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专家: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更应加强
外语学习不仅使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外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培养敢于尝试、充满自信、理解、比较、评价的品格。委员建议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专家: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更应加强,并从中学习。 跨文化能力和文化自信。
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与语文、数学设置为同一主科,提高素质教育课程比重; 高考不再要求英语(或外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禁止参加各种非官方外语考试……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英语课程标准,全国政协委员徐进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建议改革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的地位。
3月4日以来,“委员会建议取消英语作为中小学主科地位”、“委员会建议改革英语必修课地位”等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截至发稿,累计阅读量已达2亿。
就此话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制修订团队核心专家张连忠。 他认为,外语能力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应加强英语教育,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也是明智之举。 同时,张连忠也坦言,外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研究改进教学和评价,增强全体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建设。学习者。
“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明智之举”
“每年两届,英语作为外语和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几乎都受到特别关注,这让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感到荣幸和压力。”北京外国语大学.
对于改革英语作为义务教育必修课地位的建议英语课程标准,张连忠持不同看法。 他不认为英语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选修课。
张连忠表示,外语是全球化时代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每个国家都需要了解不同的国家和文化。 外语能力也是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标志。 同时,基础外语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外语能力、培养高端外语人才的重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21世纪初,教育部决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至今已有20多年。 张连忠在研究中发现,我国20年的小学英语教学,让近亿城乡儿童接触了英语,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语言应用实践和学习能力起到了良好作用、文化认知、思维训练尤其是情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这个决定和过去二十年的实践,让我国在培养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家综合能力的外语能力方面走在了前列,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作用。”
张连忠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开放,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存在的时空。 外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 它能够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和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明智的。”
“全球化时代,更加开放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美好世界的贡献。我们需要年轻人用有效的工具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交流, “介绍中华文明、观点和解决办法”,在张连忠看来,我们目前在世界各地各种场合的沟通能力还不够英语课程标准,应该加强外语教育。
外语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具有育人的价值
据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徐进提到,英语教学占学生总课时的10%左右,但英语仅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够好。 普拉特与惠特尼。
张连忠认为,中国的开放将使更多的中国人在不同场合、跨越时空与世界各国人民直接交流。 “这种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超出了目前基于某种工作的专业需求而外语学习是否有用的理解。” 张连忠表示,学习外语有利于了解世界、学习先进文化、提高新时代国民素养。 有利于每个公民的自我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与此同时,外语教育改革不断推进。
20年来,张连忠参与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担任国家批准的《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副主编。并参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共英语考试系统、教育部国培计划各类外语师资培训项目等的开发。
张连忠注意到,在综合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外语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体现了对外语教育认识的进步。 “外语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确,通过外语学习,让学生体验、锻炼、思考、成长、坚持语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理解和认同以及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张连忠认为,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思想碰撞,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激烈,教育更需要为下一代配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通过比较、欣赏、识别、参考、判断等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知、认同和热爱,提高在文化语境中平等、理性地交往的能力。 ”
教育焦虑需要全社会反思
据媒体报道,徐进在提案中指出,现在孩子和家长在课外英语英语英语。 英语考试证书。
张连忠坦言,目前各类教育中“引进来”的现象和行为仍然十分严重。 社会对竞争的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焦虑都体现在教育上。 总体来说,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影响着他们的身心。 “这是整个教育、整个社会应该反思、调整、纠正的问题。外语教学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张连忠表示,外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英语课程标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阶段确实对一些人来说存在挑战。 教学和评估,改善所有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建设。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日常教学中的考试和应试还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教育观点、自身语言应用、教学能力都需要不断提高。”
同时他也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在所有科目上都能达到同样的状态和能力。 外语学习不仅使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外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培养敢于尝试、充满自信、理解、比较、评价的品格。 ,并从中学习。 跨文化能力和文化自信。
新京报记者杨菲菲校对刘军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