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人民大学432应用统计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指导
1.关于选择学校和专业。
(1)首先我是一个跨考生,本科专业是社会学,统计相关的课程只有社会统计。本科学校在北京,也想在北京读硕士。北京八所985高校中,清华北大的录取竞争太大了,剩下的几所大学我觉得人大最合适。所以一开始就决定报考人大,然后我就在人大的官网上查了人大的招生目录。我也有个原则,考试科目一定要把数学也算进去,这样录取的几率大一些。一开始我就在人大的招生目录中选了432应用统计、逻辑、国际贸易等专业。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应用统计这个专业,正好人大的应用统计招生名额比较多,我也一见倾心这个专业。经过多次权衡利弊后,我决定报考432应用统计专业。
后来我也犹豫过要不要转校,甚至放弃考研。前者是因为人大可能会涨学费,我怕负担不起,所以考虑过厦门大学的应用统计。但招生简章出来后考研英语课程辅导班,确定学费不变,就没考虑转校了。后者是因为人大计划22年只招32名学生,我感觉压力挺大。但这应该是所有考研考生后期都会焦虑的事情,大家都会担心考不上。那时候我已经付出了不少沉没成本,报考的决心其实并没有动摇。
(2)我选择研究生专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个专业难不难考,一开始就抱着必胜的心态去报考。当然,我对考上清华北大是没有信心的,而且不会考虑招生少的专业。主观上,我觉得人大应用统计专业考研难度不是很大。不过这个也见仁见智吧,下面是历年的报考数据。
年份 申请人数 学院(统计学院)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申请人数与录取比例
2017年32039049368.89
2018年 406 360 54 47 8.64
2019 失踪 380 69 59 失踪
2020 失踪 402 73 58 失踪
2021年 593 416 50 40 14.83
2022 463 392 56 46 10.07
从报考人数比例来看,人大应用统计学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毕竟统计学是人大的强项,如果想报的话,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2. 初次测试体验
我本科专业是社会学,学校勉强算是985大学,没有学过高等数学,考研前只知道平均值、条形图。2020年暑假就有了考研的想法,当时虽然还不确定要不要选应用统计,但是确定要学数学。2020年国庆节过后,就开始复习考研2024中国人民大学432应用统计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指导,10月到次年1月,我把数学3的基础部分过一遍,学习了贾俊平教授讲授的统计学,这时候我平均每天学习四个小时,2月就宅在家里,平均每天学习两个小时,3月到12月一直处于紧张复习的状态,平均每天学习七个小时左右。
(1)英语:我们专业考的是英语1,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比较少,主要就是背单词、做真题、背作文、练书法,除了真题,其他的题都没做。我觉得背单词和做真题才是关键。我平均每天只花一个小时在英语上。1月份开始背单词,用的是默背APP。但是9月份账号数据丢了,就买了唐驰老师的《单词的逻辑》,翻看了一下,把不会的单词记在纸上,一共背了700个左右的单词,最后英语考了74分。
政治类研究生入学考试:
八月底开始学政治,用的是《讲义与练习精讲》课,听的是徐涛的网课考研英语课程辅导班,复习进度跟大家差不多,就不多说了,最后考了73分。
数学三:
本科没学过数学,10月份复习了张宇的《基础三十讲》,也看了同济版的高等数学教材,也听了一些配套的网课。我不喜欢听课,所以高等数学只听了第一部分。直到1月中旬,我把张宇的《基础三十讲》做完了,模拟真题考了80分。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题并不多,只是学到了知识。寒假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6月份把《复习全书》做完了,中间做了《660题》和《330题》。6月份,我模拟考了一次98分,模拟考了一次112分。这时候感觉做题经验不够,前面的内容也忘了很多,就买了《1800》来练题。7月份一直坚持做1800,大概做了一半。8月份买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和《概率论讲义》系列,还有张宇的《高等数学十八讲》,同时做了几场模拟考试,平均分在130左右。9月份开始整理错题,做模拟考试。后面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就少了,主要用的书是《期末冲刺135》。网课方面看了张宇基础30讲的高算部分,吴忠祥的高算强化和客观题秘笈,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强化。每天平均花2.5个小时,最后得了139分。
(2)在准备考试之前,我只知道平均值和条形图。
大概在11月左右开始看贾俊平的《统计学》,到了1月份,对统计学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2月份,我在家里看人大的《回归与多元统计》。这时候,感觉就像在看一本外语书,只能逼着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就像看故事书一样。这时候看例子有助于理解。3月份,我回到学校,开始正式复习,从头开始学习人大的《回归与多元统计》,理解得比较深入。4月下旬,我看了人大的《时间序列》,感觉还是像在看外语书。5月份,我重看了人大的《统计学》,感觉已经完全理解了,感觉这本书讲的不够深入。6月份,我把之前的书都复习了一遍,也看了人大的《抽样统计》。注意,7月份之前,我都是看书,没有做笔记,中间一直在复习数理统计。7月到9月是我的强化阶段。这时候我复习了回归,多元,时间序列,统计,抽样,实验设计,整理了笔记。到9月底,这个过程就完成了,整理了200多页的笔记。接下来的三个月都在看笔记考研英语课程辅导班,背笔记,补笔记(因为有些题是一开始就遗留的,也有后来看不懂的情况)。12月,做了一些数理统计题。
(3)我觉得对于要参加交叉考试的同学来说,专业课的复习最好是尽早进行,不要像一些辅导机构那样,六七月份才开始复习。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所以越早复习,思考的时间就越多。我用的书籍如下,七月份之前只看人大的教材,整理笔记的时候会补充其他教材的内容。
茅石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我读了全书,但只看了前几章)
人民大学教材:
贾俊平,《统计学》,第 7 版
何小群,应用回归分析,第5版
何小群,多元统计分析,第5版
易丹晖考研英语课程辅导班,《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第五版
Yongjin Jin,《抽样技术》,第 4 版(参见分层抽样)
主要辅助书籍(已读过一半以上):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4版
高慧轩,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一版
袁伟,庞浩等,统计学,第 5 版
Montgomery,实验设计与分析,第6版(此书是翻译的,语言不流畅,不推荐)
小补充书籍(我读过几本):
王学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5版
另外,如果你考研复习有困难,不妨报个辅导班,比如新香旭的考研一对一辅导班,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后还可以免费解答你的疑问,对备考专业考试很有帮助。
3.复试经历。
(1)人大复试比例比较固定,每年都是120%,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复试也不要求你有奖学金之类的,复试分数完全看复试成绩。如果是网络复试,应该是40分钟专业课笔试,20分钟面试。面试包括英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面试:一道英语题,两道专业课题,综合面试题不固定。初复试权重是7:3,最后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
(2)如果是线上复试,我建议每天两三个人一起做模拟面试,信息学院的同学可以和大数据学院的同学一起做,不会有竞争。或者分数差距大的学生也可以一起做模拟面试。我觉得复试主要还是看临场发挥,打好基础,多做模拟面试,心态要稳,不要指望能学到很多不熟悉的知识。
(3)网络复试分为两天,第一天上午笔试,第二天面试(每个人时间不一样)。笔试满分100分,题目大概有三四道,考试范围跟初试一样。面试的时候会抽题,老师先让你用英文介绍自己,然后问你一道专业的英语题,比如,什么是回归分析(这个不是真题,就是这种题型)。英语题应该不会有后续的问题。然后就是专业题,一般两道,第一道很简单,第二道很难。问完之后老师会根据我们对两道题的回答继续提问。最后可能会问综合素质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考交叉学科等等。
4. 为学弟学妹提供建议和鼓励。
考研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相信自己,你能行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