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上一首MV歌名被质疑 “Add Oil”中式英语真的可以?
一位名为“樱桃小酱”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英语日常用语,近日,他在乘坐杭州地铁5号线时,看到站台屏幕上播放着一段MV,歌曲名叫《加油》,乍一看还挺搞笑的。
但别笑。2018年10月,“add oil”被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意为“来吧”。它成为了官方通用标准英语单词。
当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现在,你可以毫无拘束地使用“add oil”来表示“加油”。
汉语和英语中“加油”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
“Come on”这个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词英语日常用语,在英语中有“go”,“go ahead”,“go on”,“go for it”,“fighting”等等,都有鼓励的意思。
“add oil”被正式收录的直接原因是,香港人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被迫以英语作为官方用语,但又不愿放弃中华文化,便创造了这个带有明显中国文化特色的中英语词来表达“加油”的意思。
“加油”这个鼓励人努力学习的词语出现在清末。清末知府张英每天半夜派两个衙役肩扛桐油巡城,见有人家亮灯,就敲门看看人家是否在看书,若有人在看书,就往灯里加一勺油,说:“知府勉励你好好读书。”久而久之,知府“加油”这个鼓励读书人的话就流传开来。张英就是清末名臣张之洞的父亲。
但是,如果你去加油站加油怎么办呢?不能说“add oil”,因为在加油站,“oil”一般理解为“机油、润滑油”。家用车加的油一般是汽油,“gasoline”在美式英语中是“gas”,在英式英语中是“petrol”。这时候应该说“gas up”或者“fill up with gas\petrol”。
近年来,英语十分流行。
英语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有些表达方式已经不留痕迹地融入到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Long time no see”。这句英语看似是“Long time no see”的逐字翻译,充满了英语的味道,但其实它已经成为了地道的英语日常用语。
德国之声网站列举了一些外国人经常使用的中式英语,我们来看看:
外出度假:“人山人海”
乍一看,这也许只是个略带搞笑和别扭的翻译英语日常用语,但随着蔡尚俊导演的同名电影《人山人海》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映,以及蔡尚俊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句话渐渐被英语世界所熟悉,并被收录到知名的在线英语俚语词典《城市词典》中。
引人深思:“不作不死”
网上流行一句话“不闹就不会死”,其实蕴含着古老东方的处世哲学,因此突然出现“no zuo no die”的英文翻译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式的“无能为力”
这句中英语句子早在1976年就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no can do”的意思是“不,不可能,做不到”。
农历新年的“饺子”和“红包”
事实上,很多中文词汇早已被正式“纳入”,比如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相关的“饺子”,还有“红包”。
人际交往中的“关系”与“丢面子”
一般认为,中国是一个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英语日常用语,汉语中表达人际关系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特别丰富杭州地铁上一首MV歌名被质疑 “Add Oil”中式英语真的可以?,英文中的“guanxi”(关系)、“lose face”(丢脸)等词语显然也有“中国根源”。
期待《ADD OIL》在亚运会期间大受欢迎
亚运歌曲《加油》是华数频道主题曲,由著名华语音乐制作人黄忠源先生监制,江疏影作词,突出动感活力的旋律和通俗风格的编曲,整体创作体现了激情澎湃的追梦场景。在《加油》宣传片中,可以跟随镜头穿过杭州标志性建筑,感受杭州亚运会的风采,以气势磅礴、特色鲜明的风格传递体育精神的正能量。
受杭州资深电台主持人、策划彭继扬的委托,黄忠源作为他的老朋友参与了这首歌的编曲和演唱,希望借助杭州迎亚运的契机,传递昂扬的体育精神和澎湃的内在力量。
之所以选择“ADD OIL”作为创意,是因为它不仅是体育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团结”的理念,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重要价值观。无论命运好坏,只有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加油”也是任何一个组织、城市、民族、国家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价值观,不管前路坎坷还是平坦,我们都要全力以赴,砥砺前行。
黄中元的初衷是创作一首节奏感强、激励性强、大众传播力强的歌曲,并希望借助亚运会平台让歌曲快速传播开来。《Add Oil》的中文发音基本是感叹词(爱的噢呦),场景运用得当的话更容易走红。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国际体育盛会上,数以万计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齐声高唱“加油”,节奏感极强,那将是多么有趣和震撼的场景。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