老师提问,很少听到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

设计“翻转课堂”

通识课程也能教“新花样”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开始建设一批核心通识课程,并从全校教师中招聘课程带头人。 想要进一步尝试的邹涛申请建设了《外国经典文学选读》课程。

然而,在电子科技大学这样一所理工科学生相对较多的大学里,如何才能让理工科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产生兴趣呢?

首先大学英语慕课平台,必须拉近外国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因此,在课程之初,邹涛就决定将外国文学与当下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当一系列“养不起”事件引发全国普遍存在的道德焦虑时,她觉得自己必须发挥作为教师的道德引导职能,为改善不良风气做点事。 她在一本外教中发现了《堪萨斯》,这是一篇关于危机时期的道德选择和后果的短篇小说。 她通过这部小说让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罔顾正义的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她还及时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写进论文《认知研究与伦理批评相结合下的外国文学教学》(2017),进一步激励更多同仁共同行动。

英语大学慕课平台官网_英语大学慕课平台app_大学英语慕课平台

邹涛

大学英语慕课平台_英语大学慕课平台app_英语大学慕课平台官网

据邹涛介绍,这些案件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我们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选取文学文本进行相关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想象作者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为什么做出相关反应和选择,并结合当前问题思考这些选择对社会和自己的影响,从而在相互激励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模式,成为‘美丽的人’。”

课堂上,邹涛也强调倾听学生的声音,甚至鼓励同学主动“反对”她。 在她看来,与自然科学课程注重“寻求外在真理”不同,文学课程更注重“寻求内在真理”,“依靠文学作品来探索人性的现实,这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努力”。 。 去感受、去经历、去想象。 真理是不明确的,学生需要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体验真理,而不是老师直接向他们灌输一个真理。 这也是高中和大学的区别。”

这种“翻转课堂”也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 学生提出的精彩问题常常引发全班讨论的高潮。 其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用作期末考试问题。

从三尺讲台到云教学

她的在线课程浏览量超过50万次

为了扩大课程的范围,2016年,邹涛尝试将这门课程录制成MOOC。

“我第一次尝试是在暑假期间,只有我和赵敏、廖雪玲两个研究生,我们重复了十多次。” 虽然课程内容很熟悉,但每次讲座持续近一个小时,包含近万字。 如果没有提词器,很难保证稿件没有错误。 邹涛记得,“每次都要重复很多遍,每次录的时候都满头大汗。” 后来,在学校信息中心老师的帮助下,MOOC终于成功录制,并命名为“外国文学经典选读”,课程名称为“现实思考”,已上线中国大学MOOCs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由于课程预留了作业,邹涛期待网友的反馈。 很快,越来越多的校外学习者参与到课程讨论中,该课程在网上走红。 “他们包括学生、老师,甚至还有律师、工人和各行各业的人士。” 在邹涛看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一根网线连接在一起,大家参与共同话题的讨论。 学习经历是惊人的。

“有人发邮件给我,告诉我她一边吃方便面一边听我的课。听着听着,她突然发现自己和课文中的主角一模一样。她说,她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私人的世界里。” “世界并没有把个人梦想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总是没有价值延伸的地方。每一件事情完成了,就失去了意义……”收到这样的消息,邹涛也会想到他自己的教导是,“就像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突然迷失了方向。他会觉得高中的目标是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后他会做什么?更长远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帮助他们明确人生方向,建立良性、正确的价值体系。

邹涛更喜欢称这些参与讨论的网友为“学术朋友”。 她觉得,通过课程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与“学友”们共同成长。 截至目前大学英语慕课平台,邹涛的MOOC《外国文学经典选读与现实思考》在线浏览量已超过50万次。 她领导的电子科技大学课题组已开设230多个课程。

对于未来,邹涛希望与“校友”们一起学习、成长,开发出更多优质课程,服务学校和全社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