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56)丨寻找汉语之于世界的意义——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

时间:2024-10-30 02:33:52 阅读:

学英语起步_学英语起个什么名字好听_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

(点击图片进入举报功能)

人们

事物

简单的

之间

沈家轩,1946年3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吴兴。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际汉语语言学会会长。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英汉比较等方面的研究。代表专着有《不对称与标记理论》、《名词与动词》、《超越主谓结构》等。

学英语起个什么名字好听_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_学英语起步

●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传播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与其他语言。动机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反思印欧语法体系在汉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揭示汉语的组织和运作。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接近汉语实际的语法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对于我们研究整个人类的语言本质也具有普遍意义。

●我们新时代研究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用现代语言学的视角,包括我们所学习和吸收的外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些好的、先进的东西,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中的有价值的观点。阐明

四川新闻记者 付振清 摄影 李志强

今天你说话了吗?说了多少话?你是不是说错话了?这些看似无意义的问题,可能正是语言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 “废话”这个词可能已经被另一位语言学家列入研究词汇了……

语言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交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与汉语交流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其他语言。力量。

日前,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与发展百讲”大型人文媒体报道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语言学家沈家轩,听他讲述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故事。汉语研究并探索汉语对世界的意义。

一个选择

拥抱科学春天 传承大师学风

多年后,回想起选择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沈家轩说,这或许就是中国人习惯说的命中注定的邂逅。

沈家轩1946年出生于上海,上中学时就对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欣赏着不同于汉语的英语口音的节奏之美。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学习英语播音。 “当时的上海人普遍不愿意离开上海。”沈家轩则不同。他向往北京古都的风情和氛围。当年,上海各地有500多人报考北京广播学院,最终录取13人。他就是其中之一。爱上外语,北上北京,是缘分的开始。

大学毕业后,学习成绩优异的沈家轩被分配到当时的北京长途电信局,开始做电报员。由于他的英语非常好,他开始做一些技术翻译工作。后来,他随中国电信代表团出访,并尝试在国际电信联盟研讨会上做同声翻译。在从事翻译工作的过程中,沈嘉轩接触到了国内外许多电信领域的科学家。在交流中,他对这些科学家的敬意油然而生。

1978年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题为《科学的春天》的演讲,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身科学事业,沈家轩就是其中之一。

一年后,沈嘉轩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翻译工作,重返校园。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赵世凯教授招收普通语言学方向研究生。沈嘉轩最终以全院英语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学系。沈嘉轩一直认为自己能够从事语言学研究是幸运的,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他接触到了许多国内德高望重的老师和大师。 “我能够受到他们的影响,欣赏他们的风格,继承他们的学风。”

其中,对沈家轩影响最深的就是著名语言学家、国学教育家卢树湘先生。沈家轩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在陆树祥先生的一步步指导下完成的。由于沈家轩熟悉英语,他想尝试做英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将这个想法告诉卢树祥先生后,得到了卢树祥先生的肯定和支持。卢树祥先生甚至在纸上列出了想象中的纸的轮廓。 “我只是按照大纲收集了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分析。”沈家轩说道。论文完成后,卢树祥先生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使该文章得以发表在当时著名语言学家徐国章先生主办的权威刊物《外语》上。在教学与研究上成功发表。另一件让沈嘉轩印象深刻的事,也与那篇论文有关。在准备研究生论文时,沈家轩再次向卢树祥先生请教,卢树祥先生建议他做一个外国汉学索引。 “一开始我有点困惑,做索引怎么能算硕士论文呢?”沈嘉轩又问要不要选择研究课题。结果我老公很生气,问:“这怎么不叫研究?谁说的?”语气相当严厉。沈嘉轩觉得自己不对,不再说话,老老实实回来把问题问完。回忆这些往事,沈嘉轩想要表达的是,求真务实是语言文学研究所的一贯作风,“讲事实讲道理,反对空谈”。这样的风格一直影响着沈家轩的学习和研究之路。

学英语起步_学英语起个什么名字好听_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

沈家轩

两个阶段

从“使用主义”到“打破窗户纸”

今年3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召开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沈嘉轩作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在会上发言。他的演讲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与他多年来的研究方向——汉语语法研究有关。回顾自己的研究生涯,沈嘉轩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他主要采取“借用”策略,将所学到的国外先进的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引入到中国的研究中。沈家轩认为,作为一名中国语言学家,对西方的认识应该是全面、全面的,对西方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流派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看法。

后一个阶段就是在这个整体观的基础上研究汉语语法,摆脱印欧语系的视角和束缚。说到汉语语法,凡是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必须学过名词、动词、主谓宾等概念。其实这些概念本来就和汉语无关。汉语虽然已经发展和发展了几千年,但从来没有专门的语法研究。直到1898年,清末学者、外交家马建中才用印欧理论方法研究汉语,写出了中国第一本完整的语法书。马士文通》。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语言学家都是在这个框架下研究汉语语法的。

然而,这样的方法逐渐出现了问题。例如,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的关系、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就比印欧语系的英语复杂得多。它基于印欧框架。无法用语法系统来解释。过去很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出并开始研究这些问题,但自喻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沈家轩最终“戳破了窗纸”。 2007年,沈家轩发表论文《汉语的名词和动词》,论证汉语的名词和动词不是分离的关系,而是名词包含动词的包含关系。此后的10年间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沈嘉轩用了近40篇文章,内容涉及汉语作为外语的比较、古今汉语的比较、汉语句法语义的表达、汉语的韵律韵律、汉语的认知基础等。他在语言学原理、科学哲学原理、汉语逻辑特征等方面充分论证了汉语名词动词包含模型,最后根据这些论文,写出了奠定其学术地位的《名词与动词》一书。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2020年11月,《名词与动词》荣获外语研究领域最高奖项——徐国章外语研究奖一等奖。这是该奖项空缺多年后首次有人获奖。而这还远未结束。解决了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关系后,沈家轩写下了《超越主谓结构》,继续拓展自己基于汉语特点的语法体系。

“我称之为‘大语法’。”沈嘉轩表示,未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不仅要跳出过去的印欧语言框架,还要跳出汉语的范围,通过汉语来看待整个语言世界。 “我们要建立一个接近汉语实际的语法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对于我们研究整个人类的语言本质也具有普遍意义。”

学英语起个什么名字好听_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_学英语起步

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_学英语起个什么名字好听_学英语起步

四川观报记者采访沈家轩(左)

正确的

讲话

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

语言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

记者:首先请您科普一下。语言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沈家轩: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质,研究人类语言是什么。作为一个中国语言学家,当然首先要研究汉语,研究汉语的现状和历史,更不能不研究汉字。

语言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对语言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如今,语言的研究方法越来越丰富,通过实验来研究是一种普遍现象。

而且,语言学的一大特点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它首先是人文主义的。比如你去北大中文系学习语言学,你要研究传统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研究汉语的演变史。从语言学家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很早就开始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语言,比如机器翻译、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等。我们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讯飞合作开展汉语语音实验研究。当将一段中文文本转换为语音时,如何使其听起来像人说话而不是机器说话?他们都对语言学做出了贡献。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在清代达到顶峰,被称为“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修辞学等。但唯独没有语法,语法知识确实是外来的。 1898年,马建中撰写了《马氏文通》,这是中国第一本汉语语法书。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当时,甲午战争失败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觉得中国的落后可能也与文化落后有关,包括语言学的研究。好像别人都学了语法,那我们为什么不学语法呢?这就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始。这项研究的框架借鉴了西方语言,特别是印欧语言。

困住中国人的“大熊猫”

需要一个更大的竹圈

记者:印欧语的语法系统与汉语的学习兼容吗?

沈嘉轩:印欧语系是英国人威廉·琼斯在18世纪提出的一个语言学概念,它认为印度和欧洲的大部分语言都是从“原始印欧语”分化出来的,而这些语言​​是互斥的。他们之间既有亲缘关系,又有相似之处。印欧语系包括400多种语言,是世界上以母语人口计算最大的语系,占世界人口的41.8%。一百多年来,我们把印欧语的语法框架和语法系统应用到汉语中来研究。简单来说,这个体系是主谓结构,主谓加宾语、定语、状语。还有一个词类系统,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框架。利用这个框架来学习中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为人类语言有很多基本的共同规则。

但总的来说,很多前辈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如启功先生所说,这就像小孩子的陷阱游戏。用小竹圈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56)丨寻找汉语之于世界的意义——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只能困住一只小老鼠。大熊猫是无法被困住的。用印欧框架困住中国人就是这样。后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卢树祥先生也说,汉语语法的研究要“大而激进”,词、主、谓的术语暂时放弃。或许我们以后还要重新拿起这组名字,但是拿起之后,我们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将会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反思印欧语法体系应用于汉语时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揭示汉语的组织和运行。语法无非是语言的组织和运作。中国过去没有语法,并不意味着没有组织和运作方法。

记者:印欧语系的“圈子”不能涵盖汉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沈嘉轩:比如名词和动词这对范畴,是语法中最基本的范畴对。以英语为例。在英语名词和动词是两个不同的类别。名词是名词,动词是动词。它们的形态标记不同。例如,对于“死亡”,名词是“死亡”,动词是“死”。另一个例子是“爆炸”。名词是“爆炸”,动词是“爆炸”,这是不同的。在使用中,名词充当主语或宾语,动词充当谓语。如果你想使用一个动词作为主语或宾语,你必须“命名”它。

中国人的情况则不同。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没有形态上的区别。同一个词“die”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所有动词都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和宾语。比如“我不怕死”,“死”是“害怕”的对象; “死并不可怕”,“死”也是主题。

由于汉语中所有动词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所以不存在“名词化”的现象。过去,北京大学的朱德熙先生就非常尖锐地指出,“名词化”完全是理论上的,没有必要。一百多年来,一直局限于印欧语系框架,认为名词和动词分为两类。然而,这个观点其实是可以被打破的。

我们可以将汉语动词视为名词的一个子类。它们包含在名词中,并且只是指代动作的动态名词。名词和动词的基本范畴可以有单独的关系,也可以有包含的关系。理论上取得突破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出现各类错误的原因。主要原因之一是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具有包含关系。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说英语时,会导致很多错误。错误。外语界的英语教学研究将这种情况称为“母语负迁移”。

语言学家应该拥抱人工智能

记者:说到语言学习,您对当前流行的网络语言有何看法?

沈家轩:其实网络语言也很好地体现了汉语的特点。网络语言非常简洁。例如,“亲”这个词就有丰富的含义;它也非常灵活。比如“尴尬”这个词,本来以为是一个连词,不能分开。但在网络语言中,分裂的说法有很多种,比如“他在那里很尴尬”、“聊天很尴尬”、“跳舞很尴尬”等等。这体现了汉语的一个特点,即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词为单位。

有人认为汉语虽然很简洁,但很多东西不清楚,会影响交流。我认为这至少不完全正确。最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件事是,一位外国女孩伤心欲绝后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不少中国网友用中文英语安慰她,并表示“you beautiful,he jeans;you swan,he frog”(你很漂亮,他很丑;你是天鹅,他是青蛙,意思是:蟾蜍想吃天鹅)肉),这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表达方式,非常简单,但外国人却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非常感兴趣。还有“no zuo no die”,翻译成英文“no zuo no die”后似乎被收入了美国词典。

语言哲学家 HPGrice 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中,有一条大家都遵循的“适度规则”,即说话时,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度。就这样吧,不要说太多。更重要的是,你必须相信人们能够根据常识或背景知识理解你简洁的文字。说话时不要提供太多信息。这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很多时候,理解取决于语境、背景知识和说话的场合。

关于网络语言,我认为总的来说,需要具体现象具体分析。如今,有些人对习语的随意变化感到反感。确实,有很多四字成语的改变或创造,但效果并不理想。我觉得就像《喜大普本》一样,“这有点夸张了,但有些东西改得很好,比如电熨斗的广告语,“一切顺利”。

记者:那么您对人工智能有何看法?

学英语起个什么名字好听_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_学英语起步

沈嘉轩:最近ChatGPT是一个热门话题。总的来说,我认为语言学家应该拥抱人工智能。我见过一些语言学家盲目地给ChatGPT找茬。简单来说,意思就是机器还是人造的,而人类是最聪明的,机器不如人类。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的性能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比如围棋。 ChatGPT 给人说的话至少是连贯、连贯的,但是人们说话混乱的情况还少吗?

我觉得现在最没有资格对人工智能指手画脚的就是一些主流语言学家。主流语言学家信奉并采用“符号加规则”的理论和方法。符号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和宾语。规则是“句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动词+宾语”是造句规则。近一个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理论一直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倡导的生成语言学理论。该理论以“符号加规则”为基础,认为利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生成所有语言的语法句子。

但ChatGPT的成功却与此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它利用大数据和计算能力来“预测”下一个单词。例如,在“我要去吃饭”这句话中,先说“我”这个词。 ,然后计算预测下一个单词的最大概率,还可以对预测结果进行微调。这个过程中不存在“符号加规则”的情况。所处理的不是符号,而是真实的文字。

在我看来,ChatGPT预测下一个单词的方法其实和中文的操作非常相似。例如,“老吉福福”这句话是用“符号+规则”来分析的。 “老”是形容词,“几”是名词,“形容词+名词”构成名词短语作为主语,“福”是动词。 “枥”也是“伏”作为名词的宾语,“动词+宾语”构成动词短语,作为句子的谓语。这就是添加符号和规则的方式。

但一千八百多年前曹操说《老季复方》的时候,他并没有也不需要这套东西。我曾经说过,中文是一种动画语言。动画是如何制作的?逐帧链接图片,对吗?当它们连接起来时,它们就开始移动。汉语也是如此,以“老”预测“骥”,老人吉也,再从“骥”预测“福”,吉就是福,福就是方。就这样,我们一步步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是中文。构造方法与人工智能的语言生成方法非常相似。

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应在比较中寻求普遍意义

记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您认为中华文化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

沈家轩:我认为传承和发展是不能忽视的。传统的优秀的东西我们一定要继承,没有发展就没有继承。继承与发展是一对,不可分割。我认为我们新时代研究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用现代语言学的视角,包括我们学习和吸收的外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些好的、先进的东西,去审视中国传统中有价值的观点。重新评估。

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语言的中国人,我们当然要探索汉语的特点,继承我们几千年来研究汉语语言文字所取得的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变异的范围内来考察,因为如果只从汉语看汉语,你是看不清汉语的。只有通过深入比较,才能做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理论。而不是只讲中国特色,没有普世价值。近百年来,在语法方面,我们一直从印欧语系的角度来看待汉语,尤其是英语。但现在我们正在走另一条路。我写过几篇关于如何从汉语的角度理解英语文章。我发现中文的表面表达其实和英语的底层结构很相似。我举个例子,“Let's read《论语》和《孟子》。从英语角度来看,这句话中的‘we’是主语,“Let's read《论语》和《孟子》首先”是谓语,”“读”是动词,“《论语》、《孟子》是宾语,“献”是修饰动词的副词。英语中正是这样分析的。但是从汉语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这样分析:“先读读吧”是主语,“《论语》、《孟子》是谓语。主语和谓语的词数相等。这是汉语传统的读句法,甚至在口语中也有使用。可以用“先读《论语》”作为主语,然后加上“《孟子》”作为补充。

可见,汉语主谓结构的切分方式有很多种,而英语主谓结构的切分方法可以看作是“汉语主谓结构”的特例。从这个角度来看,汉语语法系统的普遍意义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我称之为“大语法”,就是要构建一个新的汉语语法系统轮廓,就像陷阱游戏中的一个大竹圈,困住汉语的“大熊猫”。我认为,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寻求汉语“大语法”的普遍意义也很重要。

记住

WHO

记住

语言学无处不在

对于普通人来说,语言人人都懂,但是一说到语言学,立刻就变得晦涩难懂了。沈家轩先生在采访中经常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例子来说明问题,打破了语言学的神秘面纱。

虽然我每天的工作都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但从学生时代起,我就一直不太明白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状状语补语的语法。我有些羞愧地告诉了沉老师,没想到却“恰到好处”,于是就解释得形象生动。

语言学家的职业习惯是对实际的语言现象保持敏感。沉老师一直在收集各种语言的用例。例如,他仍然有记录口误的习惯。当看电视、看视频、或者与人交谈时,他会听到如果你有口误,请立即记录下来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因为口误往往反映了人脑语言处理的一些重要特征。这些记录最终形成了汉语口误语料库,帮助他完成了《口误举例》等经典论文。

在谈到ChatGPT时,沉先生表示学英语先从什么学起,他发现人工智能的语言生成方法与中文非常相似。它根据前一个单词,从概率中推导出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单词;从人工智能聊天到击败人类围棋AlphaGO,沉老师还谈到了中国与围棋的关系。围棋不是零和游戏。胜负是相对的。每个棋子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灵活的。就像汉语以单词为基本单位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每个单词都是平等的。因此,汉语是围棋类语言,不应该受到“符号加规则”体系的束缚。

在语言学家眼里,语言学真是无处不在。

“百人谈文化传承与发展”大型人文媒体报道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策划:李鹏

协调人:蒋明、赵小萌

第56期

执行人:黄英

记者:付振清

摄影:李志强

发帖人:刘金玉

猜你喜欢

你想要变强吗?想的话,就要学习了,毕竟学习才是变强的途径。这里有5个能让你快速变强的自学网站,每天只要坚持学习一点点,进步会越来越明显,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你可以根据职业来选择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直接在课程中选择你想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想要学习CAD的新手可以直接到里面看看。希望大家都能越变越强~...

如何正确的从零开始学英语?

很多人对于英语学不下去的原因并不是缺资料,缺学习方法,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学英语以及不知道如何坚持学习,所以本文将主要告诉你的是如何确定学习目标以及如何”科学“的坚持下去。要先说,想想国外的小孩,他们是不会先学音标,再学写作,最后才说话的吧,最开始都是模仿。模仿,跟着一切接触到的英语资料说!...
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波可以免费学习的网站,每天只要偷偷学习一点点,长期下来,你会发现效果惊人。好知网所提供的学习课程一部分是免费,一部分是收费的!其中免费公开课中也有一些不错的学习课程供大家学习。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除了上面这些网站,你还知道其他好用的学习网站吗?...
关于英语专业的出路话题又卷上了风头。早在2018年文汇报就以“英语专业是否是一个有良心的专业”展开过大讨论。但笔者认为,把现有高校英语专业砍掉70%-80%,目前看来,也不切实际。...

2025年2月cfa一级教材一共有哪些,点击查看详情

2025年2月cfa一级教材一共有哪些,还不知道的伙伴们赶紧看过来,下面学姐就来详细的为大家进行解答,一起来看看吧~二、备考2025年cfa一级英文教材有用吗?在CFA课程中,对于英语不好的人来说,刚开始学习CFA的时候,会先学习中国版的CFA教材,然后再学习英语教材。...
”兄妹三人均表示,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很重要,“查到成绩的那一刻,我们无比激动,都考得相对理想,发挥了正常水平。“在中考冲刺阶段,正是因为我的班主任,我才能调整好心态,稳定发挥。正是因为这些优秀品质,让他在本次中考中以302分顺利考入平度一中普通班。...

宣城郎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筑知识乐园

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在郎川书屋先后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红色宣讲、趣味英语单词学习课程,寓教于乐,与暑期的孩子们一起共筑知识乐园。活动中,志愿者们化身为“知识向导”,引导小朋友们探索丰富多彩的动物园单词。孩子们在英语趣味课堂上(实践团队供图)...
在英国,我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认识了我老公,他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人。考虑到马来西亚的教育环境与资源都很优质,所有学校采用全英文授课,有多所高标准的国际学校,我们决定带着女儿到马来西亚上学。(带女儿在马来西亚看电影)(带女儿在马来西亚体验轻轨女士车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