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李卫东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基本含义。 分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相关问题,探索改革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有效对策。 建议开展分块英语教学,分析竞赛要求,实施项目化教学,将竞赛准备“常态化”并融入日常教学,加强对参赛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训练英语教育培训行业分析,将竞赛内容与英语有机结合课程教学、优化英语评价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介绍
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促使我国各大中小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英语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 无论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但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存在着明显的边缘化、低效和滞后问题。 难以合理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导致高职学生英语学科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 等受到较大影响,无法满足当前各类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形成更符合学生的英语教学新机制。 '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基本含义
综上所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指教师根据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活动,通过运用知识促进学生提高。的技能。 个人的英语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可以辅助他们“在学中学习”和“在竞赛中学习”,将教、学、竞赛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他们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张金龙,2022)。 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背景下改革和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人才培养和英语竞赛相辅相成,有效改革和创新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高职英语,全面测试和评价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此外,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的支持下,高职英语教师可以获得有效途径,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形式,从而促进更高水平的高职英语教学。职业英语教学。 传统的职业英语教学方法已成为职业英语和专业应用英语教学的保障,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专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例如,要注重相关行业、岗位和英语竞赛内容的合理结合,关注外企对英语人才提出的相关要求等,切实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和变革。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的时效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发展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
高职英语教学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指教师在开展具体的英语教学工作时,引导学生通过技能竞赛来表达个人的学习和积累的英语知识英语教育培训行业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实际生活。 结合情境教学,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实践型人才。 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创新意义。 竞争不仅仅是一种竞争形式,而是获得良好检测结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基础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检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和调动相关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工作者。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姜丽萍,2021)。
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英语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和语言能力。 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助于提升教师英语教学能力,提高学生个人实践效率,形成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机制(张娟,徐曼曼,于晓曦等,2021)。
三、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竞赛内容脱节
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表现,只注重教学内容,忽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过于笼统,导致教学内容与竞赛脱节。内容。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沟通与交流,加上课程内容规划不合理、类型、板块划分不明确,不仅不利于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他们知识点混乱,难以有效学习。
(2)缺乏完整的竞赛准备和参与教学机制。
在参加高职英语竞赛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一个相对清晰明确的参赛计划,不知道如何备战。 他们盲目地做以往的比赛试题和知识点的复习和记忆,无法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突出自身参与优势(郑品苏2021)。 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学校也缺乏相对规范的参赛者选拔流程,这让参赛学生感到不公平和不公平,缺乏学习英语热情和积极性。
(三)缺乏专业英语技能培训
职业院校尚未开展专业英语技能培训,不利于专业实用英语人才的培养。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过多依赖教材,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交流,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听力、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导致他们参加英语比赛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不愿意参加英语比赛,甚至回避或干脆放弃英语比赛。
四、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一)开展分块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块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根据英语竞赛标准和要求,结合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英语教学策略,优化并不断改进英语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就业为教学导向,促进英语竞赛内容和英语教学内容 有机结合,加强自身专业技能、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分析竞赛要求,实施项目式教学
遵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原则,以英语课程教学为基础,以英语竞赛目标、任务和需求为学习导向,对现有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构,进一步细化整合英语竞赛内容,合理融入英语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体现英语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的和谐交融与共鸣。 通过收集各类英语竞赛信息,整合形成高职英语竞赛测试信息库,研究分析竞赛要求和标准,分析竞赛特点、内容和规范,将竞赛要求和内容全面落实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推动竞赛项目、技能训练、教学过程、竞赛内容有效衔接,竞赛评审规则和标准与课程考核挂钩,实现学生英语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良好提升(王冬,2020)。
(三)让竞赛准备“常态化”并融入日常教学
1、建立一支熟悉竞赛评审标准、教学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
在组建教师队伍时,要充分结合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突出分类、优势互补的原则。 根据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情况,可以以大学英语俱乐部的相关活动为载体,以定期的团队教研为切入点,让高度负责的英语教师担负起责任。施工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根据各类英语竞赛特点,结合参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优势和侧重点,建立英语竞赛真题库,团队自主研究,英语竞赛题库的开发和扩展。 英语口语比赛指导应重点考察参赛学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掌握信息要点并用图解的方式进行描述,以及现场复述和灵活回答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团队还应结合自身优势合理规划英语竞赛,对参赛学生进行动态调整和分析,实现竞赛指导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配置; 教师指导竞赛的成绩要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考核和推荐晋级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充分调动教师指导竞赛的主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建立完善的选手人才储备和选拔体系
根据高职院校英语竞赛具体情况,合理构建动态调整、双线选拔的人才储备和选拔体系,提高英语参赛学生队伍素质。 首先挑选基础知识扎实、英语发音准确、知识面广、台风技能好、心理素质强、反应敏锐的学生组成“库”。 其次,“双线选拔”具体是指根据高考英语成绩选拔新生,然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对每个学生的细心观察来选拔比赛候选人。过程。 这就为参赛学生构建了一个“预约池”; 对参赛学生进行动态调整。 在选拔英语选手时,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英语进步情况。 对于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学习进度较大的学生,可以调整到“库”中,不达标的学生将被淘汰出库。
(四)加强参赛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培训
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参加英语比赛时。 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交流,加强实际应用,更好地练习英语应用能力,了解英语应用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喜欢英语竞赛的氛围。 在全新、主动、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下获得更多的学习效益和比赛经验。 这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保证。 只有培养专业、优秀的英语人才,才能形成竞争的人才梯队英语教育培训行业分析,从而带动群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整体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应不断加强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的培养。
(五)将竞赛内容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课程
为了有效促进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的有效融合和有机衔接,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为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两大项目组,并可设置相关课题。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竞赛内容将促进竞赛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法的合理融合。 为了有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摆脱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脱离社会、职场应用、日常生活的弊端,教师在辅导参赛学生时,必须找到正确的突破口。 、整合、优化和不断完善英语教学资源,根据英语竞赛考核内容重新规划和设计英语知识教学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进一步巩固英语听说能力,从而做到英语竞赛指导与经常性教育教学并举,形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齐永志、蒋一凡,2020)。 教师“在赛中教”、“赛中赛”,学生“在赛中学”、“赛中赛”,实现了“教、学、赛”与“用”的真正统一。
(六)优化英语评价体系
英语教师在坚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结合赏识教育的相关方法,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评价的重点。 英语教师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机制、评价理念等方面构建和发展新的英语评价体系。 例如,通过竞赛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灵活、科学的学分置换评价体系。 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考核已全面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将英语竞赛成绩和日常学分灵活兑换纳入英语考核体系,实施英语综合水平考核。 例如,参赛学生在省级英语竞赛、省级以上英语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二等奖及以上的,可免参加英语课程期末考试。 同时,奖励证书可相应兑换2-5个学分。 这种灵活、激励性强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背景下更好地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从而推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 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机制。
结论
在高职英语课程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优势明显。 它不仅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中诸多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英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效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也有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深入发掘潜力种子选手,形成良好的培养梯队,带动整体英语学习氛围,从而达到点对线、线面教学的教学效果。 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育培训行业分析,利用省、市、校各级的英语活动和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可以充分激发学校整体英语学习的热情和氛围,促进英语学习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达到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
引文
姜丽萍. 2021.“三育”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7):75-81。
齐永志、蒋一凡。 2020. 高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基于山西财经大学营销策划大赛的经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S1):83-86、89。
王东. 2020.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应用的思考——以高职移动通信专业为例[J]. 辽宁高等职业教育学报,(12):38-42。
张金龙. 2022.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方法研究[J]. 辽宁高职院校学报,(7):52-55。
张娟,徐曼曼,于晓曦,等。 2021.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辽宁高职教育学报,(6):43-46, 60.
郑品素. 2021.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创新管理研究——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5):233-234。
(本文首发于《英语老师》2023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