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医科”为引领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硕博一体化”医学英语教育
介绍
前段时间,国内媒体和刊物对外语教学改革的讨论非常热烈。有专家认为,我国高等外语教育改革应积极发展学术英语和学科英语,满足大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如医学英语、商科等英语 ,法律 英语。甚至有学者认为,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技能和知识结构单一医学英语教材,不符合社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是一个“良心遗憾”的专业。这一观点一出,就引来了外语界的大量批评和质疑。如何响应教育部提出的要求,面向新工科、新医学、新农业、新文科,全面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务之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外语教育。方案的主要问题。
2019年6月1日,中国特殊用途学会英语、科学出版社、陆军军医大学在重庆隆重举行了“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系列教材发布会”,来自50余人的参会人员全国医学院校100多个医学重点英语学科参加会议。会上,国内首套医学英语系列“本硕博一体化”教材发布,受到医学界和外语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医学专家程天民、王正国院士亲自出席发布会并称赞:“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与高等外语教育改革
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与要求
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2017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作。全国新工程建设大幕拉开。新工科包括“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1)“传承+创新”医学英语教材,针对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体制机制的改革、培养模式的创新等。 (2)“交叉” +整合", 立足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产生的新学科。(三)“协同+共享”,通过协同形成大学学科、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共建共享、共赢共赢。新工科、新医学、新农业、新文科,如何实施高等外语教育改革?
二、新学科背景下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的重点
当前外语教育需要三项改革:一是协同创新。需要多学科协同创新。很多高校固守外语教学传统,学科交叉困难重重,更不用说文理、工艺美术、艺术与医学的交叉了。二是服务社会。高校外语教学和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主动求变、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第三,以生活为导向。高度关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和长远发展,突破传统僵化观念的束缚,根据行业、行业、企业和新学科的发展,自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度、规范和方法,培养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人才。全球化、面向新技术的新一代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面向“新医学”的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目标与任务
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的根本使命和首要任务是推动大学外语教学从传统1.0版向新ESP 2.0版转型升级。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的应试外语教学,转型升级为“新工科”、“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在这个浩大的教改工程中,我们要找准试点,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医学英语教材,全面推进。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基于中小学普遍的英语理念和模式,不能真正满足高校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要。各个领域。教学理念强调“通用性”和“人性化”,没有突出英语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教学目标未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未体现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的差异化;教师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专业队伍;
“新医学”发展战略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更加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医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跟上“新医学”的步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要么被淘汰。我们认为,在“新医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跨学科医学文献、较强跨文化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国际化医学人才。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一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英语+医学”复合型师资队伍培养模式。
二是对标医学教育体系,打造医学英语“金课”体系。
三是构建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优质医学英语教材体系。
四、根据医学英语的特点,实施专业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医学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医学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外语教育发展路径
一、陆军军医大学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经验
30多年来,陆军军医大学不断探索医学英语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作为一所知名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一直以医学英语为特色,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径: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功探索了“英语+医学”“双学位”医学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紧扣医学专业和学科体系,打造相配套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三、在教材体系建设方面,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构建适合“ 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医学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强大的医学英语学习能力。经过多年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医学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强大的医学英语学习能力。经过多年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2. 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 英语 是 英语 和医学交叉的专业领域。陆军军医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思路同样适用于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好顶层设计。从校本英语到校本英语的转变,需要统筹全局的战略思考,有计划地实施跨专业联合培养,培养通过ESP的学科带头人。专业水平和开阔的视野。由于ESP的重点在英语,而英语专业的本科阶段是英语教师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最好的本科专业ESP学科带头人是英语。本科毕业后,转入ESP相关领域的第二专业攻读学位,学习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其知识体系。
(2)形成以“复合型”人才为主体的多学科专家团队,作为ESP的教学单位。作为一门交叉学科,ESP的学科队伍必然具有“交叉”和“复合”的特点。以医学英语为例,“英语+医学”双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保证学科方向的正确性;英语教学专家,以及擅长利用英语进行实地交流并具有留学背景的行业专家,为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三)构建以“共同核心”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应把握“少而精”的原则。对于学生来说,ESP只是一门必修且重要的公共课程。尽量在尽可能短的课时内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ESP学习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和自我个性发展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国际学术交流等)每个学习阶段的核心ESP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主干课程体系。
(4)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高度基于需求分析的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ESP需求、教师的教学需求和语言教学规律的需求,打造高层次(针对相关学科核心ESP需求)、深度(深入共同核心语料库分析),ESP教材,有温度(活泼、有趣、对学习者友好)。
(5)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医学英语教材,实施“合作教学”。基于ESP的适用性和跨学科性,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应该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语言学习的帮助者。在语料库的专业解读方面,教师还可以虚心向学生请教,营造“合作互学”的课堂氛围。
结语
教育部提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立足基础,回归四个方向,为高校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要认真贯彻落实指示的精神。陆军军医大学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新思路。我们希望,在优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以“新医科”为引领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硕博一体化”医学英语教育,通过不断优化医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升外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打造有深度、挑战性和先进性的医学英语“金级组”。
(作者廖荣霞、王丽菲为陆军军医大学医学英语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