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中国老师来了》纪录片,中西教育差别值得深思
《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国学校》是BBC发起的一项教育研究项目,邀请5位中国教师到英国学校任教,一部比较中国教育与英国教育的纪录片,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与中国教师的互动引发了对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
纪录片讲述了英国南部汉普郡一所中学由五名汉语教师进行为期4周的汉语教学实验的故事。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格、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著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但用中文教学方式教育英国中学生是否可行?参与实验的老师和同学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感觉如何?首先,作为实验的一部分,中国教师接管了一个 9 年级 50 名学生的班级。四个星期以来,这些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中外教育名著,每天早上 7 点到达学校,在学校度过长达 12 个小时,中间有两次用餐休息时间。每周还有一次升国旗仪式。在班上,主要重点是做笔记。同时,他们还参加小组练习,学生们还负责打扫教室。
纪录片中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中学进行试点,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国情下不同教育方式的不同效果。参与实验的英国学生从新奇、无聊、适应到接受,都让人印象深刻。结果是,受过中国教育的英国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优于传统受过英国教育的同龄人。在中英文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在教学中的中国教师比教中国学生投入的精力更多。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对教育抱有积极的态度和热情中外教育名著,并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参与实验的英国学生。
第一集,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在小考结束后谈到中外教育名著,英国老师有多个教学大纲,你有IGCSE,你有BETC课程,以适应不同的学生水平。数学家邹海莲老师对着镜头说:“数学是中国最重要的学科,你别无选择,只能学好数学。” 他的数学课进步很快。他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解释。学生需要专注于记忆。每个公式,解决问题的技巧。英国的数学课堂非常不同。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分为不同的班级。小班教学帮助教师因材施教。
英国老师善于与学生互动,分组讨论作业,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博亨特中学数学组组长皮特认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热爱数学,会让学生进步更快。
但最终的结果是在第三集中。当天的毕业典礼上,博亨特校长在讲台上打开手里的信封,读出了两个教学组的平均成绩——结果显示,中国式课堂的学生取得了最好的成绩。每个科目。平均成绩比英语课堂高出15%以上。
“如果这五位老师来到伊顿公学,他们会很高兴。因为这里的孩子很有能力,他们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1997 年至 2008 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奥利弗·克莱默 (Oliver Kramer) 评论了这部纪录片。
英国中学分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同样严格。大多数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然而,英国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并不比中国教育容易。即:伊顿公学、史考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7%的学生,却占牛津剑桥每年录取学生的50%,未来将成为英国首相、国会议员和社会精英。但是,为了进入私立学校,孩子必须从六岁开始准备,
纪录片是英国公立学校,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要小很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在的班级将很快脱离精英学生。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快乐教育,也不是放羊教育,而是像中国一样严格、勤奋的教育。
中国式教育尊重教师,让每个人都能提升自己,培养规则观念,有团队合作意识,与人相处融洽。英式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在所长中发展,照顾好每个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中外教育名著,中国式教育更注重成绩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在中国式教育下,对于不喜欢的爱好也很难有时间锻炼。与学习有关。因为懒惰而不努力,鼓励学生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英国教育赋予学生太多挑战权威的权力。学生可以自由地反驳他们的老师和不尊重他人。不学习的学生让他们放纵自己,使他们的成绩更差。
中西教育的区别不是表面上的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是基于不同的“内核”,驱动着教育向不同方向发展,在教育方式、价值标准、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思维模式。
今天,人们倾向于推崇西方的归纳式教学强推《中国老师来了》纪录片,中西教育差别值得深思,批评中国的填鸭式。但是,中国式教育不仅仅指今天中国的教育,还包括自孔子以来几千年来在中国存在的教育理想、教育传统和教育精神。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孔子对中国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伟大思想。子路和冉有同问:“文思是你吗?” 孔子的回答完全相反,他们是根据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来培养的。
我认为这一代中国教育者的使命是: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承担起教育的本土责任?让中国的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顺应自己的天性,健康快乐地成长,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对中国人民价值观负责的新一代中国。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