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英: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与新闻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与新闻学课程的思政建设要求我们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探索并提出“1+” X”思想政治建设课程模式,“1”是课程的主体阵地,“X”是围绕课堂教学的多渠道延伸教育阵地和路径建设,不断深化“三融合”思想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模式 课程。
关键词:外语与新闻传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双重促销
一、新文科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新的技术条件改变了文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学科交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改革方向,改变了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内涵构建、整合机制和实施渠道。 。
(一)思政课内涵建设:从“单一形式”走向“多模态”
1、思政课载体亟需深化借新兴媒体力量的积极尝试。
当前新媒体几何裂变的传播模式和媒体融合的发展,给文科课程日益丰富的教学形式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尝试。简单的课堂PPT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迫切需要整合新媒体和综合媒体平台。作为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和课程思政成果展示交流区。这些不仅需要教师的探索和实验,更需要学科和专业的整体组织和分享。
2.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亟需加强对民族复兴使命的充分解读。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围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新任务,推动文科本位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节点上。融合、当代、中国、国际。因此,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应贴近国家现代化建设实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导学生关注时代需要,回答问题。时代的担当,承担时代的责任,从而充分建立起今天所学的课程和实效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二)思政课整合机制:从“泛滥”到“引领”
洪水式的价值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文科改革建设要求我们探索引领模式,实现思政课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
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带来“正向促进”
文科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融合。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巧妙地融入到课程中,使教学内容既符合专业教育特点,又满足认知科学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认知科学认为,人类认知是以整体形式发生的,学生不可能独立于意义来识别符号,也不可能独立于环境来理解语言或专业知识。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符合认知规律。只有在整体认知框架内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情感认同和行为能力。也就是说,思政课程从意义和价值的角度阐释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知识、成长技能的过程中具有内在的自主性。
二、思政课的实效需要“教师第一”
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如何让教师认得清楚、说得清楚、说得好、做得到,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能否真正取得实质成效的关键任务。这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需要从能力、方法、载体、资源等多个维度进行提升,甚至需要专项培训和帮助。让教师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人民教师”,潜移默化地教学。
(三)思政课实施渠道:从“自主”到“协作”
新文科建设丰富和延伸了专业课程培养的环节和流程。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等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比重大大增加,扩大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地位。
1.把育人与育人统一起来,齐心协力共同育人
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需要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与专业教学相呼应,构建宽广的课程体系、立体化、多链条的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2、内容与载体并重,运用组合教育技巧
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方式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技术。在课程之外,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媒体。将新媒体平台纳入课程思政渠道建设视野,丰富教育载体,拓宽思政路径。
二、外语与新闻学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与思路
1.课程属性与价值创造容易关联
外语和新闻学课程通常设置在不同大学的不同学院,但都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课程本身的特点与人们的认知密切相关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专业知识的传授自然也与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塑造相关。 。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需要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价值观的碰撞,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
2.课程案例容易关联时事热点
无论是外语课程还是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都需要直接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并回应学生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和建设需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巧妙地引导学生达到符合国家主流意识的目标。形态互变性的认知与思考。
3.课程应用与社会实践容易结合
外语和新闻学课程的专业能力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多元、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
三、思政课程实施“1+X”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为例,该校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针对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与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学校积极协调校内、校内平台资源。探索了课程“1+X”思想政治建设模式,其中“1”是课程的主体阵地,“X”是围绕课堂教学的多渠道延伸教育阵地和路径建设。
“1+”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起来,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作业作业、现场教学、教材使用、试题制定中。并进一步通过实习实践、新媒体平台、公益服务、创新创业、毕业设计等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建设补充课程,形成汇聚效应。
(一)“1”即牢牢把握课程“主阵地”
切实把课程教育教学作为最基本、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把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就是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大点”。深度融入教师教学、现场教学、学生演示和课程作业。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递的“三个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规律、丰富知识、增长能力、塑造品格,努力成长为德、智、体、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深化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是课程教学的主阵地,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通道”。
语言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 《翻译导论》构建了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包括主席新年贺词翻译、总理答记者问翻译、中国铁路项目出海过程中的翻译、英语翻译等中国经典。翻译、国家工程标准翻译等,将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翻译理论知识,实现翻译理论知识教学与翻译价值引导的统一。通过案例学习,学生体会到作为翻译工作者肩负着切实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在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可以开阔全球视野,坚定中国立场。
在《大学英语预科课程》词汇教学中,老师们精心挑选、生动讲解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英文翻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发展阶段的要点。单词的英语表达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与学生一起回顾祖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中,可以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高级综合英语”课上,老师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图中人物对生活的热爱”的故事。邓稼先、黄文秀、张桂梅等人物入选画库。他们通过自己的事迹,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鼓励学生以榜样为榜样,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学习和奋斗的具体目标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
《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以培养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堂之中。课前将24本学术读物融入思政课,设置“承载祖国、热爱人民;勇于探索、投身科学”等12组课堂讨论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内容学习中悄悄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例如,老师在讲授“如何写英语论文实验部分”时,以北京交通大学王梦恕院士为例,讲述严谨治学、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并用新鲜的实例化、生动化教学,增强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亲和力和魅力。课堂上设置“六个一”展示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杰出学术人物、权威学术期刊、高水平国际会议、重大学术成果”。 “科技突破、参与科研、科学家精神”让学生在向榜样学习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意识。
在讲解铁路的章节中,《科技葡语》以中国为安哥拉修建本格拉铁路为例,讲述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技术和气候问题为非洲修建铁路的过程,带领学生见证友谊深入了解中非交通运输行业。怀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和情感,不畏艰辛,爱岗敬业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有才之人着想。
2.激活课程作业链接
《融合媒体理论与实践》、《媒体融合研究》等课程围绕时事热点选取作业选题,指导学生创作围绕《建党一百周年》、《新世纪》等社会热点话题的融合媒体作品。 “全国两会”、“抗美援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解世情、党情、国情、民情。其中,建党一百周年系列媒体整合作品《一百背后有多少种美》在人民日报综合媒体平台阅读量超过2700万次; “美丽美丽”建党一百周年系列丛书在光明日报全平台双语推广,用艺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坚定不移的和平友谊追求它的诞生; “救援采访150名志愿军老战士”微博话题被央视《国家记忆》采纳,并在央视新闻频道官方微博转载,浏览量近千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作品在央视官方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单条视频点赞数最高达9.7万……这些都是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专业学习有效参与服务国家重大主题、记录时代、引领舆论。
“新媒体写作”课程围绕“我们的十年”规划,突出爱国主义、爱党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引导,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学生在做H5和网页作业时,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和河流资源保护的发展情况。其中,以禁毒警察为主题的视频动画《你和我》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在《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布。
《数据新闻》课程开展数据新闻作品创作制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技术前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融入课堂。课程与学习动力平台合作推出数据新闻作品。其中,《【数字阅读】近距离看近10年民生变化趋势》在学强国发表,当天阅读量超过10万次。作品《海军蓝纪念:2017年至2020年因公殉职警察报道》荣获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三等奖。学生们为传播共和国卫士服务国家、保卫和平的诚意而感动。
“跨文化交流”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课程中,组织学生远程采访海外高铁建设项目员工,调研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国情,制定跨文化传播策略,提高讲好中国故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出色地。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思想、情感认同,坚定了“四个自信”。
3、拓展多元化教学环节
积极拓展现场教学。在《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课程中,教师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教学过程,选择北京大学红楼、新京新闻堂等红色地标作为教学内容。 - 现场教学场地。通过参观,学生了解共产党员陈独秀、李大钊、邵飘萍等人办报经历、纪念革命先烈的经历,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和实践中的深刻内涵弘扬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加深家国情怀。
深化教材运用。教师在使用先进的综合英语教材时,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思想政治点”、“以单位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补充在线和课堂学习材料”。例如,在第一单元“人与自然”中,鼓励学生将“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 are mountain of gold and silver”翻译成英语,并用生动、接地气的教学内容学习如何表达中国智慧融入地道英语,从而快速提升“英语讲中国”水平。
巧妙地利用测试和题库。在制定校本大学英语入学评分、大学英语五级、六级考试和建立相关试题库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听、说、读、写试题中。例如,在写作命题中,要求学生思考“食物浪费”——写一封电子邮件反对食物浪费,邮件中必须包括发起光盘运动的原因和学生自己的看法,这样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能力来描述国家倡导的保护行动,从而练习向世界解释中国的主张。能力。
(2)“X”是教育阵地和教育路径的多渠道延伸
一、实习实践拓宽思政课“三个融合”阵地
广泛开设各类实习实践项目,重点教育引导学生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学与思并重王虹英: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与新闻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知行合一。与中国新闻网、外文出版局、字节跳动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外语和传播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联合实习基地中国网数据频道推出新技术融合媒体采访节目《数字中国百讲堂》,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感受国家科技成果。学生实践队先后开展精准扶贫、见证内蒙古通辽市优秀共产党员榜样,在首都大学生集体面试行动中荣获“优秀团队”称号;赴雄安开展暑期实践,实地参观县级综合媒体建设。感受雄安新区规划中的新发展理念;暑期实践中,学生们先后关注三里屯语言景观建设、北京冬奥会部分场馆及周边地区语言景观建设现状,并提出战略建议;冬奥会、冬残奥会、服贸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APEC工商领袖中国论坛等都可以看到学生志愿服务的身影,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往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了提升。课堂上,学习报国的责任精神油然而生。
2、新媒体搭建思政课“三融合”平台
获批建设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工作室——“上园村三号”视觉传播工作室和北京交通大学“讲好中国故事”媒体融合工作室,全面对接课堂教学并致力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双基地”,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的综合媒体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工作室至今已创作了60余部正片,作品种类繁多。社会影响大,成果入选教育部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多部作品荣获第27届学生原创短视频大赛最佳作品等奖项大学生电影节“使命在肩,你与我并肩”。 《电影》荣获国家、省部级奖项13项,入选中组部党员网络全国党员观摩电影《两学一行动》电影《瓷器老迎》 《新》荣获2021年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纪录片类二等奖。与中国新闻网合作推出“青年学者行走青藏线”主题活动,从年轻人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走》在《中国新闻》专题报道。该视频在线发布,浏览量达 645,000 次。
三、公益服务增强思政课“三个融合”意识
“交大一路行”公益扶贫团队成立。团队以“培养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为初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以“振兴乡村、公益扶贫”为宗旨,带领学生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河北威县等地进行实践调研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认同,通过探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导年轻人,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学生扎根中国,了解国情、了解人民,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和品质。荣获教育部扶贫攻坚专项、宋庆龄基金会公益实践全国第一名。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誉称号。团队原创公益MV《跟我去那里》受到学系强国、团中央、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数百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创新创业和毕业设计深化思政课“三个融合”闭环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论文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与毕业设计深度融合、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精准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垃圾分类、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鼓励学生运用舆情研究、数据挖掘、国际传播、纪录片制作等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让学生“敢于创新”,通过个人参与增强创新创造精神。
四、未来之路:全面加强四个“一”建设
思政课程建设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后续性的特点。需要不断加强建设,着力抓好四个“一”:逐步孵化建设一批思想政治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课程思想政治建设体系、要素、实施路径形成系列经验做法并促进辐射;继续建设一套资源共享库,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共建、共享、提升;形成一套校内外课程思政建设协作机制。
参考: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2.7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道德的人[N].人民日报,2019-03-19(01)。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