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史与近代学科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中国学者)为深化留学史研究,5月20日至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联合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历史、理论与伦理研究所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留学史与近代学科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从中国近代学科形成的视角对留学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研讨会共设3个会场8个分论坛,就“留学史与中国近代学科的创立和发展”、“留学史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国外留学史’与‘国内留学史’”、“全球视野下的留学史与知识转移和文化交流”、“地区、国家与留学史研究”5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拉比斯、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闵道安、江苏省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周冕、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李国荣、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王马克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周冕在《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哲学的创立》的发言中指出,中国现代哲学学科是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在现代哲学思想和学科规范的影响下,由中国传统儒学向现代形式转化的结果,其学科体系的形成以五四运动为中心。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起着先导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继传教士之后传播西方哲学的主体,也是中国现代哲学学科建设的主体。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现代转型和现代中国观念的形成。 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型的特殊意义在于,它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负面批判,开辟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中国哲学新传统,从而改变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李雪涛以《内外留学史的研究方法与意义》为题,阐述了留学史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内外留学史的概念,指出需要采取更好的态度去重新认识和重构知识形成模式,关注参与知识转化与迁移的留学生群体,回归研究的本体,将内外留学史结合起来,不能单单强调某一方面。在留学史研究中,要超越对知识是什么的简单定义,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动态形成模式和知识的传播方式。
拉比斯发表了题为《留学史与现代学科的形成:更广阔的视野还是更深的挖掘》的英文演讲,主要探讨了历史上跨地域人才流动、跨文化交流影响下现代学科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同时也强调留学史研究不仅要立足于宽领域、多学科、宽角度的宏观视野,更需要潜心研究和艰苦努力,以“十年磨一剑”为目标。
闵道安结合自身在中国留学的经历,阐述了海外汉学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并形象地运用“桥”和“船”两个词,揭示了留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他说明,搭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和“船”,是留学史研究的基础,是推动国际性、全方位、多层次文化交流互动的基础。
王马克发表了题为《从多视角审视全球史中的留学生现象》的演讲。他在肯定国家史研究传统范式的基础上“留学史与近代学科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从双重文化对立的批判视角,强调在当前全球史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研究中,应以全球文化交流互鉴为基础,实现全球史研究的新范式。同时,他希望未来的留学史研究能够不断探索,激发新的问题意识,发掘更多的档案史料,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留学史的研究领域。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所长刘志广在演讲中指出,《归来》一书首先为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回国的学者人数、专业、就业等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基础数据和历史依据。其次,与清末民初留美学者的思潮和志向不同,抗战后期的留美留学生群体受到时代的影响,尤其受到“冷战”格局下个人利益、爱国情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去与留的纠结。第三,这个群体在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部分专家成为“两弹一星”、“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引领者,大多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和推动性作用。
北京大学陈明教授发表题为《民国时期第一批赴印度留学生简考》的演讲。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印两国的互动,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引发的全球性变局中展开的。1943年,中国政府首次选派10名留学生赴印度留学。梳理那段晦涩的历史,对于揭示近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复杂格局、探究双方在近代的共同努力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当前中印两国交流不畅的情况下中国人学英语,也能为进一步化解这一僵局、深化当前中印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华天学指出,在20世纪中国美术留学史上,以1905年至1937年为起点。这一时期中国人学英语,中国美术留学生受到日本画坛日西融合思潮的影响,回国后或从事中国画改良,或继续从事中国画创作。这一现象在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留学史上尤为突出。其中,朱屺瞻、丰子恺、关良等人是代表。他们凭借自身的人格、学识、修养,以迥然不同的个性和独特性回应“中西融合”的时效性,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外来的“日本因素”和日本“翻译”来的“西方因素”,在“中国画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许志敏在题为《对近代日本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反思》的演讲中回顾了近代日本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演变中国人学英语,总结了日本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特点,分析了所谓“留日中国学生排日”现象及原因,评价了近代日本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效应,并提出在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代,有关国家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智慧,妥善处理海外教育交流“脱钩”“断链”问题。
华盛顿大学教授吴思远对新发现的辜鸿铭佚文系列《我的留学生回忆录》进行了研究,指出这组佚文客观地以全球视野刻画了中国早期留美学生与欧洲学生对话、互动的各种场景,其中的许多珍贵史料记载,丰富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史总体框架中不可或缺的细节,对研究中国近代留学生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田方猛教授以潘光旦留学美国的经历为主题,结合中西方优生学史文献,分析潘光旦留学经历与其学术思想渊源的关系,探究优生政策当时在中国难以推行的原因,阐述潘光旦对引入行为遗传学等当代新兴学科的观点和结论,认为他的生物学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雷鸣论述了近代中药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留日留学生俞大望对中国药典的贡献。他指出,俞大望勇敢坚韧、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他药学救国报国志向的体现,对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仍然具有教育和借鉴意义。
江苏师范大学陈建教授阐述了留美教育家张彭春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爱国实践。他认为,张彭春最早提出以“以诚服务青年,产生新国家、新文化”为办学宗旨创办南开大学。后来,在清华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人格教育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创办了研究院中国人学英语,提出了“中西合璧”的学术理念和“知华报国、报效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并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方向。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美国西华盛顿大学、集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西安思源学院、枣庄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2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众多学术同仁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作者秦珍珍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教师,作者齐小平为福建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