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中国传媒大学: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教育

时间:2024-06-15 20:32:54 阅读:

央广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郭俊)央广网“我的大学·高考直通车”节目5月30日正式上线,各高校招生办老师、特色学科老师、学生会干部纷纷来到央广网,以直播形式详细介绍学校概况,并实时解答网友疑问。

小学二年级英语从哪方面学习_在学习方面英语_生活学习方面

本期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嘉宾:招生办副主任张培培、电视学院副院长叶明瑞、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院长唐妮娜

中国传媒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大学。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进”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进”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扬道德、学以致用”的传媒人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需要、能应对未来传媒挑战、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优秀传媒人才。

主持人: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张培培:学校目前有8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35个,北京市一流专业22个,大致可分为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管理、语言学、媒体技术等五大类,各类别的一流专业包括:

文科类:戏剧与影视文学、广播电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艺术设计、摄影、艺术与技术、音乐表演、环境设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

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互联网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传播学。

语种:英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汉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马来语、意大利语。

传媒管理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

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主持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殊举措?

张培培:坚持实践育人,打造“以人为本、以工为本”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学得快”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搭建全流程联合实践平台,整合实践育人资源,构建以交叉融合、联合实践特色实践项目为核心的实践项目体系,搭建产学研深度联合育人平台,推行常态化实践作品展示机制,鼓励和引导优秀实践作品对外展示交流,持续推进系统性实践教学改革,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

坚持交叉融合,打造“主修+辅修+微专业”立体化专业培养体系,培养“强”拔尖创新型传媒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与各学科建设发展深度融合,设置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等必修课程,加强不同专业学生新思维、新逻辑的培养。通过辅修专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跨学科学习机会。开设微专业,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并开发交叉学科课程,打通主修与微专业的学分互认方式,建立中国传媒大学特色小学分、精品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的微专业教育模式。

坚持以书立人,打造“文化为体、课程为旨”的通识教育体系,实现以“强后劲”支撑人才成长。着力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实现以书育人、以文立人。同时,积极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坚持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创新性地提出由“立德修身、博学睿智、强身健体、美育心智、勤奋竞艺”六部分构成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特色赋能”,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

主持人:叶院长是电视学院的副院长,听说电视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王牌,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电视学院吗?

叶明瑞:我们真的配不上王牌这个称号。应该说,中国传媒大学每个学院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亮点和优势。就我们电视学院而言,作为我国广播电视视听媒体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机构,也是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我们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也是A+学科新闻传播学科的主要负责单位。电视学院还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单位、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北京高校新闻出版专业组主任委员兼秘书处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会网络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处单位,引领着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

因为我们电视学院的名字里有个“电视”字,人们往往有一个狭隘的理解,以为我们只是从事电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今年是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作为一所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学校,电视学院陪伴大众传媒从最早的报刊杂志到广播影视,再到如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学院的专业也是最早服务于报刊杂志的新闻摄影专业。伴随着传媒的发展,我们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如今的电视学院专业教学体系完全着眼于传媒行业发展的前沿,定位于培养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平台、不同渠道内容制作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小学二年级英语从哪方面学习_在学习方面英语_生活学习方面

师资队伍方面,电大拥有一流的师资阵容,连续5次荣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018年《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新闻传播学科首次获此殊荣。此外,电大还2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人:电视学院有哪些特色专业?

叶明瑞:在数字化浪潮下,电视学院全面开启向智能媒体教育转型,开设了国际新闻传播、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辑出版(新媒体方向)、数字出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校本艺术专业)等7个本科专业,2个学术型硕士专业、3个专业型硕士专业、2个博士专业,设有英语实验班、现场记者班、综合新闻工作坊、国际教授工作室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秉承“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优外语”的一贯办学宗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的专业涵盖了从传统视听内容的拍摄、写作、编辑、摄影,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出版,以及立足国家立场和使命,融合本硕博教育的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应该说,今天电视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设置,是与今天媒体深度融合的总体趋势相一致的,也呈现出高度复杂、交叉融合、协同融合的特点。

主持人:首先请唐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国际媒体教育学院的情况。

唐妮娜: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2014年9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直属学院,目前学院在读中外合作办学学生500余人。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以“汇聚中外优质教育资源、传播中国智慧”为办学理念,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办学,设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合作开办传播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开办广告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专业为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开办的传播学(媒体与全球化)、新闻传播学(国际广播电视)和媒体经济学(文化与博物馆管理)专业;博士专业为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开办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

同时,我院还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和管理工作,目前在校留学生400余名。在诸多活动或实践课程中,致力于打造中外师生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师生融合,提升本土国际化水平。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

唐妮娜:我校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联合办学的本科传播学项目每年招收60名学生,采用2+2中外双学位和4+0纯中文学位两种模式。

1、中国传媒大学—密苏里大学学习模式(2+2)。已在中国传媒大学完成一、二年级学习,符合基本要求并通过选拔的学生,可申请前往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继续进行交换学习(选拔名额不超过15名)。

在该培养模式下,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承认学生在中国传媒大学一、二年级已修读的学分,在完成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中外联合专业培养项目全部课程要求后,符合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该校新闻学学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承认学生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的学习经历和学分。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学习并获得该校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最长有效学习年限内,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学位认证并达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要求后,准予毕业,颁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书;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

2.中国传媒大学——中西融合学习模式(4+0)。学生主要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按照中外联合专业培养方案,前两年重点学习中国传媒大学的通识课和专业课,四年完成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的专业课程。

在此培养模式下,学生完成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15门课程并通过考试,即可获得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颁发的学习证书。

学生按规定完成中外合作培养专业课程,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颁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书;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

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联合举办的广告学专业,采用4+0培养模式,学制4年(最长有效学习年限6年),授予中外双学位。学生在达到双方培养标准及英国留学签证要求后,第三学年可自愿选择到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学习,可参加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校际交流课程,获得学分,但这不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学生按规定完成中外联合专业培养项目课程,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颁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书;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 学生在有效学习年限内完成中外合作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达到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得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学士学位。

主持人:那么“中外合作”办学体现在哪些方面(办学特色)?

唐妮娜:学院国际化特色突出,一是中外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中方专业课基础扎实、外方专业课前沿性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外方承担的专业课数量和学时占全部专业课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学习方面英语_生活学习方面_小学二年级英语从哪方面学习

二是师资队伍中西合璧。中方专业教师大多具有外教或访问学者背景,部分教师拥有海外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84%。合作国外大学通过“直派”方式与中方开展联合教学,英方教学团队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83%,美方教学团队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70%。

此外,学院专门设立研学中心,开展学术英语培训、外教一对一辅导、第二外语教学、数据技能培训、PBL(Program Based Learning)海外名师项目、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以及学术界和业界前沿讲座等,搭建素养教育平台,为全方位育人奠定基础。

PBL工作坊:学院三次承担教育部中外人文教育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PBL项目,邀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20余位海外知名大学教授来学院开展工作坊。

同时,学院着力打造外教共建课程,让中外学生一起上课,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化能力。

学生特点:视野开阔,英语语言能力强,表达沟通能力较强。

主持人:今年中国传媒大学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和新变化?

张培培: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招生政策主要有三大亮点在学习方面英语,第一是优化升级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设置,第二是改变部分艺术类人才的选拔方式,第三是在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具体如下:

一是优化升级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设置。2024年是中国传媒大学重新布局未来人工智能的一年,学校推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学校全面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发展新纪元。优化升级一批一流本科专业,调整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传播学(智能与计算通信)、行政管理(媒体与数字公共治理)招生方向名称,优化升级专业培养方案,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设置。继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计划,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首次招生,新增招生计划120人;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招生计划增加20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计划分别增加30人。

其次,部分艺术类专业选拔方式发生变化。一是非校考专业的艺术类专业。按照教育部艺术考试改革要求,自2024年起,我校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方向)、广播电视导演(文学导演方向)、广播电视导演(电视编辑方向)、艺术管理等艺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直接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不同招生省份采取分专业组、分招生代码、分招生批次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与其他普通专业不相互调整,实际情况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告为准。二是艺术校考专业。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侨胞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报考我校艺术类校考专业的考生,须通过全省艺术类统考,同时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并取得合格证书,高考成绩达到普通本科线,方可填报艺术校考专业志愿,按校考成绩排序录取。所有校考专业(含招生方向)不再分性别单独设置招生计划,不再分专业单独设置高考文化科目最低分数要求【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中国传媒大学: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教育,不再采用按文化折算比例排序、按综合成绩排序两种录取方式。

最后,我们在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在学习方面英语,根据我校往年本科招生规定,学校在报送材料时一般承认省招生办报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为准。

为保障考生利益,减少提档、专业录取的不确定性,自2024年起,学校在提档、录取考生时原则上承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数。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只取增幅最大的分数,不得超过20分。不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专业安排招生计划的艺术院校考试专业不适用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和分数。

主持人:能否介绍一下学校的招生类别和今年的特殊录取路径?

张培培:学校本科招生类型包括普通招生、特色招生、民族特色招生、招收港澳台侨生。普通招生包括普通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非校考艺术专业、国家特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特色招生专业包括校考艺术专业、高校特色专业。民族特色专业包括藏族高中班、新疆高中班、新疆合作专业、国家民委特色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

除艺术类校考专业、高校特色专业需参加校考或学校组织的面试外,其他录取类型均通过高考直接录取,无需提前参加任何考试,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直接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对应批次高考报名表。

对于普通招生:学校在专业招生时,将遵循分数优先、符合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填报分数、专业偏好、各专业招生计划数,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学生。专业之间不设专业等级差异。如考生愿意调整专业,将按照填报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转入尚未满员的专业,转入后不予退学。如无法满足专业偏好,考生拒绝调整专业在学习方面英语,则予以退学。

我校外语专业只招收英语水平较高的考生,报考我校外语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省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外语口语测试,并通过测试。其他专业对考生参加测试的外语语种没有限制,但我校公共外语专业只开设英语课程。

针对专项计划高校,我校今年设立了省内招生计划,经我校初审、综合素质面试、资格评定后,入选专项计划高校的考生须填写我校专项计划高校入学申请书,且高考成绩不得低于生源所在省份首批录取控制线(专项类型控制线)。我校将根据公布的专项计划高校及计划招生专业数,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艺术类校考专业,我校以考生实际高考成绩录取,不设任何加分。原则上,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普通本科线)。在此基础上,我校按学校考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学校考试成绩排序相同在学习方面英语,则按文化折算率排序择优录取。文化折算率=考生高考成绩÷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本科线。

猜你喜欢

并且,就现在的教育体制看,如果想要提升孩子的成绩,只是一味的进行题海战略是不管用的,还需要更多的针对性练习。Pro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理化、英语等功课的学习。Pro还加入了经过国家语委认定的口语测评技术,让孩子轻松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而智能作文批改功能的加入,也帮助孩子提升英文写作的能力,要知道这可是基于国家高考英语作文批改引擎的同源技术。...
简单的打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设计要求高中要再一次学习并强化语法于单词方面的技能,学习英语不止于高中,大学英语也于初高中英语息息相关。最新资讯蒙古语输入法(咋弄蒙古字?万能声卡驱动(万能驱动跟专用驱动的区别)热门资讯罗永浩又创业?...
昨天,一篇自媒体推文在很多家长群中热传,文章标题激起了不少家长的好奇心:英语将退出小学舞台?先别急,在记者的印象里,“英语是不是要被踢出9年义务教育的舞台”这个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每次都被证实是自媒体谣言,那么这次是真的吗?文件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上海市教委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2022学年度课程计划,并对这份计划进行了说明。在今年这份文件的附件中,记者发现,外语科目依旧占据不少课时——...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